《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
第56节作者:
旅行的瓶子3 是的,那是一种军人的热血与豪情。当他是一个普通百姓时,平凡得如海里的一滴水,大地里的一块泥土,可是当穿上庄严的军装,带着武器,跨上战马,就变成了肩负光荣责任与使命的战士。有位作家说:一个人到了国外,国家意识会分外强烈。老伍也是,每当巡逻在草原、戈壁、高山的边境线上,看着一侧是自己的祖国,另外一侧是个陌生的国家,就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自己的身后,就是祖国广袤美丽的土地和安宁生活的人民,他和战友就是一道流动的钢铁边防线,用自己热血与生命守护着这一切,不容任何人觊觎和侵犯。
寒来暑往,老伍由一名新兵变成老兵,从班长、排长,到成为边防团中最年轻的连长。这一年秋天,迎来了边防军区举行的骑兵军事大比武。
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大比武,整个漫长中哈近两千公里边防线上所有的边防团连队都会派骑兵参加。
老伍军事技能出色,是团里选拔参加的战士之一。
比武那天,大草原上衰草连天,秋意正浓,弥漫着一片萧瑟肃杀之气。可是因为那么多骑兵的聚集,军人的豪迈热血之气使寒冷荒凉的草原一下子沸腾起来。
上千名士兵骑着战马,背枪挎刀,在嘹亮雄壮的军歌声中,军容整肃地列队走过检阅台。然后排列整齐,聆听军区首长作大比武动员讲话。
老伍骑着大枣在受阅队列中,心潮激荡澎湃。这一幕,让他想起了乡戏和说书中的沙场秋点兵。千百年前,那些古代的先辈军人不也是这样吗?不同的是,他们现在穿着军装,背着步枪。古时是身披盔甲,背着弓箭。相同的是,都骑着战马,挎着长刀,都有着一样年轻的脸庞,一样的热血,一样的使命。
大比武开始了,先是骑兵队列阵形比试。
每个队几十名骑兵在纵马疾驰中分开变化为扇、线、楔等队形,或全力猛扑,或包抄侧击,或交替掩护,向敌人发动进攻,比试的是骑兵间的配合与默契。
然后比驭马术,骑兵可以纵马跃过高坎深沟,穿过熊熊火圈,从远处召唤马匹,相互辨认。也可以指令战马静卧草丛之中,隐藏潜伏整支骑兵队伍。这比试的是骑兵与马的契合交融。
这两项,各队之间都不分伯仲,老伍他们队没有丝毫优势。
最重要的两项:骑马射击和马刀劈刺在最后,这两项难度最大,也容易决出胜负。
骑马射击是士兵骑在全速奔跑的战马上,端枪射击十个固定靶。这个项目的难度很大,因为马在奔跑中颠簸不定,骑手不仅要考虑马的颠簸,还要顾及地面的坎坷高低。目力、预估力、平衡力,还有人与马的默契配合,都要十分精熟强悍。
前几轮的队伍都十分出色,其中有一个骑手分外让人惊叹。他不仅枪无虚发,而且每枪都是十环,这已是骑射比试项目最好的成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肯定是这队胜出,剩下的队伍毫无获胜的机会。
老伍的队伍就是剩下里面的最后一支。
人们都想着他们只能表演一下,意义只是让这个项目完整结束。
可是老伍不这样想。他骑在大枣上,脸色坚毅而沉静。
在比试开始前,他向裁判提出:要换活动靶。
做裁判的军官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不是固定靶,不是移动靶,而是活动靶!
裁判马上向在场的首长汇报,得到同意后,立即到后勤炊事班里抓了几只兔子—不够还用几只鸡,凑够十个活动靶。
当士兵在一百多米开外把这十只鸡兔散出去的一瞬,老伍双腿用力一夹大枣的肚子,策马如离弦的箭般疾奔而出。可怜的鸡兔被这么大的场面吓坏了,没命地四处奔逃。
老伍在射击线外,上下颠簸中平端起枪,几乎没怎么延隔,一声接一声枪响,那十只鸡兔先后栽倒在血泊中。
在场的官兵们都惊住了,刹那间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最后一项是马刀劈刺,比的是快、准、狠。在地上有十多个人形木桩,在模拟头、胸、腹的地方画上白线。比试的骑兵纵马疾奔而过,要瞬间准确无误地砍中这些部位,以所用的时间与准确度定胜负。老伍很轻松就完成了这项目,却没能胜出,因为有别的士兵同样好。
老伍想了想,又向裁判军官提了个要求。
不一会,十多名士兵骑马而出,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根长长的竿子,上面吊着一只苹果 。
苹果随着马的奔跑不断上下跳跃晃动。老伍策动大枣快速追上,俯仰侧跃间挥动马刀疾如闪电般劈、砍、削、刺。
等那些士兵停下来一看,杆子上的苹果全都齐齐整整只剩一半。
整个比武赛场再次沸腾了,掌声、喝彩声、赞叹声经久不息。
军区首长激动不已,接见老伍,亲自给他颁奖。上下端祥了一番,拍着他肩膀感慨地说:“好小子,如果在古代,你就是一员能敌万人,开疆拓土的猛将呀!可惜,可惜!”
首长连说了两个“可惜”,老伍只听明白了第一个:首长可惜他生在现今的和平年代,军事技能精湛却无用武之地。
而第二个可惜,则是因为国家发展,军事实力增强,骑兵编制将于第二年撤销,边境部队全部实行机械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