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很羞耻,我可以今天见这个男朋友,明天又去见另外一个。我讨厌这样的我!我不想变得虚伪!”小成情绪开始起来了。
“小成,你说我该怎么办?”小蛋缓缓的流下了泪水。
小蛋很重感受。她的哲学就是把风景看透。男人在她眼中,有很多东西可以阅读。她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做不了男人,但是我绝对不放弃了解男人的机会。我一辈子要把两种性别都给活透了。”
而小蛋又是容易动情的人,在她眼中,很多东西都是美好的。如果有男人在某一点上感动了她,她就可以对整个人都感动。我知道,她同时和几个男朋友交往,绝对不是追求金钱,更不是贪图色欲,她把男人当作对象,就像放在解剖台上的青蛙一样,她想从更多的青蛙中找出青蛙的规律来。
只是,实验者不会因为同时解剖几只青蛙而感到困惑,但小蛋却因此而觉得羞耻。人啊,始终是生活在尘世中的。
我该怎么开导小蛋呢?我该劝她同一个时间只爱一个人吗?可是对小蛋来说,对于男人,那不是爱,那是好奇而已。那我该劝小蛋全部放下嘛?像佛家一样,一切皆空吗?小蛋不会那样做的,把男人当秘一样理解,那是小蛋的爱好之一,放弃了这个,就是放弃了一大块人生乐趣。或许,我应该给小蛋的行为找些理论依据,让她从此心安理得。
“小蛋,你不要太难过。既然你选择了这么做,你肯定会有一些理由。我知道男人在你的生活中也许并不重要,对你来说,他们可有可无。关键不在于有几个男人在你面前,而在于在男人面前有几个你。我相信你是真诚的,不管在谁面前,你都是真诚的对待他们。这样就不存在欺骗,不存在虚伪了。”我顿了顿,接着说。
“小蛋,我相信你不会给任何一个人承诺,因为你已经抱定终身不嫁。那些都是你的风景,你是游客。没有人会因为一个游客今天看这个景点明天看那个景点而责备她的。男人是你的风景,你是男人的观光者。你要做的是,经过每一个景点时,记下你的感受。不要在这个景点时惦记着上一个,而在下一个时又惦记着这一个。”
“哪里你都不会停留的,跟着你自己的脚步走!”说最后一句话时,我正视小蛋的眼睛,她流露出了一丝轻松。
“小成,你说有一天我会厌倦了看风景吗?”
“不会!作为朋友,我相信你的鉴赏力足以发现无限的好风景;作为男人,我相信男人的内涵足以让你欣赏个够。”真是这样吗?其实我自己也不肯定。但是我想,这个时候,小蛋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也许将来她真会看透风景,那样对她来说,也许更好也许更差,谁知道呢。
2009-12-6 05:31:00
小蛋沉沉的睡去了,就瘫倒在沙发上,靠着我的肩膀。看着她安详的睡容、可爱的面庞,我的睡意却完全不见了。
小蛋在欣赏风景,我在干嘛呢?女人是我的风景吗?我的生活中为什么需要女人?为什么男人会动情?
风子是我第一个女朋友,却不是我的初恋。我的初恋在小学一年级,我的同桌。那是一个比纯粹还纯粹的年龄,那时的萌动,应该不是欲望之下的萌动吧。
初恋的情节,深藏在我的记忆里,以供那以后的二十年多反复回味。激发那次萌动的是她的耳朵。我站起来交作业,她和我同桌,坐在外排,我的胳膊挨到了坐着的她的耳朵。异常的柔软的感觉,让我留意起她的耳朵——透明如玉石、光滑如膏脂。然后是她的整个形象,一直留在我记忆里。
直到现在,我所能记得的第一个梦境就是关于她的。我梦见她邀请我到她家去一起玩,他爸爸拉着我们俩的手,一起到一个长满小黄花的山坡上游玩。
这种纯粹的心动,比春天的第一场雨来的还要早。那时我的力比多已经苏醒了吗?应该没有,我记得我第一个梦遗是初三或者高一时候的事情。我应该为此而庆幸,那是爱情女神在我心里种下的情爱标杆。靠着这种感觉,我可以判断哪些是情爱,哪些是情欲。
我相信,不管欲望来的多强烈,直到年老时,欲望完全消退的时候,那儿时的萌动,依然会留在我心间。
我承认,追风子的时候,我的爱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强烈。那时,本科快毕业了,我觉得我应该要有一个女朋友了,而刚好风子进入了我的生活。一切都是那样顺理成章。最初的恋情,也和所有恋人的一样的浪漫激烈,然后是平淡,然后就变成了习惯。
但是这种习惯确实戒不掉的习惯。非典期间,我正在外地实习,风子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发烧了,被送进了隔离区。虽然在电话这头我假装没事的安慰风子,但挂了电话,我却陷入恐惧中。我在想象,如果风子离开了我,我的生活将怎么继续啊。我设想中的一生,是与风子相扶相持走过的一生。
浅薄的爱,一眼可以望到头;深刻的爱,一眼也可以望到头。
2009-12-7 01:40:00
老王给我安排的下一个任务是考察香港的公屋制度。小蛋留守深圳查资料,我派遣香港实地考察三天。小蛋为此撅了好几天嘴,“又少了一个到香港购物的机会了。”老王这样的安排挺奸诈的,他知道小蛋到了香港就不会好好干活了,所以派了不喜欢购物的我去。
我确实不喜欢购物,但是我喜欢乱逛,到处看看。更妙的是,不用带着唧唧喳喳的小蛋一起逛。
香港也许是中国最拥挤和最富庶的一块地方了。小小的一个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挤了70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很难开发的山地。但是香港却又是中国最稳定的一块地方。尽管香港的贫富差距不比任何一个地方更好,但香港的暴力犯罪率、交通事故等反应一个地方稳定程度的指标却出奇的低。这与香港有一个世界数一数二的政府公屋制度有关。有200多万人,也就是三分之一个香港是住在政府公屋,而香港政府也被戏称为世界最大的房东。
深圳,乃至中国其他地方,公屋制度连起步都不算。也许转型期都必须要经历阵痛,计划生育是如此,从人多力量大,到说不让生就不让生了;住房制度则从福利分房到彻底的商品房化,也是毫不留情面。还有医疗、教育等等。中国的变化,让人连叹息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深圳也渐渐感觉到了住房的压力,尤其是房价与收入的落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政府是时候开始考虑提供公屋的可能性了。但是像这种回报期长的政策,短期内就要政府自觉制定,似乎可能性不大,更何况,背后还有大批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压力。
即便在香港,也不是当时的港英政府良心发现自觉就给穷人盖安置房。那是因为1953年,香港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上万间木屋被烧毁,近6万人无家可归。而当时恰好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内建设热潮高涨,港英政府如果不解决好灾民问题,香港恐怕当时就要自动回归了。
出于压力,港英政府才开始开发一系列的廉价公屋,从最初的安置灾民,一直到最后容纳了200万香港最低收入人群。所以现在住在公屋里的200多万人应该不会想到,他们今天能够以微薄的租金就住上房子,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当年的新中国。
2009-12-7 03:19: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