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天知道今天做了不该做的事,撞到了墙上,红着脸,恨不得地上有缝立即钻进去,站起来向郝部长和副书记道歉,心里告诉自己碰上了很大的麻烦,不脱身,说不定把自己的位置都给弄丢了。道歉说,自己没有认真研究工作,以致出了问题,回去一定好好吸取教训,挽回影响。
几个人心惊胆寒的回来后,赶紧向局长做了汇报,告诉局长处分陈大龙的事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肯定要有人被处分。
局长听了汇报,冷着脸,坐在椅上很久什么都没有说,官场多年,他知道这次碰了不该碰的人,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他,官场的规矩是懂的,他知道陈大龙是千万不能再碰的,否则,被教训的人下一个就是自己,被处分的也许就是自己。如果没有特殊的关系,一个科级干部,单位想处罚,组织部纪委不可能插手,单位说什么还不就是什么,看来,这次办公室人事处找错了柿子,而是碰上了一个硬钉子。
局长后来站起来,冷着脸问周一天,是谁建议给陈大龙处分的?是谁说处分陈大龙不会出现问题的,简直是他妈的胡闹,出我的洋相。
周一天低着腰,什么也不敢说,说什么都没有用,心里知道,局长对这件事很不满。
“简直是饭桶!”
局长最后骂了一句,周一天等人不知道局长究竟是说自己,还是说他们。
陈大龙一次喝酒的时候将这件事告诉了刘金虎。
刘金虎听了后,很生气,对陈大龙说,大龙,你这个人做事就是“尿尿—小架子”,做事小心翼翼,考虑过多,怕这个怕那个,以致时时被动,我看不如主动出击,说不定能争取到主动。
陈大龙就说,操,这个世道谁不想站住主动,一个鸟办事员,局面是无法控制的,只能让人摆布,主动怎么争取,送局长狗日的100万,肯定什么都能搞定,关键没有那个本钱,现在只能过一关是一关,抱住当前拥有的,小心做人,等待来日。
刘金虎就说,办事员就没有机会主动?只要你同意,怎么争取主动我去安排,保证以后在单位没有人敢得罪你,见到你都是躲得远远的,怎么样?我就不信搞不定一个局长。
陈大龙就对刘金虎说,感谢兄弟的心意,等等再说,时机现在不成熟,如果需要肯定麻烦你。
陈大龙没有让刘金虎出面,而是想到了老处长的话,关键时候,一定要冷静,没有绝对的实力把对方一下子击倒,那就得忍着,机关永远是强者有权者的天下,没有弱者的声音。没有实力,那就不做任何事,不说任何话,有时候比想法设法做一切事都要好,静观其变,积极防御有时候是最好的反击。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他能到爬到这个级别就不是省油的灯,不到关键时候,能躲避就躲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局长在一个单位不会干上多久的,再说,郝部长那天的话已经告诉自己,局长在发展改革局的时间不会很长久,滚蛋的日子指日可待,这个时候更要沉住气。
对局长是尽量躲避,对领导身边的红人,也不能得罪,就如现在的人事处长侯德利,借用到局机关的刘文。一个下属单位的人员,局长把他弄到局机关办公室主持工作,那就说明他和局长关系肯定不同于一般,或者有什么背景,这一切没有弄清楚之前,轻易感情用事,受伤的肯定是自己,他们背后有局长这一颗高高粗粗的大树,在大树下,什么都不用怕,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都有大树给他们遮风避雨。刘文作为办公室主持工作人员,经常参加单位局党组会等一些重要会议的记录,就有机会接触了单位核心的问题,譬如财务人事等。听人说,现在,单位副局长说话都没有他说话的份量重。
第三十四章 一纸调令使赵局长的计划全部落空
没有不透风的墙。
周一天等人到组织部协商处分陈大龙而被否决的事,在发展改革局还是传了出来,人们在猜测陈大龙有什么背景能挡住局长能量的同时,对局长不满的那些老处长们就趁机借此发泄自己的不满,他们甚至在走过局长办公室前面的时候,故意相互大声说话,说他的,听说有的人想打击报复下属,到组织部协商处分陈大龙,结果被组织部纪委否决了,操,什么屌领导,没有屌本事,就该滚出发展费改革局,省的丢人现眼。
那段时间,不知道是因为“三述”结果反馈的原因还是陈大龙的事情给弄的,局长的脸整天是冷冷的,平时就很少笑的脸显得更是冷,看上去就如冬天的冰,没有一点的温度。周一天刘文他们几个局长身边的红人也没有了往日的狂妄,说话做事都变得小心翼翼。张长兴和陈大龙这么说的时候,陈大龙就知道,沉默的后面必然是风暴,局长近期肯定会有大的动作。
赵局长确实准备采取大的动作,改变自己在单位的现状,通过杀鸡骇猴,竖起威望,否则,无法再发展改革局开展工作,更无法实施自己的许多计划,更无法实现自己在几年内在上一步的目标。做县委书记时和原来的发展改革局局长竞争副市长失败,已经是自己的威望下降很多,如果几年内不上一个台阶,自己的政治前途就到顶了。
那段时时间,赵局长和身边的人就关起门在办公室研究如何实施新的计划,竖起班子的威望,竖起局长的威望。
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赵局长踌躇满志准备重树威望的时候,一纸调令使他的计划全部落空。
调令使整个单位的人都没有能够看到赵局长准备采取的动作。赵局长走了,让所有人大跌眼睛的是赵局长没有被提拔,而是平级调到市政协的一个委做委主任去了。虽然政协下面的委主任也是一个正处级岗位,但谁都知道,到了那里就是到了一个养老的地方,到了那里,再想上一个台阶或者说提拔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了,政治顶峰已经结束,政治生涯也就此结束。
赵局长没有提拔,变相的降低权力走了,成为发展改革局几任局长唯一没有提拔走的人,有的人说他是市委“三述”活动的牺牲品;有人说他是长期在县区做一把手,养成诸侯霸主的作风,到了机关任然采取一方诸侯的做法,当然无法施政,必然成为不懂“机关作风”的牺牲品。
赵局长走后,发展改革局那些受到赵局长在位时排挤的人都高兴了很长一段时间,老处长们甚至在一起喝酒庆贺,认为市委高明,把这个瘟神给弄走了,也有人说这是报应,为了几个人的利益,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结果也是很正常。
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人欢喜有人忧。
赵局长走了,虽然单位人人的感觉不同,但议论不几天,人们就改变了议论的话题,把眼睛转向谁将是下一任局长的问题上。谁来做局长,那才是最重要的事,那才是应该关心的话题,以后几年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与下一任局长是谁息息相关。
赵局长走后,发展改革局的工作由马荣副局长暂时主持。马荣是单位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领导干部排名在第二,赵局长对马荣很欣赏,所以在位的时候,给他争取了个调研员,是单位唯一一个在位副局长享受正处级的干部。所以在外人眼中,在单位所有人眼中,局长人选如果在单位内部产生,最可能就是马荣,不管从职务还是从级别上,所以赵局长走后,马荣主持发展改革局的工作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虽然市委市政府没有明确发展改革局工作由马荣主持,但马副局长还是主动做了这个方面的工作。
主持工作的马副局长做人讲话很谨慎低调,说自己这么做,不过就是为了保持单位正常运转,以后新的局长来了,自己会和以前一样安心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局长推进全局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做官的话,听的人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一回事,说什么那是给别人看的,是形象工程,是表面上的事,心里怎么想怎么做或者做什么那才是主要的。
第三十五章 官场变数永远大于常数
主持工作那段时间,马副局长已经把自己当作局长来开展单位工作,主持召开单位党组会议,研究工作如何开展,对别的副局长的工作进行状况进行督查。别的班子成员心里有意见,但都没有说出来,新局长没有上任之前,任何事的变数都很大,假如马副局长真的做了局长,这个时候闹矛盾,不是给自己以后找麻烦,如果马荣做不了局长,那么只当给自己锻炼耐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