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楼兰》
第5节

作者: 秦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何止是可怕。有些东西,你根本想象不到。我们每次进去,每次都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那里的当地人形容罗布泊是一个魔鬼。人家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可我们都觉得罗布泊这个魔鬼,何止是七十二变,怕是七百二十般变化都不止。当我快退伍的时候,最后一次进罗布泊,还是觉得那里很陌生,根本就不觉得我在那里整整生活了十年,倒好像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李东生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香烟,点了起来。
  刘书海说道,你自己点烟,怎么不也给我一根。
  李东生讪笑道,不好意思,说着说着话,情绪有点控制不住了。
  这时,我才知道,罗布泊在这两个满脸沧桑的老男人的心底里留下了多么深的印记。那段日子,恐怕都是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
  我问道,沙漠里除了沙尘暴,难道还会有其他东西?
  有。刘书海接着说道,半夜里你会听见鬼哭。那可真不是幻觉,而是真正的鬼哭。那种声音,在漫漫的长夜里,哭得让你毛骨悚然,根本无法入睡。而且那种哭声,还带着金属的撞击声,马叫声,甚至鬼吃人的时候,咬着骨头的嘎嘎声。听到了那种声音,那种恐怖的场面,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就像是放电影一样。我们部队刚去的新兵,先不说遇到其他的场面,光是半夜里的鬼哭声,就已经吓得他们尿裤子了。

  说完,刘书海还呵呵地笑着,感觉在我这样一个女生面前,说这样的话很不好意思。
  我想,李东生和刘书海刚进部队的时候,应该也吓尿过裤子。毕竟他们也不是什么超凡的人,而只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
  除了鬼哭,还有吗?我问道。
  李东生接过话头,说道,迷路,失去方向感。即便你手里拿着GPS定位仪也没用。你在那里头,你会感觉任何的科学仪器都是一堆废物。人的心理因素才是最关键的。有一次,我们部队有几个人进到里面,走了三天三夜的路,结果发现自己还是走在原地。甚至有人大声骂起娘来,狠狠地把仪器扔在地上,砸得个稀巴烂。
  那他们最终走出来了吗?我问道。
  是被人救出来的。李东生说道,在罗布泊里面任何通讯仪器都不管用,惟有那个GPS定位仪能确定你的位置和方向。如果把GPS定位仪砸破了,你就只有在罗布泊里面等死吧。

  可是,可是你刚才不是说那玩意不管用吗?我说道。
  李东生呵呵笑道,那是人的错觉。因为在罗布泊里面,很多地方的地形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如果不仔细分辨,你根本看不出差别来,所以他们才会走了三天三夜,还以为自己走到了原地。另外,沙漠里的沙尘暴,反复无常的气候,还有流动的沙丘,都对人的方向感会产生很大的幻觉。
  这么说来,凡是进罗布泊的人,没有坚强的生存意志,是根本活不下来的?我问道。
  李东生点点头,说道,在罗布泊还有一种更可怕的东西,叫做虚无。当你看到那些被流沙掩埋的人骨,坟墓,还有一切所有人为的东西时,你会觉得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的渺小,根本不堪一击。你想想看,罗布泊曾经是一片绿洲,那里生活过几十代的罗布泊人,可结果呢,他们要么是离开那里,要么是葬身在那里。人生的虚无感,就由此而发。我们有一个战友,在自杀的时候就说,他觉得人不过是蝼蚁,活着太没有意思了。

  当我听到有人因为看到罗布泊的情景而自杀的时候,心头也不由得一震。那个地方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人间地狱。

日期:2009-11-3 10:18:00

  (四)遗留的日记
  那天晚上,李东生,刘书海两人和我聊到晚上十点,这才散去。他们问起了我那个朋友的事情,我并没有告诉他们那是我的前男友。我一直觉得李东生并没有对我实言相告,而是隐藏了很多东西,另外,刘书海一开始所言的机密,到最后也还是没有说出来。
  这令我很失望。我不知道该如何取得李东生和刘书海的信任。即便有可能取得他们的信任,可李东生又已经去了新疆,据他说这一去可能就是两三个月,甚至半年。而我的新闻专题采访还刚刚只是开头,怎么可能经得起这么漫长的等待?
  我认为我有必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于是,我就想到了秦润留给我的日记。
  日记有厚厚的一叠,里面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我从未见过有人会将日记记得如此凌乱的。不知道这是秦润故意的,还是因为他记载的时候,脑海里本身就是一片混乱,他仅仅是留下了一些流光片羽。

  我看到的第一页是他从小时候写的。写的是一些他外婆留给他的美好的童年记忆。但这些记忆,与楼兰古城一点都扯不上关系。但他外婆留给他的遗物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文字,这让我觉得很好奇。由于我不是学人类语言学的,根本看不懂那些文字是一些什么来历。
  再接着,差不多过了日记本的三分之一了,才星星点点地出现了楼兰这样的字眼。秦润所记述的第一次听到“楼兰”的传说,还是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去帮助孤寡老人,结果遇到了一个传说之中的“罗布人”。
  “罗布人”,就是曾经世世代代居住在罗布泊的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第一颗原子丨弹丨就是在罗布泊爆炸的,国家在放原子丨弹丨之前,强行迁离了居住在那里的罗布泊人。这些罗布泊人慢慢地散落在全国各地,融入到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之中。他们那一代人,也因此称之为“最后的罗布人”。
  那个老人似乎对秦润很有好感,他向秦润提起了许多关于罗布泊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记述,令我印象深刻。
  秦润写道,罗布泊人,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是随着水草的迁移而不断地搬迁。水,是他们唯一的衣食父母。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他们。他们捕鱼的工具很奇特,那就是乘坐一艘用巨大的胡杨木挖空了做成的独木舟。独木舟一般只能载两到三个人,因此,他们每次捕鱼的收获并不是很大,他们常常为自己的生计所困惑。偶尔,他们也会在有水的地方,种上小麦,但由于气候无常和河流时常干涸的缘故,每年的收成都不是很大。他们对神的依赖心理,几乎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他们在举行敬神仪式的时候,特别庄重,不容许有任何人的破坏。如果有人亵渎了神,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会亲手送到祭神台上,请求神主的宽恕。

  罗布人自称自己是上帝遗留在人间的一批有罪的臣民,上帝罚他们世世代代在罗布泊生活,就是让他们尝尽了人间的辛苦。如果他们在今世还不能幡然悔悟,死后就只能沉沦入无尽的地狱,受尽生生世世的折磨。
  一看到这里,我从深刻体会到,罗布泊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它带给了人类多么沉重的印记。居然会有一个民族认为自己不是上帝的宠儿,而是一批罪民,那是多么自卑而可怜的心理?
  难怪罗布人离开了他们的故土之后,从此就销声匿迹,从未在任何报刊杂志上宣称自己是罗布人。他们并不以自己是罗布人而自豪,相反,他们一直觉得罗布人是一种耻辱。这种耻辱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里面,不能自拔。
  可惜我根本无缘得见那些罗布人到底是什么模样,我也无法更深入地揣测他们的心理。也许,数百年之后,罗布人就会成为历史上一个永远的谜,无法再被打开。
  我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继续拿起秦润的日记阅读下去。

  秦润的日记,到了后面的三分之一,几乎全是记载关于楼兰的。这又让我很吃了一惊。每想到,他一进入大学之后,脑海里充满的只有两个字,楼兰。
  更为可笑的是,他与我认识,也还是因为“楼兰”这两个字。可我当时为什么却一点感觉也印象也没有呢?难道那一次我寻找一本叫做楼兰的书,纯属是出于一场意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