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第43节

作者: 良木水中游
收藏本书TXT下载
  首先没有想到的是侯得利来做处长。到机关丨党丨委任职的人多是在单位提拔无望,年纪又比较大,但以前在处室工作比较突出或者和领导关系比较近,于是领导就以安慰性质安排这些岗位。同时,没有想到的是对自己的安排。任何领导想用一个人,不会以打击或者压制某个人为前提的,如果真这样,那么单位的人大家都会排斥这种人,因为他的重用是以牺牲别人为前提的,这次牺牲别人,下次也可能牺牲到了自己。从办事员、副乡长一直到县委书记的赵局长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陈大龙主持人事处工作近一年,想调整要么被调整到别的处室做处长或者主持工作,最简单明确一个主任科员来平衡一下他的心里。可是,陈大龙没有走出人事处,而且还是副处长,做了侯得利的下属。


第十一章公狗也是一条风流狗

  陈大龙以前是人事处的头,现在在人事处却要听从别人指使,显然这种状况不太可能,这种安排不符合常理。
  陈大龙没有地方诉说自己的苦闷,打电话给万大松,自己的老处长,寻求帮助。老处长说,他从别的地方已经知道发展改革局的情况,说在县区赵局长为人就很不合群,自命清高,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事很少顾虑别人感受,也不考虑后果,所以没有能被提拔。到发展改革局的几个动作,说明他在“人”上面处事严重不成熟。
  处长对陈大龙说,这个时候只有安心等待,等待机会。控制不了局面,就控制住自己,少犯错误,少说话。
  后来,老处长又告诉陈大龙,赵局长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就是他和老局长竞争副市长职位,本来赵局长做县委书记资历比老局长深,所以竞争的时候很有优势,关键的时候那个环节没有跟上,结果老局长就做了副市长。赵局长来之前就发过话,说他要报复老局长,报复不倒老局长本人,就拿以前老局长重用的人开刀。
  政治上永远有人是牺牲品。

  侯得利,人如其姓,身材清瘦,整天古板着脸,一双小小的眼睛下面是一只特别大的鼻子,鼻子上翘,让人怀疑下雨是不是能打进他的鼻孔里,做事和他的古板脸一样,原则性特别强,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任何通融,这种性格使他在机关根本没有市场。他先后做过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后来市级机关科改为处,又做了财务处处长,在科级岗位上呆了二十多年,期间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提拔伟副处副调或者正处正调了,而老他位置是换了一个又一个,总是挪位置不挪级别,仍然在处室长的位置上转悠,现在本市在位的一位副市长年轻时候还做过处长的手下。老局长在的时候,知道他的情况,就找他谈了几次话,侯得利就到机关丨党丨委养老去了,想不到赵局长来了再次被重用起来。

  后来陈大龙从政府办的一个朋友那里知道侯得利到人事处的真正原因。做过侯得利手下的一个副市长给赵局长打了个招呼,说你到发展改革局能不能提供个机会给侯得利,让他退休前弄个级别。机关混的人,图什么,就是弄个级别,享受个政治待遇,算是党对自己工作多年的肯定。
  侯得利的重用是以牺牲陈大龙为代价的。
  陈大龙特别的优闷,却无处可言。
  机关只有强者的声音,没有弱者的地盘。
  侯得利到人事处上任的一段时间,陈大龙如平常一样按时上下班。他时刻警戒自己必须沉住气,否则只能给别人看自己的笑话。再说,一个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人,想在讲究论资排辈关系后台的地方立住脚,只能少说话,即使被别人欺侮了,伤口也只有自已一个人回去慢慢的添。
  控制不了别人,那么只能被别人控制。

  侯得利知道自己重新被重用的不容易,工作特别的卖力,每天都会到局长办公室汇报几次处室的工作。
  陈大龙后来被下放到村挂职,陈大龙始终认为这与小李请的那顿饭,到侯得利没有能够提拔有很大关系。
  那天下班后,陈大龙准备去体育馆健身房,出门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市纪委的小李打来的,说今晚在今世缘宾馆请人吃饭,要他一定过去,饭后还可以请他吃夜宵。陈大龙就说,你他妈什么时候没有忘记本行,你他妈前世肯定是一条公狗。小李就笑着说,公狗也是一条狗。
  今世缘宾馆那是市最高级的宾馆,一般人一般事实不会弹那里去就餐的。原因谁都知道,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地方。不知道今晚什么重要事,请了什么重要人到这个饭店。
  到了宾馆才知道,原来是小李刚刚被明确为正科级纪检员,请同处室和市委组织部干部处的几个朋友吃饭,说是庆贺同时也表示对大家平时关怀的感谢。
  除小李所在的宣教室主任岁数大一点外,其余都是年轻人,在一起一闹酒就喝多了,喝多了话也就多了,话多了时间也就很长,一直到10点多还没有兴致盎然,最后宣教室主任发命令说酒喝差不多了,准备上饭。于是小李让陈大龙最后和市委组织部干部处一个副处长喝个“半瓶不响”,弄个高丨潮丨结束。所谓“半瓶不响”,就是每个人半瓶酒,一口气喝下去,不得停顿,不得出声,否则犯规,犯规者重新拿上半瓶,直到不犯规喝下去为止。


第十二章 第一把火没有烧就灭了

  干部处副处长坚决不肯喝,说明天还有重要的事,喝多了耽误就闹大了。大家都不让,说明天谁没有事,都有事但都喝了酒,不能因为在领导机关就特殊。实在没有办法,副处长他最后抛出底线,说明天一早就要和处长到发展改革局去测评考察侯得利,喝多了回去睡过了,明天起不来,可要误了大事。
  那天晚上回去后,陈大龙思考了很多。局长上任不到半年就考察侯得利,说明做过侯得利下属的副市长在关键时候起了重要作用。侯得利如果能被提拔,那么人事处处长的岗位又空了出来,自己能不能上?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分管局长最近找自己谈过一次话,问自己想不想到别的处室,换换岗位,也许会有发展。
  当陈大龙从分管局长口中得知,到了别的处室仍然是副处长时断然拒绝了。在人事处,自己虽然不是处长,但是老资格,不管谁来做处长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都要看自己的脸色,而到了别的处室,一切从头开始,一切要看别人的脸色,得不赏失。
  有人说,中国的官是慢慢熬出来的,因此很讲究先来后到,论资排辈。如果你有幸被比别人先进去哪怕一天,你就有资历的优势,并会在以后的外出学习、外出考察、晋级中得到实在的体现。
  论资排辈的规则,告诉陈大龙不能到别的处室。分管局长找陈大龙谈话,已经知道要考察侯得利,要陈大龙出去,说明侯得利提拔了,人事处的处长已经早有人选。怕再来个新处长,陈大龙心里不平衡,对新处长挑刺,弄得处室工作不好开展。

  那天晚上,陈大龙考虑了很多,后来,陈大龙给几个被赵局长调整下来的处长们分别打了电话,告诉了明天要考察这个消息。
  第二天,考察如陈大龙所猜测的一样。推荐,侯得利的提拔推荐票就没有过半数。组织部的人在测评结果出来后就回去了。就如进军奥运会,在选拔赛上就被淘汰了,根本就没有资格谈什么金牌银牌了。
  赵局长对侯得利没有过推荐关,是没有想到的,在县里做领导时候,只要有个意图表示了,就会有人把事情做好,属下没有人敢违背,即使心里有想法,也不敢明白真胆的和自己对着干。
  当时副市长打招呼的时候,赵局长对侯得利的位置调整也考虑了很久,放在人事处处长的位置上,就是明白的告诉以前在工作中和侯得利有过节的同志,干部考察的时候放他一马。毕竟他现在是人事处长,管理单位100多人,你对他不仁,他也会对你不义。机关流传的“人抬人,年年进步,人贬人,个个止步”就是这个道理。赵局长想在机关混的人都是明白人,不可能不知道这道理。

  不知道是侯得利树敌太多,宿怨太深,还是什么,结果是没有过半数。
  陈大龙知道是几个处长活动的结果。处长们下来了,并不表示威信就下来了,瘦死骆驼比马大,新上任的处长都嫩的很,根本不敢吩咐或者说不愿指挥成为手下的老处长做任何事。老处长原来都是很忙的人,一下子闲下来,肯定不适应,就找事做,就必然生事,“无事生非”就是这个道理。
  侯得利没有能够提拔,对局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没有烧就灭了,对威信什么的都将是很大的影响。那段时间,局长很是生气,板着脸,很少和人交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