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城记之契丹天书——揭开北方强族契丹的消失之谜》
第29节作者:
北方忧客 日期:2010-01-04 16:29:51
第七章萨满的传人
新一集的纪录片《寻找契丹城》又开拍了。这一集的开头,导演并没有直奔主题讲契丹人的故事,而是采用话外音的形式,阐述了一段关于萨满的传说:
很久以来,萨满法师都是北方游牧民族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位时期,萨满巫师权势熏天,颐指气使,拥有绝高的权威。他们除了充做蒙古凡人与统治穹苍的九十九种神灵之间的媒介外,还是先知,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当时最有野心的巫师首领叫阔阔出,竟然握有可以跟成吉思汗分庭抗礼的政治实力,让成吉思汗都忌惮三分。为此,成吉思汗设下毒计整治他。成吉思汗叫他最有力气的弟弟斡惕赤斤去跟阔阔出摔跤,并预先在帐棚外面埋伏了三个大力士。结果,趁阔阔出不注意,三个大力士冲出来将阔阔拦腰折断。随后,成吉思汗命人在尸身上搭起一个蒙古包,门栓拴好,派人护卫住。这样过了三个晚上,蒙古包的门依旧关得好好的,但是,天窗洞开了,尸身不见了。据说,萨满巫师就算死了,还是有上达天庭的法力,可以直升九十九重天,与神灵接通。
前面说过,我们的几位主人公在崖洞的石墙里发现了阿瑟娅临终前命麦田珍藏的金盒,并且在金盒中找到了阿瑟娅的手记。经过几天的破译,阿瑟娅手记中的内容逐渐浮出水面,原来那是阿瑟娅自耶律大石死后至西辽被蒙古大军所灭的七十年间里记载的一些事件,虽然是奚人的手记,但所叙的内容大多是关于那个女萨满的。
事实上,阿瑟娅一直对女萨满心存怀疑,因为从她逃亡途中与女萨满的意外邂逅,到莫名其妙地为菊儿汗留下三卷鱼皮书,这一切都令阿瑟娅感到好奇。于是在此后的日子里,她不动声色对女萨满实施了监控。
据阿瑟娅的手记记载,菊儿汗的丧事是女萨满生平做的最后一件法事,因为从那以后,她就宣布退隐山林了。隐退之前,女萨满在契丹王室的支持下,举行了一次“抓叉玛”。“抓叉玛”实际上就是选徒弟。其产生的办法,通常是老萨满根据“神”的意志确定。被选中的人一般都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而一些得过精神方面的怪病,比如癫狂、神志不清,而经萨满跳神治好或自行恢复正常的人,成为萨满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他们被认为比较容易与“神”沟通。
这次“抓叉玛”中胜出的是一个名叫姗嘉的年轻姑娘。
关于姗嘉的身世,民间传说有两个版本:一种说姗嘉是个孤儿,老萨满将她从狼群里救出来时神志有些不清,被老萨满施法解救后便一直跟着她做使唤丫头;还有一种说法虽然缺乏事实依据,但却一直令更多的人传诵,他们认为姗嘉是老萨满跟菊儿汗的私生子,原本老萨满以为若能为菊儿汗生个儿子便有机会拨云见日,可没料想最后却生了个女儿,于是她到死也没有翻身之日。
阿瑟娅似乎更倾向后面那种说法,因为这正好解释了老萨满为何对菊儿汗和他创立的黑契丹那么憎恨,以至于七十年后都想着要覆灭它。然而此时,老萨满选徒弟的良苦用心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按照传统,老萨满在选徒弟后,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其传授技艺,包括跳神请神的方法、相关的神歌神词、祭祀的各种仪式及法器的使用等等,并在祭祀活动实践中使其受到锻炼,得到族人认可后才能成为正式的萨满。
日期:2010-01-05 09:42:47
这天,天降大雪,生灵俱寂。
老萨满将姗嘉召到榻前,一字一顿地道:“姗嘉,我的孩子,你可知晓这雪因何而降?”
姗嘉跪在地上,诚恳地道:“徒儿不知。”
“你过来。”老萨满用嘶哑的嗓音召唤道,“我让你看一样东西!”老萨满说罢从袖中掏出一面铜镜,并询问姗嘉看到了什么? 姗嘉说“什么也没看到”。
老萨满咳了一声,道:“你把它拿到雪地上去照。”
姗嘉就照着老萨满的旨意,将铜镜拿到窗棂前,冲着阳光的方向照了过去。一开始姗嘉还是“什么也没看到”,但随着老萨满将一只腰铃解下来,拿到她的耳边轻轻一晃,姗嘉立刻产生了幻觉。
“你看到了什么?”老萨满问。
“青牛白马。”姗嘉回答。
“它们在做什么?”
“在交姌。”
“它们为什么交姌?”
“因为天下雪了。”
“天为什么下雪?”
“因为它们要交姌。”
“很好。”老萨满微微一笑,道:“你快要出徒了!”
姗嘉听到这个消息显得很兴奋,她说:“我什么时候可以穿神裙,戴神帽?”老萨满又咳了一声,道:“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在你正式穿神裙,戴神帽之前,还要经过三关考验。”
“啊?”姗嘉面露难意。
老萨满见状道:“你想退缩吗?”
“不。”姗嘉镇静地道,“我想试一试!”
日期:2010-01-05 11:00:23
三天后,姗嘉迎来了第一道考题,内容是为一群染了瘟疫的人跳神驱病。
萨满平时和普通人一样参加劳动和过家庭生活,既不住在庙里,在穿戴打扮上也没有什么特殊区别。但在他们跳神时,装束和使用的法器都颇具特色。不过此时的姗嘉由于还没有被族人认可为正式的萨满,因此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行头。上场前,老萨满只给了她跳神必备的腰铃和神鼓,至于姗嘉一直向往的神裙和神帽,老萨满并没有恩赐。尽管如此,姗嘉已是欣喜至极了。当她把钉挂着二十八颗喇叭筒形状的铁铃系在腰间的时候,她感到有一种气息倏地钻进了她的两颗眸子。
姗嘉站在一群病人围成的圆心中间,她的四周是无数双或渴望,或不屑的眼睛,可她全然没有理会,旁若无人地跳起舞来。那二十八颗铁铃便随着身体的摇动撞击哗哗作响。同样发出响动的还有姗嘉手上的神鼓。神鼓是萨满最主要的法器,大都呈圆形,直径在一尺以上,木制鼓圈、皮制鼓面。有的是在鼓圈内穿系“井”字形或“米”字形的绳,供握持,称为“抓鼓”;有的是在下面安鼓柄,称“单鼓”。此时,姗嘉手中的是一只系有“米”字形的“抓鼓”,那个“米”字是老萨满亲手为她系的,姗嘉此刻握着仿佛仍能感受到些许的余温。
姗嘉一边击鼓唱神词一边舞蹈,表现的内容十分复杂,围观的病人自是看不出头绪,但坐在一旁的老萨满却是一脸欣慰,频频点头。因为她发现,姗嘉已经对自然界的天地日月、山川鸟兽神,民族和部落的祖先、英雄神等多种神灵所掌管的事项及其法力都熟知于胸,跳神时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地根据祭祀的对象或者要祈求的事项类别,唱不同的神歌、跳相应的舞蹈动作。
这一关自然顺利通过。
姗嘉的第二道考题是主持七月十五的山神祭典。这是氏族里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如此重大的法事,对姗嘉来说,挑战颇多;对族内男女老幼来说,难以信服。因此,祭典还未开始,姗嘉心里就打起了鼓。
不过,老萨满却是成竹在胸,她把包括神裙、神帽在内的全套服饰和法器全部摆放在案上,供姗嘉使用。见姗嘉有些犹豫,老萨满主动道:“姗嘉,我的孩子,今天是属于你的日子,快把它们穿戴起来吧!”
日期:2010-01-05 14:29:46
姗嘉略微低下头,道:“我可以吗?”
“当然。”老萨满的回答是坚定的,“你看,这是你一直想要的神裙、神帽,还有铜镜。现在,它们都是你的了,你还在等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