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第42节

作者: 良木水中游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从主持人事处工作后,陈大龙尝到了做处长的感觉,不管到了那里看到的都是阳关一片,别人处长处长的叫,弄的心里也有了那个感觉,饭局是忙不过来,获得的纪念品远远超过工资的收入。既然主持人事处工作,单位所有的人包括陈大龙自己都认为人事处长属于自己,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组织程序上的问题。所以,那段时间陈大龙就以人事处长的身份开展工作,而单位所有人也都认为他是处长,以处长身份来称呼他。局长、副局长们也很看好自己,什么活动什么接待都有自己的份,用刘红开玩笑的口气说,大龙,现在是大红纸擦屁股——样样红,是个红人。

  陈大龙就开玩笑说,再红的人也要有刘红来陪,否则,没有美女陪怎么红?
  刘红就看着陈大龙问,大龙,你也不小了,什么时候能长大,满嘴流氓话。
  陈大龙就问,我的东西不小,你见过?什么时候流氓过你,我怎么不记得了。
  陈大龙现在就想,假如局长真的提拔走了,来一个局长会不会重用自己?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怕站错队,一旦大树倒下,大难就会来临;离得太远也不行,好处永远得不到,坏事却少不了。现在陈大龙知道自己是站在太近的角色。他随即又想到,新来局长即使不重用自己,他也会安排一个处给自己,做了处长,不管大小的处,还不一样是吃香喝辣。

  小道消息永远是准确的。
  局长经过省委组织部的考察公示后,到市政府做了副市长去了。听说为了这个副市长,局长战胜了两个县委书记、三个局长,很光荣的登上这个座位。

第九章 赵局长根本不按照常规出牌

  局长提拔很快,公示后就到政府那边上任去了,陈大龙的转正问题没有能够在局长提拔之前被提上日程,所以只能以处室主持工作人的身份迎接新局长,只有等后来的局长了为他们转正了。
  老局长走后,没有几天,赵局长就在人们的热切关注中走马上任。
  赵局长原来是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常规来说,一个县委书记要么是异地交流要么是提拔重用,一个市也就6个县区,能做县委书记的不管能力背景肯定不同一般。一个人有了背景,提拔的空间当然就很大,县委书记提拔为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都有可能,最差的也要弄个政协副主席。赵局长做县委书记时例外的没有能够提拔,说明做县委书记的时候肯定有什么问题。当然,人无完人,作为县委书记,一方诸侯,封疆大吏,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三朋四友,也有七情六欲,什么问题没有也很难,只不过是如何完善罢了,完善不好,屁股不干净,班子有意见,考察时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赵局长也许就是一个不会完善的领导。

  市委任命他为市发展改革局局长,说明他还是有希望继续进步的,市主要领导还没有放弃他,还有等待机会重用他的意图。发展改革局,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是他的前身,对外号称小政府,任何单位和它相比都是小子辈。所以发展改革局的局长,没有特殊的问题,最后都能提拔了,只不过是职位不同,副市长、人大副主任和政协副主席都有可能。所以说赵局长做副厅领导,不过是时间问题。

  赵局长来发展改革局那天,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送来的,一般单位的领导上任,都是副部长送过去的,这也说明赵局长在市委领导人心目中的份量,就如秋天的稻谷,沉沉甸的。
  那天,发展改革局中层以上的干部参加接送仪式,组织部长热情洋溢的赞誉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赵局长在县里的工作给与肯定,为了继续让他发挥才能,让他到政府重要的组成部门发展改革局来开展工作,随后发展改革局的副局长们都分别表了态,说将积极配合赵局长的工作,把发展改革局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做贡献。
  赵局长上任后,发展改革局的很多人还是很高兴的,有想法的,特别是年轻人。按照惯例,局长新来刚到,为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肯定会买个人情,对单位的人员特别是年轻人都来个平升一级。科员的任命个副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的任命个副处长,副处长任命个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如果职位允许的话任命个处长。这样,一来可以控制单位人员的舆论导向,进而控制每个人的思想,说白了换来全体人员对他的好印象。

  因为新来刚到,许多人的眼睛在看着你,每一步每一个动作是事关重要,事关人心向背,事关舆论导向。机关人,什么本事没有,家长里短说东到西最拿手,一件事,如果顺他意,可以说成是鲜花,不顺他意,可以说成狗屁不如。二是可以拉拢年轻人。那些处长们,嘴上说起来一套又一套,但真正干事的有几个,许多事都得需要年轻人去做。再说,赵局长来发展改革局不过是镀镀金,保稳定、保名声、拉选票才是他来这里的真正目的,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动作。

  众人特别是年轻人那段时间都在等待好事光临,希望有一天醒来,职位就会突然降落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大部分人的积极性都很高,希望赶上这趟车,陈大龙当然也不例外,曾多次经和满红讲这段时间对自己转正的重要性。但赵局长出了几张牌后,令人大失所望。
  赵局长根本不按照常规出牌。

第十章第一刀砍向威望高的老处长们

  赵局长根本不按照常规出牌。
  到任大约半年,开始对单位的人员进行了调整。新官上任,调整提拔重用自己的人,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中国的官员机会都是这么做,没有人会感到奇怪,不这么做反而会让人趣怪。谁知道赵局长的第一刀确是砍向那些在单位威望很高的老处长们。
  发展改革局有23个处室,单位投资项目审批处、外资与经贸处、交通能源处、农村经济管理处的几个处长都是上任局长在位时铁定准备提拔为副局长或者到县做副县长的对象。赵局长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即使不知道,几个处的分管局长也肯定向他汇报过。谁知道赵局长根本不在意几个处长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本,一张党组文件,就把几个处的处长给换了,换上换上众人都不看好的几个人。

  作为单位人事处主持工作的陈大龙,负责单位内部人事调整计划的制定和人员结构安排的编制,按照干部人事程序他都应该参与或者说比别人事先知道每一个人的职务调整,可是局长根本不走这些程序,对人事调整上的事本不让陈大龙参与,都是等党组会议开了,决议出来了,才让人事处按照程序发个文。
  在人事处多年的陈大龙知道发生这种事很不正常,也明显感觉到危机的存在。局长不经过人事处直接调整人,说明狗日局长要么对人事处的工作不满意,要么对自己这个人不满意。不管是那种不满意,对陈大龙来说都是致命的,都会让自己职位不存,让自己灰溜溜的推出人事处职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状况,陈大龙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他实在想不出自己在什么地方做错什么让局长感到不满意。对于这种状况要么创造机会,控制局面,让局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使自己的副字尽快去掉;要么消极等到,让局长控制局面,控制自己。

  被调换的几个处长没有想到是这种结果,在单位人前人后整天是牢骚满嘴,牢骚过后就是不分场合的骂局长,甚至在公开场合说局长的不是,骂他狗日的提拔不起来是活该,如果上面老考察局长,不给他他妈的背后说坏话不是人,局长过后就抱怨上了陈大龙,说陈大龙他妈的根本不够义气,人事处长早知道这些事,为什么事先不给自己通个气,让他们失去找人打招呼的机会。

  有人就把原话传给了陈大龙。陈大龙直喊冤枉,说狗日的乱冤枉人,自己根本不知道调整人员的事,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人事调整计划的讨论,自己就是发个文。单位根本没有人信他的话,都说别他妈的装孙子,看不出来,陈大龙是这么虚伪的一个人,不想告诉就算了,何必用不知道做借口,人事处长不知道单位人事变动,他妈的,谁相信,市委组织部长能不知道全市干部的提拔变动。确实,调整单位内部的人,人事处长说不知道,谁也不相信。

  消极被动必然被淘汰,局长被人控制了,那么自己也只能被人控制。就在陈大龙积极改变现状,企图转变被动局面的时候,发生了自己没有想到的事,人事处职位一夜之间已经落到别人头上,机关丨党丨委副书记侯得利来到人事处任处长。
  这结果是陈大龙没有想到的,暗骂了局长祖宗三代后,只能接受现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