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人会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火放在衣袖里玩,那才是做官的最高境界。
马荣副局长主持了工作,就经常安排这个或者那个副局长去开会什么的,而自己则利用主持工作的先天条件,条件就是作为主持单位工作的领导,必须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要向主要领导请示工作,也需要向主要领导联络感情,寻求工作上给与支持。那段时间,马荣整天带着主持办公室工作的刘文到市政府大院办公大楼上跑,向每个常委每位副市长汇报发展改革局的工作,明眼的人都很清楚,马副局长这么做目的很明确,希望开常委会的时候,每个常委能给自己投上一票,能给自己做局长的台阶上增添一块砖。
以前收到赵局长排挤的人,看到赵局长走了,单位还是赵局长的人在主持工作,就发泄不满议论说,这样的结果换汤不换药,还是走老路,唱老歌。
张长兴一次和陈大龙在一起吃饭,虽然陈大龙感觉他们之间不是一路人,但是一个单位工作,都是被赵局长排挤的对象,所以有时候还是有点共同语言。席间,张长兴就发泄对单位现状的不满,说他妈的换来换去,到最后还是被排挤的对象,还是刘文那个狗日的主持办公室工作。看来,张长兴对自己被弄出办公室,没有坐上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陈大龙想到郝部长说过的话,知道局长肯定已经有了人选,马荣副局长这个时候这么卖命的去跑,说明他心里没有底,没有常委给他透露过这个消息。如果知道结果,局长是自己或者不是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做,肯定是姜太公钓鱼,稳坐钓鱼台。于是就开玩笑说,兄弟,你现在着什么急,局长很快就会上任的,上任以后办公室肯定不是刘文的,你能不能回到办公室,那个时候就看你的能力了。
“关键是马荣很有可能就是局长!”张长兴喝着酒,很不甘心的说。
陈大龙没有细说。
官场变数永远大于常数。
年后,市委常委会召开,发展改革局局长人选出台,结果出人所有人的意料,一向不被人看好的张贵副局长却成为了一把手。而马荣副局长仍然在发展改革局做副局长,印证了他自己说的“主持单位工作,主要是保持单位正常运转,以后新局长来了,自己会和以前一样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局长开展好工作”的说法。
马局长没有争取上一把手的原因有多种版本,一是说他每次拜访市委市政府每个领导,都不是空着手去的,可是做人到处谨慎细微的马荣给领导人孝敬也很谨慎,每个人信封里面瘪瘪的就2000元,还不如发展改革局一个处长孝敬给分管副局长的多,更不如处室内部发的福利,市领导长期都是吃了大的信封,吃这么个小的东西肯定不过瘾,再说送这么点的东西,不是打发乞丐吗,把市领导看成什么人,就在乎你的2000块,不送还好,送了不是糟蹋人吗。所以到了关键时候,当然市领导没有人说他好话。二是说马副局长是赵局长的人,赵局长到发展改革局不到两年,把整个单位搞成一塌糊涂,自己也成为孤家寡人,成为官场失败的典型,看朋友知其本人,看本人同样知其朋友,赵局长到了关键时候不上路子,那么这个马副局长会不会重蹈覆辙,不上路子,继续走老路,市委没有领导人看好赵局长看好的人。三是说,市委常委早已讨论过了人选,不过是等时间开个常委会走个程序,马局长没有看清形势,也没有看清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关系背景,就是人脉,自作多情,主持发展改革局的工作。
这几种说法,陈大龙还是相信第三种,因为赵局长没有走之前,郝部长就给透露过赵局长要走的消息,并且告诉自己他没有能够争取上发展改革局的局长,这说明常委会早已研究过人选,郝部长作为分管干部的领导,很早就知道知道,同时,他的市委常委、秘书长父亲也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他接过的。
张长兴在知道局长人选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给陈大龙大了电话,告诉说马荣败了,赵局长的时代终于结束了,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人了。后来抱怨说,大龙,你他妈上次喝酒的时候说的话,看来你很早就知道马荣不是下一任局长,为什么不明说,让他心惊胆寒到现在。
陈大龙就说,当时不过是随便说说,早知道那是没有的事,否则,早就站在张局长身边等候差遣了,等候张局长上任了。
第三十六章 上任的第26天就对人事进行调整
张副局长究竟是什么关系,关键时候谁给张局长说了话,这个人背景又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不管怎么说,张副局长做了发展改革局的局长。
张副局长中等个头,书生气很浓,是那种有个性的干部。在下面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时候就是因为和一把手书记没有处好,才被调整到发展改革局。到了发展改革局后,没有吸取在县里说话不注意影响做事不注意首长态度的教训,在局党组会上因为分管工作处理上和赵局长意见完全违背,两个人各不相让,在党组会上大吵了一场,弄得党组会没有开下去。一把手作风严重的赵局长当然很生气,不久单位局领导分工调整,张副局长就只负责发展规划处一个处室。发展规划处的职责很宏观,三定方案上明确规定,是发展改革局的一个职能处室,“研究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和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衔接平衡各行业、专项、区域等规划和政策规定,提出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等”,实际上单位内部的人都知道,只有不被局长重用的人才会被下放到发展规划处,发展规划处当时只有两个人,张局长就分管两个人,成为空闲的局长。
十年河东转河西。
谁也没有看好的张副局长转上了正位。上任那天,市委组织部的一个副部长主持单位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宣读了市政府关于张贵等人任职的通知文件,实际就是宣布张局长正式升任发展改革局局长,正式开始行使一把手局长的权力。陈大龙作为主任科员、副处长,接到办公室通知,参加了张局长的就任仪式。
这样的仪式程序都是一样,组织部的副部长代表组织部门宣读干部任免决定,张局长发表就职演说,演说内容也差不多,都表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组织部等部门的关心下,团结全体同志,尽力改变现状,重塑新形象,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宏观决策,为普安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张局长发表就职演说后,就是马荣等副局长按照领导排序,依次表态,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拥护张局长的领导,在张局长带领下做好本职工作,推进整个单位工作上台阶。
上任仪式结束后,陈大龙自挂职以来第一次走进了自己办公室,虽然赵局长在位的时候,和他谈话挂职安排时明确表示,办公室一定要给陈大龙留着,表示还是单位的中层干部,还是和其他人一样对待,不因为挂职就一推了事。对当时做记录的人事处侯得利处长交代,这一点一定要做好。侯德利当时对局长表态说,尽管放心,人事处永远是陈大龙的娘家,为他挂职做好服务。自从挂职后,陈大龙听了老处长的建议,眼不见心不烦,就一直没有到办公室来过,他也不想来,看到一切,只能引起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的伤心。
控制不了局面,就要顺从控制。
赵局长终于滚蛋了,陈大龙心情很好,于是就想到办公室看看,以后“胡汉三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真的回来了,肯定要好好修理那些狗日的”。到办公室看看,也向侯德利示威一下,夺取自己的人事处长,自己过得很好,赵局长走了,你也快完蛋了。陈大龙虽然没有上班,但班上的事都有人告诉他,侯德利和张局长的关系很差,侯德利因为赵局长的支持,曾经在公众和张局长吵过一次,现在张局长上任了,侯德利肯定第一个滚蛋,张局长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让侯德利喝上一壶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