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是这样炼成的---祝由术揭密》
第53节

作者: 秋叶飘伶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能量充足,天眼打开后,训练人体透视,方法就很简单,先进入气功功能状态,当你的天目穴闪光后,用意念将光打进要透视的目标,再收回来,在大脑里成相,这就是人体透视了。也可以更简单:想着自己的天目穴,加意念:“我想看某某的心脏” 。这可以理解为 意念聚焦,意到气到,想看那里,就能透视那里。主要做好印证工作,最好有医院的 X 光照片做比较。有了几次成功的经验后,透视功能就比效稳固了。注意,在开始的时候,透视的结果常有许多差错。好象常人的肉眼,有近视、远视、散光、色盲、眼花等,肉眼会产生许多错误,那怕视力非常好的人,如果注意力不能集中,也会有“看花眼”的时候。特别是心不在焉的时候,更容易出错。甚至视力也好,注意力也集中,但受一些物理效应的影响,也可能使人产生错觉,而发生失误。小孩的眼睛没有毛病,但是,由于知识少,经验少,看到的东西不会描叙,不会表达,小孩用语言表达出来,往往让人不敢全信。天眼更是易出错。特别是有些人功能一出,就达到了慧眼层次,但,相应的悟性还未跟上,反而极易失误。这时你要否定他,功能就很容易消失。应该仔细琢磨,找出原因,指出成绩,多鼓励,功能就会越来越强。如果想更上一层楼,那么,在掌握了人体透视方法后,就尽量不要再用功透视了,要多练功,积蓄能量,好进一步上长功夫。

日期:2010-3-4 0:26:00

  第十课(六)
  天医门诊病、治病的初级训练
  治病法
  一、神仙一把抓
  顾名思义,犹如神仙施术,疗效显著。具体做法:用抓的方法从病灶处往外抓病气.观想你的五指如五根气柱插入病人的病灶内.往外抓病气,用拽皮筋式的手法往后拽,一直拽到不能再拽的长度.然后把病气往地下甩,同时加意念,让病气入地。这样反复抓一直抓到用手感探侧该病灶己无阴凉、麻、刺、热等异常为止.对气感敏感的患者抓几下就有效果,功力强的人施术时,也只抓几下就可以。但一般情况还要遵循前述要求.抓的时候,你会感到手心有粘滞、发凉、刺跳等感觉.这是病人的病气开始往外出了,病人也会不同程度感觉到患病部位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往外拽走了。抓过之后病人感到病痛减轻或者痊愈.过去.“跳大神”的就是用这种方法,有了病就说是有鬼,于是就抓这么几下。好些病就这样真的抓好了.病人不明其道理,以为真是请神去抓了鬼.气功界几乎每个门派功法里都有这种做法,他们叫作“抓病气”。在新编的功法里,起了个新名词,称之为破除‘病理信息”.其实内容都是一祥的,动作意思都一样。

  “神仙一把抓”为什么能够治病呢?
  祖国传统哲学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法于阴阳”且“阴阳互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释,就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如果其中一方不存在了.那么以它为存在前提的另一方也将消失。人休的体表有一层光环,理代科学称其为人体生物场。有看光功能的人,都能看到它.按东方阴阳学说.阳,是指明亮的、外围的;.阴.是指黑暗的、内里的.人体的外围生物场为

  阳,人的身体为阴.人体场和人体构成了“人”这个矛盾的统一体。对于患者来说.无病时,人休场的光色是明亮的,呈银白色.有病的人,人休场的光色是灰暗的,病灶外部的病气场光色更灰暗.病气场为阳,病灶为阴,病气场和病灶构成了“病”。施用.“神仙一把抓”时、会看光的人可以看到有烟状的“雾气”被抓出来。病越重“雾气”的颜色越灰暗。抓掉了病人病灶处的病气后,矛盾一方不存在了.那么按照“阴阳互根”的理论.以它为存在前提的另一方病灶也必然消失.中医和西医给人治病,是先从破坏人体内的病灶入手,病灶痊愈了,病灶外部的病气场也就消失了,人体场的光色则由灰暗变为白色.气功治疗有时也采用这种先破坏病灶的方法。但有时是采取先破坏病气场。消灭矛盾的这一方而使另一方病灶痊愈的。“神仙一把抓”、“佛手回春”均属这种治疗形式。

  “神仙一把抓”
  主要是治疗局部病患和临时性疼痛,对肿瘤、头痛、胃肠系统疾病、妇科病、眼科病等有特效。为什么有的人抓几次,几十次都抓不好呢?这与施术者的功力有关.也与患者气感类型及配合的程度有关,俗语心诚则灵。施术者功力强,患者气感敏感且密切配合,心诚,相信祝由师的本事,疗效就好,反之,则效果差.抓出的病气不要到处乱甩一定要往地下甩,并加意念让病气入地,至于住楼上的同志会不会将病气甩到楼下那家去,“入地”是三尺或九尺深等等向题,都不必细究,只要意念入地”,意到气就入地了。甩病气还可以促进手的血液循环,气是随血行的,血液循环旺盛,气也相对的增强,治疗效果更明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