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了罗湖口岸。人流熙熙攘攘,上班的,上学的,还有旅游的,每一个窗口前都排了长队。我拿着香港地图,正在看过去后要先去哪里。突然旁边队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抬头一看,是若姐!
“若姐!”我叫到,“你也去香港?”
“是啊,我去采访。你去香港玩吗?”若姐指了指我手上的地图。
“我们单位哪有那么好福利,周二也放我们出来玩。老王派我过去做些调查。”
若姐还是一袭长裙,我走过去和她一起排在她那条队伍的末尾,边聊边排队。原来若姐过去采访香港生育中心,要待到周末。
“太好了,若姐常去香港吧,我第一次去,若姐要看着我哦。”
“好呀,我晚上没什么安排,我们可以出去走走。”
相遇就像故事的种子,遇到了,就是播种了,但是故事要成长,还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就是故事成长的土壤、水分和阳光。
很多人不停的相遇,又不停的离别,从不给故事成长的机会。
若姐和我,会有故事留在香港吗?
2009-12-7 03:41:00
到了香港,我和若姐约了晚上在天星码头见面,就分别忙各自工作去了。
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向我介绍了香港公屋发展的历史,主要制度和存在的问题。香港房屋委员会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政府机构,它更像一个国有企业,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团体。
公屋也并非完全免费的政府住房,入住者需要经过严格的条件审查,当然主要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准,每个月也需要缴纳一定的租金。但是租金和市场价格相比,非常低廉,并且只要条件满足,基本上没有居住年限。
一天了解下来,发现香港公屋政策建立在一整套复杂的市场体系、制度结构、官僚运作基础之上。香港公屋制度能在以市场自由著称的香港落地生根凭借的是香港政府高超的经营策略。看来这份报告不好写。如果只是看看表面数据,那么这份报告将毫无用处,如果要深入了解,那么三天时间却只够走马观花。
这些问题还没想透,夜幕已经降临了。房屋委距离尖沙咀不远,我决定拿着地图走路过去。我一直很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从现实中找到地图上的名称。到尖沙咀的路上经过旺角。那是王家卫出道片《旺角卡门》故事的发生地。这里的街道名很有意思,全是蔬菜和调料名,例如通菜街和豉油街。
通菜街也叫女人街,一溜全是地摊,密密麻麻的,价格很便宜,样式很新奇。从那经过时,我看到一条围巾,苗家图案,非常雅致,便买下来。我想,也许若姐会喜欢。
2009-12-7 04:07:00
到了维港,若姐已经在等着了。相互问过今天工作的情况后,若姐提议说,沿星光大道走一走,看一看维港的夜景。
维港清新如初长成的少女。对岸林立的大厦已经开始打出各式的霓虹灯。海水掀起的微澜送来让这个夜晚显得更宁静的轻微的哗哗声。与若姐走在一起,周围就只剩下了这样的宁静。
“若姐,你最喜欢香港哪里?”
“我最喜欢南丫岛。它很宁静,但又很热情。我不喜欢港岛,虽然这里是香港的中心,但它似乎不属于香港人自己,在这里看不到真正的香港人。反而在南丫岛上,在那些小村子里,你能感受到香港的特有气息。”
若姐的眼光还是一样与众不同。一个看得太远的女人,注定是一个忧沉的女人,而一个忧沉的女人,再加上天生丽质,就成了优雅。
突然一阵海风吹来,若姐一哆嗦,抱紧了双臂。
“若姐,你冷吗?我带了一条围巾,你当披肩披上吧。”说着,我拿出围巾,站在若姐面前,双手把围巾展开,往她双肩后围上。海风把若姐的发梢吹起,也把若姐头发下的味道送入我的鼻子。就是那味道,我在若姐家里闻到的味道,原来那不只是气氛,那也是若姐的味道。
双手越过若姐的双肩,闻着那清郁的味道,我的怀抱情不自禁的往前倾……一阵温暖触发了我的全身的神经——我把若姐拥在怀里了。
2009-12-7 07:50:00
若姐娇柔的身体,在我的怀抱中微微颤动着。那一刻,我相信,暖流是双向的。我附在若姐耳边悄声说:“现在暖了吗?”
若姐没说话,抬起手来,伸过我的腋下,把她的怀抱也给了我。
一切还是那样的宁静,除了不远处街头歌手飘扬的歌声。那歌声,直到今天我还清晰记得,是张学良的《什么是恋爱》:
问你可清楚这是梦境么?
夜想朝思的我这样着迷和疯魔
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是什么
一丝花香呼吸里飘过
……
像星星的芳踪和月色点起秀丽晚空
如踏过浪里那般轻松!
从不知觉爱情静悄悄相逢
从不知竟会那样地陶醉心中
只恐过后便扑空!
……
“这是梦境吗?”若姐打破了沉默。
“不是,我从来没有这样陶醉在心中。”若姐和我一样,在沉默中都认真听了那首歌。仿佛那首歌是专门唱给那时那刻的我们。我到现在也一直以为,把恋爱唱诵的最优美就是张学友的这首歌了。
“我们再走走吧。”若姐离开了我的怀抱。但她没有逃避我的眼神,或者说,我看她的眼神不如她看我的眼神坚定。“现在不冷了。谢谢。”
若姐从歌声中跳出来了,她用最简洁的话给了一个信号:我们之间是有距离的。哪一个才是若姐?沉浸在歌声中恍若梦境的她?还是回到现实,已经不再有寒意的她?
有些女人会依恋怀抱,有些女人拒绝任何怀抱,若姐似乎知道什么时候才接受怀抱,什么时候该拒绝。
我们继续在星光大道上走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若姐披着我送的围巾,有点像吉普赛女孩,眼神里是寻觅,身影却异常刚毅。
2009-12-7 08:33:00
“你知道庙街吗?我带你去庙街吃香港特色煲仔饭。”星光大道走到头了,若姐提议去庙街。
“我知道,香港古惑仔的聚集地。”看过香港电影的,无不听说过庙街大名的。
“现在已经不是了,要不然我也不会带你去了。我听说过一个关于庙街的感人故事,是一个牧师。他原来是庙街的黑社会小头目,打打杀杀、收保护费、卖丨毒丨品,做了很多坏事。后来他进了监狱,在驻监牧师的感染下信了耶稣。现在他在庙街建了一座教堂,专门感召像他以前一样作恶的人。”
“是吗?我也听说台湾有一个黑社会老大,在爱情的感染下,最后成了一心求善之人,好像专门做神学研究了。人性挺奇怪的。我们以往认为的两级之间,也有可能倒转过来。”我答道。
“对啊,人性是值得认真品位的一个东西,但是又最捉摸不透。这两个故事是关于善与恶的转变,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多见。我们却常见到爱与憎、尊敬与鄙视之间的瞬间转变。这些都是痛苦的内心撕裂。”若姐认真的说。
“有道理。但是还有更神奇、更深刻的人性转变过程,那就是从不爱到爱的过程。这也随时在发生。”我说。
若姐怔了一下,她知道我在暗示刚刚星光大道上的一幕。“从不爱到爱?我一直相信,爱一个人不是看对方值不值得爱,而是看你有没有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哦,恨是不需要能力的,恨几乎是一种本能,排斥的本能,生物都具有排斥一切外在物的本能。所以不论恨的多深,也比不上最微小的爱的力量。”我对这个词很感兴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