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妇(一个世纪老人的故事)》
第49节

作者: 园田梦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1-31 14:12:51

  9、闷罐子车箱在蒸汽机车的牵引下,随着“咣当、咣当!”有节奏行进声呼啸而去,离家乡越来越远了!火车偶尔拉起的汽笛刺破长空,惊起一群宿鸟。贵平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火车司机们手拿铁锨往灶膛里添煤那忙碌的身影。
  “哥!那票车里面是什么样子呢?”贵平睡不着,打起精神问喜贵。
  “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座位,一排一排的。一个车厢就像一所大房子一样,可以坐很多的人。”喜贵打着哈欠说,“你如果坐票车的话,去山西可以从石家庄站转乘石太线,经太原到大同去,可现在坐闷罐子,我也弄不清车跑到哪了!只有随我进京了。到北京后,可以走昌平、过怀来、张家口,直插大同。”喜贵和贵平说着话,一会儿歪着脖子睡着了!天明的时候,随着火车一声长鸣,他们终于到了北京。

  “这次运气好!火车没在路上‘待避’。”喜贵笑盈盈地说,“你小子是个福星,我有时在路上得走两三天才能到这里啊!”
  “什么叫‘待避”?”贵平问。
  “就是躲避火车啊!这是铁路上的专业问题,我以后慢慢告诉你。”
  喜贵拉着贵平忙着找人卸货,总之是很高兴!

  一捆捆的竹器被一帮专业人员卸下火车,又装车运出了车站。喜贵要了一辆黄包车和贵平并排坐在上面,跟在竹器后面去交货。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让贵平大开了眼界。特别是路过那些红墙围着的宫殿群的时候,贵平更是激动万分,恍如梦中!
  “这就是紫禁城吗?”
  喜贵点了点头说:“这里面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听说那个小皇帝溥仪才被赶出皇宫没多长时间。”
  “啊——,我上学时好像老师讲过。”贵平兴奋地说,“这个紫禁城,比起我们家乡的嘉应观可大多了!”
  “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机会进京,看看紫禁城。你小子够运气了!”喜贵用一只胳膊揽着贵平说,“等办完了事,我一定领你到处转转!”

  这次生意做得很是顺利!喜贵不食言,带着贵平到处转。什么大栅栏,王府井,前门,能转的地方都转了,就这样游玩了几天后,喜贵问贵平:“怎么样?玩也玩了,气也顺了,跟我回家吧?”
  “啊?不、不,我一定得往山西找我娘去!”贵平坚定地说。
  喜贵到这时才知道,这个贵平的性格真是太扭了!
日期:2010-02-03 20:16:20

  10、喜贵看不能把贵平带回老家,也只有另做打算了!
  “贵平兄弟!你执意要走,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我答应过要帮你,不能让你徒步去找你的母亲。你说说,是给你雇个车?还是买头驴骑着?”喜贵问。

  “坐车、骑驴都是娘们才那样,你要帮我就给我买匹马吧!在老家的时候我大哥教过我,我想骑马!”
  喜贵一愣,倒不是嫌买匹马太贵,而是担心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骑马不安全。
  贵平看喜贵不做声,心里一翻个儿马上说:“我给你开玩笑,我怎么能让你花那么多的钱给我买马呢!”
  “不是心疼钱,是怕你降服不了那玩意。”喜贵解释说,“看你那性子,骑头驴也太委屈你了!好,就买匹马。可咱们说好,等你回老家后那匹马还是我的,你要给我送去!”
  贵平心里嘟噜,商人嘛!就是小气。可他不知道,喜贵正是想用这匹马来牵制他,希望他能尽早回去。
  “明天我去牲口市场把马买来,你早早动身吧!”喜贵看贵平小脸挂着不快,赶快哄他高兴,“你想骑什么样颜色的马呢?”
  “你随便!”贵平说。
  喜贵第二天到马市精心挑选了一匹黑棕色的大马,临别又塞给贵平几块银元,眼眶潮潮地说:“小老弟,一路注意安全啊!”
  贵平看着喜贵的样子也动了感情,鼻子酸酸,眼圈红红的。抱拳说道:“喜贵哥,你是我的贵人。小弟我忘不了您的恩情,日后必报!”
  “你只要平安回家我就放心了!”
  喜贵摆摆手,让他上马,贵平一跃而上,一会儿,就消失在一片黄尘之中!
日期:2010-02-04 14:46:48

  11、出了北京城一直往西,过了张家口,就进到山西地界了!渐渐地,贵平感到了一番别样的景象。过了清明,豫北到处春意盎然,绿色一片,而这里好像正在春耕,到处光秃秃的不见庄稼。问了才知道,这一带地广人稀,气候寒冷,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而且长得很慢。种的品种除了莜麦、胡麻、向日葵外,也种少量的春小麦,可就是不长,产量很低!因为青菜在这里生长不了,所以依靠种些土豆当菜吃。有‘土豆丝,土豆片,包饺子是土豆馅儿’之说!老乡告诉贵平,这里的白面是很金贵的,不过年和办事待客是见不到的。你们外地人到了这里,要吃莜麦面,一定不要多吃,吃多了消化不了!贵平笑着不以为然。

  贵平在一个小商铺那里稍微休息了一下,和掌柜的闲聊了几句,又翻身上马,他跑了几个时辰,今天只能在大同落脚了!
  大同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古人曾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且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则是杨家将血战的疆场。贵平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贵平隐隐感到了一种身在“沙场”的激动与惆怅,耳边好像响起金戈铁马的厮杀声!果然,第二天他继续行进的时候,就看见了一个个前人遗留下来的烽火台,老乡们说,古人就是在那上面点起“狼烟”来通报敌情的。
  贵平拉住黑鬃马看着烽火台凝视良久,才挥鞭催马,穿过了左云县,直奔右玉而来,快上午的时候,终于进了右玉县城。街上的人告诉他,再往北不远,出了杀虎口,就到了蒙古地界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