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性纪——一个寻找爱寻找美寻找自由、启悟生命真谛的故事》
第3节作者:
吴光磊 譬如文学、文化,为什么几百年来就已无大师了呀,几百年来就蔽塞性灵,淤滞其心,几百年来榆木疙瘩,一窍不通。纵然滋生些繁文缛节也多是俗情尘欲、迷乱浮华之相。哪里有洞明的心悟,通天的手眼,更何谈中国传统文脉的纯正道统。身体里还流着中国人的血,中国人集精簇华的“心”却丢了。心髓不再,那一脉相承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质朴的感悟与情怀,那激扬了庄子、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纳兰性德等等伟大巨匠的性灵之舞荡然无存。五四以来,更是囫囵吞枣,本末全失,就那帮顶戴光圈的文化先蛆,崇洋媚外也就不说了,有谁是真正了解、把握了我们神圣的古老文化的“根”的。三岁小儿,邯郸学步,狗屁不懂,就花了眼忘了本了,就要反了,就开始狂吠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了。不过,也怨不得他们,他们也不过是些未开眼的小鬼儿、糊涂的棒槌,不捶也罢!他们学的所谓传统就是一早被列祖列宗中的浆糊庸才误会了的。
你知道,洒家是恨不生在古代,否则倒要提扯了那些酸士腐蠕的袍领,问问这班屎大夫们孔夫子什么时候倡议专制的三纲五常,僵化的贞洁牌坊了,什么时候那般迂腐酸臭,不通人情了。如此放眼望去,该挨踹该棒喝的老教师爷真是太多了。太多古圣先贤的经典被一帮子古董老饭桶错解成屎尿、毒药贩卖给普罗大众,更就此被那些别有用心的统治者反复阴谋地穿凿附会、篡改利用,对百姓施以愚民的重重捆绑。以致后辈各色为讹传所惑、粗鲁浅陋的斗士旗手、盲流文人、先疯精蝇们,迅疾尖酸,抓住了“把柄”,横挑鼻子竖挑脸地抹煞我中华所有的好,误会我们只有吃人的历史,茹毛饮血的祖先。操!洒家要骂人了,这——就是现实!
哦,不说他们了,一堆懵懂的莽汉,未了的喽啰!来,喝茶,别扰了咱们独善的闲适与近道的清贫。乘着清风明月我与你斟茶,对饮。咱们品茗,咱们谈性。谈琴瑟谐和之性,谈明心见性之情。抛却这些鸡毛蒜皮的葛藤,震死那帮假道学、真下流以及各类跳梁小丑、面具达人脆弱的心脏。
呵!裳儿,你知道吗?在我看来,这“自然”这“存在”就是一场最伟大的性事,万事万物如此和谐、如此奔腾不息地运转、碣磨,空与有、静与动、收与放、阴与阳……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结合。记住,美就是一种结合。我经常以物喻性吧,还记得我以“泡”而写的茶诗吗?那茶与水的浸润,就像我与你、与心性、与生命的交融——
“你用灼热的柔软浸泡我的身体
而舒展开的是我悠然南山的清寂
我用翠绿坚挺的生命之梗
引动绸缎般的叶片飞舞
旋转 自在浮沉并且颤栗
我才知道有一种情怀
一种曾在春天里弥漫的味道
将释放
并慢慢的溶入你的丰腴
如是
我就盛开在你里面
融化蒸腾
体香肆溢
放浪不羁
酿出洒然的清明之悦
直沁心脾……
你的热烈一如青春
而我的年轻
是心里的
是淬取过的另一种温润
香,老,悠远
并且从容
茶与水的结合焕发出一种有滋有味的新生命,而那过程就是一场完美的性。当然,我写这更多是要隐喻那本具的清明之“性”,实是以性喻禅了。你知道的,我尚性如花,但绝不低下。
如是,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禅机,都能以性喻指,并因此充满诗意,充满美与爱的启迪!
你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你一定要促发你的意识——识取美的意识,那正是所有伟大艺术家的心髓。你不是想要成为顶尖的音乐家吗,这是我给你的建议。所谓启蒙,正是对“心”的启发与点化,也就是对“意识”的唤醒与挑亮。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事实上,所有的发明、灵感、所有的创意、创造性成果都来自于专注、忘我而清醒的“意识”,一切、一切。在一切领域中这都是共通的,甚至于对一个善于捕捉机会进球的足球大师,我们都形容他非常“有意识”,那种意识就是仿佛他总能本能地提前判断出球在门前的落点,总有这种灵感。
这是非常明确的——想做好任何事情都要用“心”领悟,而全无杂念、明晰清醒的“意识”正是那内在的“心”,它正是领悟的本体与灵感的源泉。
更重要的,也许你不知道,我们降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这意识的成长以认识你真正的生命、认识“神”、认识你终极的归宿。就是这样,当你的意识成长到足够清晰、圆满的时候,你便会认知这个世界的真相。那甚至已超越艺术精神享受的范畴,而进入心灵解脱,认识真理的层面,那正是一个觉者——佛陀所做的事。
足够的意识会领受足够的美,直至完美。佛陀也只不过是一个人,但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因意识的彻底醒觉、彻底圆满而达成完美的人。在他的眼中,世界再不是切断的、片面的、孤立的,再不是表面残缺的现象,而是极致完美、和谐与圆满的,毫无瑕疵,是那现象后面不可言传的本质。
这一点我会慢慢地启发你,不断地给你指认,先不急,用心体会我的文字,特别是将要呈现给你的那些诗歌,每一个词、句都经过我精心地推敲。你一定要反复读、“品”、用心感受——“泡”在里面,切勿忽视,要像追求你“人琴合一”的琴艺境界一样,争取融入诗的意境,方于其中领得我的“心”与“意”。
诗歌是如此感性、真实,又具有高度凝聚的心志——诗意,而且好的诗歌让你读起来心情舒畅、口角生香。我正是要用它营造某种氛围,将你带至某种情境,让你情同此心,让意识在其中传递。如同破壳,小鸡与母鸡要内外一起努力,啄啐同时,你也一定要用心反复“品”,以慧解诗里更多的意蕴。
比如这首《泡》,它其实既是写茶,也是写性,更是写心性悟境,甚至还是写生活。因为,要想得到任何的新知,都得踏下心来“泡”在里面,“泡”在生活里面。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泡”的火候到了,答案自然就会从中浮现出来。
这就是老泡师父经常挂在嘴边的“泡学”的真谛,至于泡妞之说都是他插科打诨的隐喻。怎么样,老泡茶馆最近又有什么高人出现吗?你还时常去吗?
事实上,“泡”为的就是要对你泡在其中的事物有更深的体悟,更深的认识——更深的意识。“带着意识的深度去辨识,你会醒觉你错过春天的无知。因为当每一处庸常在你身旁遮挡的时候,正有每一束鲜嫩在它上面开放。”
总之,你要从此学习做一个有意识的人,带着足够的意识去感受周遭世界,感受生活种种顺与逆的馈赠,你将会有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认识。到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你的所有层面都会有一个不可限量的超越与成长。
日期:2009-11-11 20:25:22
(3)山居
告诉你,我现在住在了鸡足山金顶侧峰的一个小山洞里。山岩上长着许多野生的兰草,盛放的时候,这里飘满了清幽的兰香,我就给它取名叫“兰花岩”了。记得古德有尊号花岩处士的,我也只能叫花岩浪子了,这也更应了洒家的心性,哈哈。
这个岩洞是历代潜修的人都住过的,当地人叫文殊洞,据说无著菩萨从天竺来,也曾在此安住。原来这一片依着地势建有一个小寺院,岩洞则是内院最隐秘的所在。估计浩劫的年代捣毁了,现在荒寂无人,只有茂密的花木看护着几小片空地与零星其上的断壁残垣。破败的山墙上,无心的小花,尤自在风中愉快地摇摆,而夕阳温暖的红黄为这一切凭添了浓烈的沧桑感,像一祯充满质感永远定格了历史的老照片。我是在后山转悠时无意间发现这里的,苍烟落照,红云蔓草,一下就喜欢上了,决定就在此安居下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