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楼兰》
第19节

作者: 秦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母亲从小吃的苦太多了。她经常吃不饱饭,每天饿得哇哇直叫。外婆心疼得自己的眼泪,也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掉下来。太外婆说,这孩子命硬,她哭得厉害,就说明她能熬下去的。果不其然,我母亲总是能在奄奄一息之中,从死神的边缘一次次逃了回来。
  母亲才五岁,就要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干活。她那瘦小的身体,就只剩下了皮包骨,而且母亲小时候的头发,有点发黄,就跟小说《红岩》里面的那个关在渣滓洞的萝卜头一样。到了文丨革丨,由于太外公跟太外婆一家,被划分到了富农,太外婆还宣传迷信,全家人都被抓到了台上进行批斗,只留下我母亲一个小孩子关在家里面,又饿又累又怕黑。每次,外婆回去,总是能看见这个小孩哭晕在床上。身体柔软得像一堆棉絮。

  所以,外婆一直很心疼这个女儿,后来也就没再想要其他孩子。如果这个孩子都养不活,怎么可能还再养其他孩子?
  母亲长大以后,她说的话,外婆总是会听的。因为外婆一直觉得自己欠着母亲许多东西。

日期:2009-11-11 18:27:00

  母亲长大以后,她说的话,外婆总是会听的。因为外婆一直觉得自己欠着母亲许多东西。
  我打电话给母亲,问她,知不知道牛皮纸的故事?
  母亲沉默了一声,然后说道,你外婆怎么能跟你说这些事情?
  我就跟母亲说了楼兰新娘的故事,然而说到我们的家世渊源。没想到母亲的话,又让我吓了一大跳。她说道,你太外婆的故事,你不要去打听了。该遗忘的就遗忘掉。
  我忙问母亲,是不是你也知道一点故事?却不肯告诉我?
  母亲笑道,我能知道一些什么?还不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你外婆应该都跟你说了。你不要再去问了。
  这时,我才发觉,生活在我圈子里的这些大人们,都很古怪,似乎她们可以想隐瞒什么,刻意不透露什么。罗秀英,外婆,还有母亲,她们应该还有很多故事,没有和我说过。就连那个最初认识的李东生,也在刻意隐瞒。难道楼兰古城,还有楼兰新娘里面,真有很多神秘的东西,不能向外人道及?
  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发怵。我的上一辈人,应该也是从我这个年纪走过去的,她们应该也像我一样这么年轻好奇过,可是,她们最终却选择了沉默。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发现了事情的真相,结果也会变得和她们一样,永远保持沉默?
  秦润啊秦润,如果你换做了我,你会怎么做?
  我挂断电话之后,就一个人坐在外婆家里发起楞来。

  外婆回到家里,竟然发现我还没离开,就惊讶地说道,你怎么还在这里?
  我嘻嘻笑道,外婆,我妈让我告诉你,她想让你借我那样东西用一下。她说她也想看看。
  这一次,我是拼足了劲,才撒下的这个谎。我也知道,只要外婆给母亲拨个电话,谎言马上就不攻自破了。我对这个谎言实在是没有抱太大的信心。
  外婆嘀嘀咕咕地说道,她要这个东西干嘛。以前不是也说过,再也不沾这个东西了吗?
  我笑着说道,外婆,我母亲也好奇嘛。她忽然回忆起太外婆来,所以想看看她的东西。可是她在上班,分不开身,所以让我来拿的。
  外婆竟然想也没想,就说道,好吧,我去拿来给你。你可要小心了,千万别弄破了,也别丢了。

  这一次,我内心狂喜不止。没想到老人就是这样好骗。
  外婆交给我的不仅有那张牛皮纸,甚至七色丝带和手镯都落到了我手里。早知道这样,我就不用那么大费周章,求过外婆,还去求母亲了,直接撒个谎,不就了得了?
  我一拿起那个丝绸包裹,马上逃得比兔子都还快。千万不能让外婆发现我骗她了。

日期:2009-11-12 18:55:00

  我再次来到罗秀英的家中,时间已经将近十二点。她家的门口多了几盆紫色的花,花的叶子细长如针,直立向上,而紫色的花,花瓣形状如矛头,三四片花瓣一枝,呈蝴蝶纷飞的形状。这种花,我从未见过,心里一时好奇,就不由得停立在面前多看了几眼。
  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走出罗秀英。她笑道,别在外面傻站着了,进来吧。
  她的语气,完全把我当成了一个熟人。
  我问道,门口的那些是什么花?
  罗秀英回答说,马莲。这是朋友从新疆带回来的。
  我问道,它那样放在太阳底下直晒,花不会死吗?
  罗秀英笑道,它就是在沙漠里长大的,南方的太阳怎么能晒得死它?
  正说着,我们就走了进去。她们的饭桌上已经上满了菜,位子上坐着两个人。里面除了上次见过的那个大男孩之外,还有一个男人,也是五十来岁,带着眼镜,身材宽大,可样子却很和蔼。估摸着,应该就是罗秀英的丈夫了。
  我向那男人致意,说道,叔叔好。
  男人笑道,你别客气,过来坐吧。

  罗秀英吩咐我坐在了她的旁边。她说道,这是我丈夫,他是大学教授,研究历史的,他听说了你的故事,说他也很想见一见你。
  男人笑道,你确实很像那个楼兰出土的美女。
  我被这男人一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说道,罗阿姨以前应该也是楼兰的美女。
  大男孩插上话来,说道,我妈妈年轻的时候也很漂亮,不过呢,照片上我怎么看,都觉得她很老土。
  罗秀英扑哧一声笑出来,说道,你吃你的饭吧,又在乱说话。

  男人说道,我听秀英说,你太外婆是1920年那场大瘟疫里逃出来的。而秀英她们一家是1964年原子丨弹丨爆炸才离开罗布泊的,按我的研究和推测,你们可能算是罗布人不同的两支。
  我一听,惊讶得抬起头来,说道,罗布人也有两支吗?
  男人点点头,说道,罗布泊瘟疫,发生在罗布泊湖的腹地,也就是中心地带,边缘地区波及得比较少,现在留下来的也是一些边缘地带的罗布人。那个时候,逃离出来的罗布人,大多都是生活沙漠的中央。我记得采访过一些罗布泊的老人,他们说,那一年,从罗布泊里面逃出来的人,就像蚂蚁一样涌出来。他们在那里生活了那么多年,从来不知道罗布泊里面还住着这么多人。

  我奇怪地问道,难道那支生活在罗布泊腹地的罗布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吗?他们不与另一支罗布人来往?
  男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个原因,说来的历史,一直要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时代了。那个时候,楼兰国,处在西汉王朝,跟匈奴的两股势力的争夺之下,也因此分裂成了一个楼兰城,一个米兰城。米兰城就是我们史书上所说的鄯善国。大部分楼兰人从古楼兰迁移到了米兰,却还有一小部分王公大臣坚守在楼兰古城,他们一直是亲匈奴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才慢慢地被历史遗忘。米兰城的罗布人,与汉朝一直有来往,与外界接触得比较多,逐渐地她也融合了其他的民族。现在,居住在罗布泊的罗布人,其实来说,算不得正统的楼兰人,他们的血缘,已经远离了他们的祖先,融合了汉族,维吾尔族,甚至藏族等其他各族人的血液,经过两千年的演变,他们的历史传统也改变了许多。可是呢,那支还继续生活在楼兰古城的罗布人,却由于很少与外界接触,逐渐过着封闭的流浪生涯。到了公元四世纪,由于缺水,干旱,甚至瘟疫等原因,他们离开了楼兰古城,在罗布泊里四处漂泊,也就逐渐地不为世人所知。

  楼兰国当年分裂成米兰和楼兰两个城,这个我也是知道的,我却没想到,因为历史的原因,使得同一个血统的民族却在历史上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支艰难地维系着,还留在了今日,而另一支不停地收到穷困和瘟疫的骚扰,最终走向了灭绝。这么说来,我那个太外婆才算得上真正的最后的罗布人了。

日期:2009-11-12 19:29: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