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妇(一个世纪老人的故事)》
第57节作者:
园田梦人 日期:2010-03-01 16:00:05
7、 终于到了!
一干送亲的人晃悠了半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车上的人马上变得兴奋起来!
一进村子,大远地就看到一户人家门前聚集了不少的人,他们猜想,肯定就是这家了。
贵堂招呼几个女人,叫她们各自看好自己的孩子准备下车。贵年则跑到大哥家两个男孩身旁,低低地告诉他们到姑姑的马车旁,把住车先不要让新娘子下来,等那边的礼到了才放行。贵堂又跑到拉嫁妆的马车后面,如此这般交代一番。在一阵兴奋和忙乱中,几辆大车在人们的翘首等待中缓缓地来到了新郎家的大门前。
紧接着,一干女人拨开人群围了过来,招呼这些娘家人下车。车上的孩子们早就饿了,“哇哇”地叫着跳了下来,准备着在宴席上饱餐一顿。可新娘子那边却迟迟不下车,直到喜娘一遍一遍地跑来跑去,最后才在两个嫂子的搀扶下进了院子。
下面是新娘认亲,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这新郎家在一个陪房里和院子的一边摆上了桌子招待客人,娘家人是贵客,自然得往屋里让。这些送亲的人走了半天,清早大都没顾上吃饭,早就饿了!
以前说过,这“回回”家坐席是流水席,一碗一碗地上。大部分是先做熟然后用笼蒸好的,以牛、羊、鸡肉为主。什么红烧牛肉,炸鸡块,小苏肉,炸丸子,等等,有的还会上一条红烧大鲤鱼。最后才是酸咋汤和鸡蛋汤,就是宴席到此结束的意思。客人不用再等,得准备回家了。
终于,在这些送亲人饥肠辘辘的盼望中,帮忙的人端着托盘过来了。一些孩子们站起来,拿着筷子准备“下手”,可等到跟前一看,都“啊!”地一声泄了气了,原来托盘上是一个精致的茶壶和几个带花小茶碗,每个茶碗下还有一个小盘子。
“‘肚里没本儿,喝不进清水!’,是让俺们喝茶啊!”三嫂王氏嚷嚷道:“几个孩子都饿了,你们快上席吧!”
帮忙的笑一笑说:“你们是贵客啊!得先上茶再上饭,这是规矩!”
“好了!好了!您不要理她,快去忙吧!”二嫂孔氏偷偷地拉了王氏一把,对端茶盘的小伙子说。
等小伙子出去后,孔氏把壶里的茶水倒在茶碗里,用小盘子托着,有些做作地吸溜了一口,看着王氏说:“弟妹!看看嫂子是怎么喝茶的。人家高看咱,先上茶,后用饭,你得懂规矩!”
“我怎麽不懂!我知道是吃了饭才用茶的。谁见过让咱们空着肚子喝茶,那不是越喝越饿吗?”王氏拉着脸说,“你愿喝你喝,我不喝!”
“入乡随俗嘛!”到底是饭前喝茶好还是饭后喝好,孔氏听了王氏这样说她也糊涂了。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开席了,让孔氏和王氏她们大开眼界的是,不是一碗又一碗的流水席,而是很精致的四盘小菜,几个大人还没顾得上动筷子,就被孩子们一抢而空,连什么味道也没尝到。
“不要慌!孩子们,好东西还在后面呢!”孔氏看着几个孩子说。这时候,端盘子的小伙子又进来了,把一大盘馒头放下后,又送来几碗丸子汤。
正当这些送亲的诧异的时候,鸡蛋汤来了,王氏抓起一个馒头一面吃一面说:“看见了吧?我们该‘滚蛋’了!”
日期:2010-03-02 19:51:15
8、却说这小翠,被一干人簇拥着进了新房,那里宴席一开,她这里就呼啦一下子没了人影。
小翠坐在喜床上放眼望去,雕花带框的大床上高高地摆放了十几条新被子,五颜六色的还带着一股刺鼻的樟脑球味道。靠床放着一个高低柜,低柜的那边就势镶了一面镜子,既可以当桌子,又可以当梳妆台。那镜子被一圈黑红色的雕花木框镶嵌在里面,很是典雅、漂亮。再往那边看,就是娘家陪送的嫁妆了,没有规矩地胡乱摆放在一起,一看就是匆忙之中丢在那里的。
听着院子里乱哄哄的坐席场面,小翠肚子里咕噜咕噜地一阵叫唤,她也感觉饿了。过了一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笑嘻嘻托着一个托盘过来,给小翠送来了一碗汤圆,说道:“弟妹也饿了吧?快吃吧!汤圆,汤圆,团团圆圆。祝你们小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说完放下托盘出去了。
小翠看她走了,也顾不得别的,连忙拿起调羹吃了起来。刚吃完东西,喜娘过来喊上小翠到清真寺念“尼卡罕”(1),当她和丈夫闪修竹从清真寺回来的时候,那边娘家人已经坐上马车了!大嫂她们几个正焦急地立在大门前,等着见过小翠后赶回家去。
“你要在这里好好的照顾自己。孝敬公婆,尊重丈夫。这里不比咱家,你要处处小心才是。”大嫂握着小翠的手眼里潮潮的。
二嫂、三嫂也过来交代了几句。别看她们平时跟这个小姑子关系并不怎麽样,可一朝分离,心里还是有些不舍和不忍。
贵堂和贵年看到几个女人恋恋不舍地在和妹子告别,也和妹夫客气了几句,就催着她们上了车,一声“保重”后,马车迅速地离开了村子。
看着娘家人远去的马车慢慢地消失在一团灰尘中,小翠的心像被抽空了一般,挪不动步子。
“快回家去啊!”丈夫催促道。
“家?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了!”小翠心里打了一个激灵,想,这个家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呢?
—————————————————————
(1)尼卡罕:阿拉伯文音译,意为“结合”。伊斯兰教采用宗教仪式结婚请阿訇念经称念“尼卡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