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这么说,她忽然笑起来,说:“我骗你?把你卖了?你这丫头还挺逗。没打过工吧。”
日期:2009-10-12 14:00:24
见她这么说,我突然警戒心降低了许多。于是,她穿着大摆裙,我跟着她一路摇摇摆摆的来到了某小区。这个小区没有挂牌,里面却有夹着公文包出入的人。进去的时候还有人站岗守卫。
穿过了好几栋大楼,看似是办公区,然后走进一排排小楼。最后到达了一片小树林。树林里面有几栋小别墅。那天的风很清亮,拂过来树的新鲜气息,侵入脾胃。和刚到省城的乱糟糟情形相比,这里清幽又冷静很多。
我不禁问:“阿姨,这是您家还是上班的地方?”她回头很严肃的看了我一眼,说:“都是。”末了还补充了一句“等到了就你知道了。”
等她带我走进了一栋靠西的楼里。开门后,我有点不敢往里面走。这栋房子,以及它的装饰,即便是在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也仍然觉得那里富丽堂皇。在很多人还住着水泥地,地板革之类毫无装修可言的房子。这栋小楼铺着猩红色的地毯。地毯,我是第一次在真实的房子里面看到。在城市都少见的地毯,更不可能出现在我的乡野家中。
中年阿姨带着我走进去,一楼很冷清,没有人。她开口叫了声:“姆妈,我回来了。”
日期:2009-10-12 14:10:00
没有人回应,这时我环顾四周,却抬头看到了在一楼墙壁上的一张黑白照片。黑色的框,灰色的底子,印出一张微笑着却已永远定格的老妇的脸。而阿姨叫的方向,就是朝着这个点。
——原来,阿姨叫的人,是遗像上的母亲。
虽然我自诩胆子算大,却也觉得有一点奇怪。即便把过世老人的照片放在堂屋,也不会在进门的时候打招呼。
日期:2009-10-12 14:36:22
虽然我自诩胆子算大,却也觉得有一点奇怪。即便把过世老人的照片放在堂屋,也不会在进门的时候打招呼。
我佯装不在乎,都说小牛犊子有股傻劲儿,当时我就能蒙着头往前冲。我跟着阿姨走上二楼。直到一间朝北的卧室那,有一个背影,看不到脸,却也能看到是一个老大爷。
阿姨说:“爸,我给你找了个做卫生的小阿姨。您看看怎么样?”老爷子喉头滚过一声:“喔。”含糊不清,缓缓转过神来,浑浊的眼睛看了一下我。我在那一瞬间,仿佛看到他瞳孔闪过一丝光,那光不是因为看到我出现的,好像是从我身后的玻璃反射过来的夕阳。
仅仅是回应了这一声,老爷子又慢慢的转回身子,继续面对着书桌,看着窗外的树丫丫。说了一句“可以。”
就这样,我成了这一家的新保姆。
日期:2009-10-13 10:02:46
原来,这家人,老爷子是个老干部。夫人已经去世好些年了。中年阿姨自然是这家的轴心。也不好多问她老公在哪里。
我每日的工作,为什么能拿到200元。也是因为我必须全天候的待在这个院子里面。出入大门还需要证件和安检。
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看到阿姨的书桌上有一张照片,也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男孩眉目如画,尽管是男孩,却依然让人觉得非常温柔。这阵的是一种奇怪的感觉。阿姨每天要上班,留下我在家里和老爷子一起待着。
大概是上了岁数的关系,老爷子反应很迟缓,说话很少成句,总是几个词几个词的往外蹦。
屋子很空,每天我顺着镂空的铁楼梯上上下下,把里外都擦的很干净。我很珍惜这份工作。不仅因为它能给我不菲的工资,更因为这个地方让我觉得很舒坦。当闷了的时候就在小树林走走。或者出去大门外的世界,去买一些菜,逛逛集市。
日期:2009-10-18 23:04:46
当阿姨去上班后,家里就只有我和老爷子两个人。他不常说话,也不指使我干活。我做什么菜他都吃不了多少。所以我一般是根据我对老年人的观察去做的。有时会在菜市场问一下什么菜比较适合老人消化。
我喜欢自己在房间擦来擦去。房间里面除了电视,还有一些书刊杂志。很多文学类的还有一些政治的,一些传记。记得有一本是冯玉祥的《我的一生》。最近看《建国大业》,看到冯玉祥将军出场,突然想起来这本书。很遗憾的是,已经不记得什么内容了。只能说时间太快了点。
这些书上都有的是老爷子的印章,有的是小字:李玉藏书。
这小心清秀的字,我想会不会就是阿姨年轻时候存的书呢?
日期:2009-10-18 23:16:48
在这里待的更久以后,有时我想问问阿姨,她老公的事情、她老公是谁?在哪里?
可是我不敢。
阿姨早出晚归。老爷子淡漠迟缓。家里能找到的和我年龄相符,气息相投的,只有那张书桌上的男孩的照片。他应该就是阿姨的儿子吧。
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怯懦去问。终于有一次,在吃晚饭的时候,我问起李玉阿姨这个问题。
在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李阿姨脱下疲惫紧张的神色,满目慈爱的对我说:“那是小澍。他在国外。他比你大点。”
自此我知道,照片上的男孩叫卫澍。
日期:2009-10-18 23:24:51
在90年代初,一个小孩去国外上学,不像今天有钱就可以。会很麻烦。卫澍在很小就往返国内国外。因为他有一个很牛的外公,还有一个很牛的爸爸。当然,这些信息都是我慢慢了解的。而我所说的豪门,并不是他们家。
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是我至少是高中,我能识文断句吧,我能看书看报吧。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吧。
在日复一日中,我因为无聊,看了一些李玉阿姨的书,包括她所学的专业书。很快,半年就过去了。在这个屋子,我和李玉,老爷子的关系,渐渐是一种默契放心,却很淡漠的感觉。
只有当我看到卫澍的照片时,才会觉得,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女孩。在这个院子外面,在我的老家,我还有很多的朋友。我把对朋友的关注和缺失,转移到了卫澍的照片。很可笑却也很正常。
那个时候,我相当于与世隔绝。没有手机,BP机,电话不是给我用的。更没有网络。
当我看着《红楼梦》,第一次体会到独坐到天明的滋味。恍惚间,我的房间就是薛宝钗的清冷闺房,简明肃静。也会想,什么时候,会有一个人让我牵挂?甚于我一个人每月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似乎有点叫“孤单”的东西,悄悄 爬上我的心头。它像一条小蛇,在偶尔的时间,在我对着窗外月光时候,悄悄钻进我的心里。这时,我会想起过去的同学,甚至还有卫澍。我想,既然他是家里的一份子,他就是一份子。这个家,有个同龄人,真好。
日期:2009-10-18 23:37:01
年关将至,阿姨对我说:“黎玻,快过年了,你可以回家。我们自己打理就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