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意见就是要严惩安福人士,解散国会,没收祸首财产充公,幽禁段祺瑞——吴佩孚可真是不留面子,够狠。吴佩孚的意见里有没收财产的条文,这个跟大家说明一下,就是其实直系在几个派系中是最穷的,目前财政比较拮据,而皖系的这帮所谓祸首呢,又都是家缠万贯,有的是钱,所以吴佩孚就有那么个意思。当然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吴佩孚曾经还想过召开一个国民大会,对时局来个彻底的了断,当然了,这点意见没有得到希望把水搅浑的张作霖的支持,所以作罢。吴佩孚的想法是简化局面——这对直系当然是大大的有好处,而张作霖为了不让直系过分牛逼,想要把水搅浑,让局势复杂一些,然后徐图再进。反正,几个人心里都有小算盘,从这时候起,两家就开始考虑怎么为以后打算了,所以嘛,这个联盟也联不了多久。
最后的处理结果,基本还是按照张作霖的路子走的,安福国会停开了,皖系所谓祸首基本都开溜了,没溜的也基本宽大处理了,直系虽然不是太满意,也不好马上跟张作霖翻脸。至于个人待遇,曹锟被任命为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呢,领了个副职,然后就带着他的军队去洛阳练兵去了,毕竟局势还比较复杂,所以呢,军队还是要搞好的,皖系的教训不得不吸取。
总结一下嘛,就是直奉两系基本肃清皖系势力,皖系目前只有浙江卢永祥、山东田子玉、福建李厚基(这些人基本都属于稳健派,没有一个愿意当出头鸟的)硕果仅存,徐树铮等人也在日本人帮助下投靠卢永祥去了,基本上,皖系已经退出了竞争。当然,段祺瑞这张脸还在,有了这张脸,以后还能混口饭吃,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牛逼了,在不久后的将来,段祺瑞将会亲身体会当年黎元洪的生活,看看恶婆婆底下的小媳妇是怎么过日子的,不容易!
一山不容二虎,直奉虽然刚刚结了亲,但是政治上尚且没有父子兄弟,亲家算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北洋内部的争斗才刚刚开了个头,没完。
日期:2009-04-23 13:53:22
各地方的纷纷扰扰
我们通常将北洋时期看成是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前面我们讲的基本就是派系中的头面人物跟那掐架,几个地方上的也不过是通通电,帮帮腔,那是不是就说地方上就比较太平,不像中央闹得那么凶呢?当然不会那么凶,但是小乱子肯定不会少,比如直皖对于上海的争夺。
抢夺上海滩——直皖的第二战场
大家都知道,上海自从成了通商口岸,有了租界后,就发达了,想当年李鸿章就是借助这块宝地,跟洋人搞好了关系,认识了几个有头有脸的富商,然后发展了淮军,最终成为清廷顶梁柱的。所以,上海这个地方是有钱的所在,大家都想把这个地方收拢,以为己用。
上海这个地方确实很牛逼,在各个方面都引领者民国的潮流,包括帮会也一样。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中国哪里的黑道最有名啊?大声一点!对了,是上海。上海有三大亨,被称为海上闻人的黄金荣,杜月笙以及张啸林。中国帮会的始祖是洪门,帮派中最有名的是少林五祖,以反清复明为己任,说白了,一开始是个反政府武装。这跟mafia黑手党有些类似,黑手党刚开始是为了反抗法国人对西西里的统治,导火线是一位西西里少女在新婚之夜被法国士兵强奸,所以愤怒的西西里人就杀掉了法国兵,并留下了一个黑手印。总之,一般来讲,帮派一开始都是跟政治有关系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政治目的难以实现,就退化成了黑恶势力。但是要讲有组织犯罪,还得说是青帮,青帮是由漕帮发展而来的,一开始干的就是走私贩盐的行当,所以可以说是中国有组织犯罪之父。
但是,民国时期的上海,这些帮派基本都不吃香了,因为租界的出现,使得上海出现了很多国中国,而洋人以华治华的方针就产生了新式帮派的土壤。上海帮派的创始者黄金荣就是上海法租界内的华捕头子,亦黑亦白,黑帮能成为社会,关键的转变就是跟政府的关联,毫无疑问,黄金荣可以说是中国黑社会的创始人。但是,真正将黑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无疑是杜月笙,他甚至一度有机会成为上海市市长,而他跟军统头子戴笠的生死交情,以及和蒋介石的恩怨情仇也颇有趣味,反正,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什么人见了杜月笙都得让三分,有事找杜先生也成为当时的名言。关于这个帮派的问题,我们在以后抗日战争的时候会详细介绍,这里就先简单的带过,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们谈政治还是扯到帮派,同志们,帮派是政治的微缩景观,通过帮派可以看到最本原的政治面貌,所以我对帮派一直都很有兴趣。
好了,扯远了,我想说明的是,上海确实是民国时期一个特殊的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而它的地位也注定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本来上海的管辖权本来应该交给江苏督军的,但是因为袁世凯时期江苏督军是冯国璋,袁世凯对他这位老属下也不是很放心,害怕有了上海后,冯国璋会坐大,所以就让杨善德担任淞沪护军使,控制上海,牵制冯国璋。冯国璋当然也觉得窝囊,当个江苏督军,还没有上海的权力,这叫什么?但是任凭他怎么跟老头子抗议,袁世凯就是不松口,摆明了就是跟冯国璋说,老子不相信你。冯国璋也确实是倒霉,谁让他是出头椽子,让老头子那么顾忌呢?
如果说那个阶段的上海问题还只是袁世凯试图控制自己的手下,不让实力过分扩张而使用的权术的话,那么到了1917年(民国六年),事情的性质就变了。原因是杨善德有了新地盘,趁着浙江督军出缺的机会,带兵进驻杭州,获得了浙江的控制权。那杨善德走了,上海总该给江苏了吧?冯国璋确实是那么想的,也那么做了,不过段祺瑞可不愿意,上海这块肥肉谁不心动?所以他就派了皖系大将卢永祥去上海接班,继续维持上海的独立地位。现在上海的归属权问题已经变质了,变成了直皖在地方的较量。
杨善德在1919年(民国八年)死掉了,浙江督军就空下来了,顺理成章的,段祺瑞让卢永祥去补缺了,那要这样,上海总算该给江苏了吧?这时候江苏的督军是李纯,他的意见就是让齐燮元去当淞沪护军使,按说这个要求还算合理,因为本来上海就是江苏的地盘,原本没给江苏,是袁世凯为了防备冯国璋玩弄的权术,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卢永祥也有了新地盘,从各方面来讲,貌似江苏都应该收回上海了吧。但是,卢永祥是省油的灯?他会放弃上海?当然不会,他也保举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何丰林,当然意思很明确,上海还是老子的。
直系当然光火了,这不明摆着不给面子,仗势欺人?奶奶的,你皖系在北方是牛逼,但不要忘了,长江流域是咱直系的地盘,到这还撒野了?当然话不能那么说,要反对也找个借口才行啊,借口很容易找嘛,因为何丰林是个旅长,而淞沪护军使以往的惯例是师长担纲,杨善德和卢永祥均是以师长的身份担任此职的,所以何丰林貌似资格不是很够。
北京方面确实也很难处理,按说段祺瑞肯定应该要偏袒卢永祥才对,但是毕竟皖系在南方实力有限,也不能硬来,真要弄得不开心,卢永祥也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就得找个两全的办法。别说,北京政府这帮人挺能动脑筋,办法还真想到了,是这样,上海还是让何丰林去管,不过护军使得改为镇守使。北京方面按说挺得意,这么干怎么也平了吧?
但是卢永祥可不乐意啊,虽然他的部将是上海方面的长官,但是镇守使比护军使低了一级,本来护军使是不受督军辖制的,但是镇守使就不一样了,这么一来,表面上他得到了官位,实际上不就相当于江苏还是拿到了上海的管制权?所以,浙江方面很不高兴,这既包括卢永祥的部下也包括杨善德留下的旧部,他们请愿去了,拍电报示威,意思是那么处理有失公允。但是,如今北京可没空管他们了,因为中央快要打起来了,直皖之战已经一触即发,哪有功夫去理睬地方上的这点弯弯绕呀?浙江方面一看,中央不理他们,这还不是李纯搞的鬼?何丰林以前是李纯的学生,就写信问罪去了,好像是李纯欺负他这个学生。其实,这还真跟李纯没关系,完全是中央最近比较忙,无暇顾及。李纯这个人号称是和平督军,在护法时期就总嚷嚷着和谈,这回当然也不愿意跟皖系撕破脸皮,所以也去了一封信为自己辩解,但是,浙江方已经认定了此事,不愿意听信李纯的辩驳。这样一来,剑拔弩张,双方整顿军队,准备好好干一架,好在江苏的有钱有权阶层不愿意打仗,一致呼吁和平,李纯也不辱其名,总算是按捺住了,没打起来。
李纯(纠正个错误,他不是冯国璋女婿)这个人挺倒霉,居然在直系大败皖系之后没多久就死掉了。关于他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官方说是自杀,有人说是因情所死,而这个情的问题也有几个版本,另外还有版本说是部将齐燮元所为,反正是乱七八糟,可以肯定的是,他肯定死的很诡异,真是自杀也肯定是被自杀。但是齐燮元因此被扶正了,成了江苏督军,那上海呢?按说直系大胜,上海也应该归入直系了吧?齐燮元有个想法,自己资历不够,而且几个直系的老将也不大看得上他,所以他不愿意跟皖系有龌龊,就送了个人情,保举何丰林做淞沪护军使,所以,尽管皖系输了,但是上海方面却占了便宜。
上海的问题一直都挺乱,大家看着我说一定也觉得乱,说实话我自己都觉得乱,但是,这个乱也恰好说明了当时的政治局面,就是各方军阀争夺地盘的混乱局面,上海还算好的,没打起来,有地方就直接打了起来,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湖南。
日期:2009-04-23 18:45:54
湖南的乱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