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分文走中国 豁出去“再活一次”》
第9节作者:
徐大力 我在这里替“梦公园”做个宣传,尽管我知道看这个帖的人几乎不会去那里消费。大家有兴趣可搜索“梦公园”,看看他们的网站,但真正艺术的东西是在网上看不到的,因为那属于商业机密。其实,我与梦公园毫无关系,因此也不会为他们做义务宣传,我是在替我们的民族文化做宣传,那些好东西是电视和其他舞台上看不到的,想想那些所谓明星的低俗搞笑就恶心,还有那些“大师们”做出的让人哭笑不得的“喜剧电影”……唉,中国是需要有些真正的艺术来支撑文化事业了!!!!
日期:2009-11-27 13:43:17
将我一篇很个性的文章发出来,请大家指教《小投资电影如何脱颖而出》
走入影视圈,我们就不难发现,圈内的所有人都是行家,都是牛B人。然而,那么多在播以及播不出来的烂片是谁做出来的?毫无疑问,都是这些行家做出来的。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就是,这些行家采用的都是大众化的思维,怎么写、怎么拍、怎么剪都是相似的手法,你懂我也懂,你会我也会,没什么新玩意,加上拍摄、制作往往会受到资金的限制,做出的作品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中国电影只有5%左右能够通过票房赚钱。任何一个行业,当成功率很低时,只有与绝大多数人反向操作的人才能成功,可惜绝大多数人永远是挤在大路上,所以,别看电影市场 “聪明人”扎堆,照样要遵循二八定律(或一九定律)。如今,宽松的教育坏境和发达的网络使得很多人能够成为专业人士,然而,当大家都是行家的时候,要做出一个好东西,就必须有超常的智慧和灵感。
一、关于故事。
电影是讲故事,大家在选电影时最先看的就是故事梗概。然而,我们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成功的电影,《歌舞青春》的故事非常平常;《通天塔》的故事复杂到一两千字的梗概很难概括;《撞车》的故事也很难讲的顺流;《低俗小说》的故事如果在开拍之前给中国的业内人看,不知道谁会喜欢?还有很多好电影,他们的故事梗概并不吸引人。更有趣的是,美国有个搞怪的电影,没有任何故事,就是些惊险、刺激、恶俗的东西,投资也很少,居然获得了惊人的票房,还拍了续集。所以,简单地凭梗概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小投资电影,在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如人家的情况下,仅凭一个似乎有点趣味的故事,怎么能把观众拉到影院来?
日期:2009-11-27 14:10:59
二、关于观众。
观众是什么?是被我们拉进影院给我们送钱的人,要是把他哄好了,他看完之后还会帮你做宣传,叫更多的人来看。但是,现在的人太聪明了、太挑剔了,那些电影爱好者们,看多了国外的大片和优秀电影,欣赏水平和评论水平都相当高,对于国内编剧、导演自作聪明的一些小玩意,他们根本不屑一顾。更重要的是,观众进影院,花钱是小事,花时间才是大事,现在各种吸引人消费、娱乐的东西太多,目标观众的选择余地非常之大,即使我们真的拍出了一部好电影,怎么告知观众、吸引观众?
日期:2009-11-27 14:36:23
三、关于广告。
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为广告发愁,不管一个人、一个产品或一部电影,要想在全国有点知名度,广告费必须在千万以上,真正要炒红,需要五千万以上。但对于小投资电影来说,总费用才一两百万,哪里还拿得出这么昂贵的宣传费?有趣的是,投资再小的电影也还是拨出了一定的宣传费,结果当然是打了水漂。这就好比烧开一壶水本来要一斤煤,但因为家穷,只能拿出一两煤来烧,结果白白浪费!当然,还有一种广告方式叫炒作。
日期:2009-11-27 14:59:39
五、关于第一。
谁都想争第一,但是,在电影市场这个人才济济的人堆里,真正出头的只有极少数。我的争斗理念是,知道自己没有本事从人堆里挤出一个头来,所以就不往里凑,而是选择一个独特的地方(比如屋顶上、旗杆上、树上、山上),站在哪里大吼一声,别人的眼球就吸引过来了,我就成了“第一”。纵观国内外那些小投资、大票房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出奇制胜。遗憾的是很多人永远只知道在人堆里挤,你挤我,我推他,结果都受伤;你学我,我抄他,虽然共同提高了,但还是出不来。
日期:2009-11-27 15:45:20
六、关于致敬。
“致敬”一词很有意味,大家都在抄袭,你抄我,我抄他,与其互相指责,弄得大家都没面子,不如换一个好词,让大家脸上都有光,于是,抄袭就变成致敬了。然而,一个小投资的、非名家作品去抄袭大投资的、名家的东西,怎么可能有票房呢?
日期:2009-11-27 16:16:48
七、关于腕。
腕是票房的保证。但是,什么是腕?却没有几个人明白。在我看来,只有两种人才能算腕,一是现在还在顶峰的和经久不衰的明星算腕,如张艺谋、葛优、冯小刚、巩俐等,但作为小投资电影,根本请不起这种腕。二是能够带来大量全国性大新闻报道的人算腕,不要看他过去怎么样,只要他的新闻能够与电影的宣传同步,他就大有价值。这种“腕”才是小投资电影的选择目标,因为他几乎不需要花钱,带来的宣传效应却非常大。那么,到哪里找这种“腕”呢?很难,因为等大家都知道他是腕时,价码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这种腕只能靠慧眼去发现,甚至要靠智慧去制造,这里面大有文章,将在专门的策划书里讲述。
特别要强调的是,娱乐圈风云变幻太快了,那些曾经是腕、现在在走下坡路的人,他们已经没有票房号召力了,媒体也不想炒他们的冷饭了。这类人在演艺圈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其实不能算腕了,遗憾的是我们的小制作电影为了满足“有腕”这一条件,都在请这些人,为的是便宜,花个几万上十万请上一两个装装门脸,就像穷人家过年,再怎么着也得在门口贴个“福”字或财神,实在有些可笑。可惜我们的小投资电影,本来就经费不足,还把钱浪费请那些没用的过气明星上。
日期:2009-11-27 16:48:45
八、关于拍摄目的。
拍电影首先必须明确目的,如果是有钱没处使,就想玩玩艺术,那怎么做都无可非议,因为那是他的个人所好。但是,如果是为了商业目的,那就必须把电影当产品来做。企业在做产品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某个产品好就盲目地生产呢?不会,只要这个产品能给他带来利润就是好产品,否则就是垃圾。然而,影视公司或电影投资人在看梗概、看剧本时,往往凭的是个人喜好,觉得这个本子不错就投拍。也难怪,搞艺术的人都很自我,谁回去考虑观众呢?但作为商业片,不考虑观众又怎么能掏到观众的腰包呢?
看看《功夫熊猫》,从人物、故事到细节,用的是百分之百的中国文化,没有外国文化的杂质,对于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其实,美国人是蔑视中国人、蔑视中国文化的,就为了使该片卖出好价钱,就不遗余力的做出“中国货”。
当然,国产电影中,有一定艺术水准的还是不少,如《我们俩》《棋王和他的儿子》《图雅的婚事》等,但从商业角度看,这些都不是好电影,因为这类电影是注定没有票房的。相反,《十全九美》这种拍摄、制作都粗制滥造的电影却获得了不少的票房,因为它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