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门:一个煤老板的前生今世》
第49节作者:
天下归我 日期:2009-12-8 12:25:00
童恢把祭奠童仓元的日子定在了七月初十。
七月初十上午九点,童小兵和父亲带着供品来到埋葬童仓元姐弟的地方,就在他们摆放供品的当儿,村里的两个本家叔叔也来到坟地,童小兵的爷爷是他们的叔叔,刚刚迁移回来的童小莲则是他们的姑姑,他们代表家族的长辈来祭拜亲人。大约十点多时,祭拜正式开始,童恢将带来的供品一一摆在坟头,再倒上一杯白酒摆上,然后点燃三柱长香,高高举过头顶,弯腰拜了三拜,顺势跪在地上,将长香插在坟头,童小兵和本家叔叔也随着一并跪了。童恢拿出一叠纸钱和金箔银箔,散乱地抖开,喊了声:“爹,来拿钱呀。”便划火柴将纸钱点着。童小兵跪在童恢身旁,拿一根木棍不断挑动着燃烧的纸箔,以便它们能燃烧干净。地下的纸钱和金箔银箔都燃烧干净后,童恢再磕一个响头,站起身来,又招呼大家一起站起。童恢把坟上的供品拿了一些,分给大家一起食用,又掰了些分别撒向四方。这样的抛撒称为“扑撒”,是给四周的孤魂野鬼们吃的,为的是让他们吃了不要去跟坟主再抢食物。这样过了十几分钟,上坟的过程也就结束了,想留下陪陪亲人,可以留下来继续聊天,也可以在周围拨些野菜花草,为坟堆打扫一下卫生。童仓元和童小莲的坟都是当年的新坟,野花野草都还没长旺盛,也不用特别费事去拔,大家聊了些闲话,就先后离开了坟地:两个本家叔叔回了白窑子村,童恢和童小兵则开车上了白梁子上的童家煤窑。
这些日子里,因为忙着操办安家仙的事情,童恢和童小兵都没有上窑,窑上全凭赵林一个操办。童恢把车子开到小白楼下的空地,刚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赵林就赶了过来。童恢问赵林听这些天出煤的情况咋样,赵林说:“煤倒是出得挺好,卖得也好,只是下边好象有点不对劲儿,工人们经常听见巷道壁里有声响,怕是要跟别的煤窑贯通。”童恢就有些着急,他知道这山上小煤窑的毛病,都是哪有煤就往哪儿扎,根本不管安全不安全的,一不小心两座煤窑的巷道就会打通,弄不好就会出大事。童恢说:“跟哪儿的窑?找到证据没?”赵林说:“直接的证据倒还没有,不过我估计是江海的窑,听人说他找了白窑子煤管科的李科长,把我们采的这块煤田分布图纸也买到了。”童恢就静了声,他们现在采的这块煤也是偷偷从白窑子矿煤管科买来的,本身也不合法,即便知道江文偷采,也拿他没有办法。童恢想了一下,说:“要不找找老钟,让他出面,以安全检查的方式查查江文,能让他不再往这边采就行。”赵林说:“我跟钟局长说了,钟局长说这事他不好插手,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让我们两家协商解决。”童恢骂了句脏话,说:“这个滑头,有风险的事一件不想沾,就知道吃干股拿现金,真他妈不是个东西。”
童恢在窑上一直待到了天黑,把该处理的事都处理过了,暂时处理不了的全权委托给赵林,然后叫童小兵一起回家。赵林说大黑天的还回啥呀,就窑上睡得了。童恢摇头,说:“这些天太累了,得好好休息一下,窑上睡不安稳,必须回去。”
童恢和童小兵上了悍马车,一路颠簸着从窑口驶出,飞快地往白窑子矿驶去。从白梁子煤窑到白窑子矿要经过一片低矮的树林,这林子是五十年代大造林时的产物,覆盖了方圆几十里的山脊和坡地。当年种植这些树木时,人们曾产生了无数的憧憬,好多人幻想着这里能出现一片茂密的森林。结果当然让人失望,这里雨水很少,山上的土地也只有薄薄的一层黄土,稍往下扎点就是坚硬的石头,树木根本不可能旺盛地生长。好在这些杨树柳树生命力足够顽强,二十几年下来,竟然全都活了下来,只是高度少有超过两米以后,直径也只有胳膊粗细,被人们戏称为老小树。就在童恢和童小兵快要进入老小树的林子时,悍马车忽然熄火了,任凭童恢怎样发动,就是动不起来。这让童恢感到非常奇怪,要知道这车子很少出故障,无故熄火的事更是从来没有发生。童小兵跟父亲下车鼓捣了一会儿,仍然找不到熄火的原因,就想打电话让赵林来接他们回去,可拿出手机后才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信号,用童恢的手机再试,仍然不能打出。童小兵拿着电话来来回回地走动,想找到一个可以打出电话的角度,童恢说:“算了别打了,干脆我们走回去吧,反正离家也不远了。”童小兵问:“那车子咋办?”童恢说:“回了家再给赵林打电话,让他派人把车接回去就是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