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这类人都显示出来自性圆满,大圆满的姿态。不能说这样的话不对,不过要看是谁说的,假如是坐在山洞里数十年的密勒日巴尊者或者六祖惠能这么说,那么我们大概会相信并接受。假如是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并且在网上愤世嫉俗,甚至对一个学佛的人说:你敢不敢和我打赌将来成仙后。。。之类言语的人这么说,我们就很难对此采取信任的态度。基本上,这很像一个乞丐宣称自己拥有和国王一样的财产。
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在试图证明自己无需任何前行知见、行愿和修证就可以进入得道,并且积极的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大批口头禅,狂禅或类似的狂妄言行的诞生。
在我们这个时代,假如你想毁掉一个品牌,出了大肆攻击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与这个品牌非常相似的假货,然后大批量投入市场,然后这个品牌就会遭到毁灭的命运。这样的事情正在佛教里大面积的发生,大批的附禅外道正在向那些对禅表示出兴趣的人灌输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这样的结果并不是造就了大批的佛陀,而是造就了大批的自大狂和妄想症患者。这些人的特征是只会反复重复佛经中的只字片语,祖师应机教化的话或者纯粹是自己的知见,而丝毫不考虑患者的需要,他们往往只提供一种药,声称这种药可以治好你的任何疾病,不管你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感冒患者还是仅仅需要一些促进睡眠的药,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声称你的一切需求都会在他们这里得到满足。
而更可怕的是一些根本不懂佛法(几乎可以肯定,这些人对佛教的根本教义等一无所知)的人,开始用自己的想法来反对佛教的一切,大放厥词,比如反对一切戒律的约束,比如杀盗淫妄酒五戒,以及一切资粮的积累,并且非常自得地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智慧和知见(并且已经进行了修证),足以对佛陀传下来数千年的教法指手划脚,很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成就,甚至连一个现代文明所要求的有修养的人所应有的礼貌,尊重和逻辑都不具备。
我甚至有些厌倦举那个西红柿的例子,可是又是多么的相像啊,从来没吃过西红柿的人,却总是通过观察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包括西红柿的口感是苦辣的,西红柿是虚假的,宣传西红柿营养的人是虚伪的,西红柿是有毒的,宣传西红柿的人是可耻的,可悲的,为什么不宣传中国本土的大豆稻谷,一定要宣传西红柿呢?宣传西红柿简直是数典忘祖的反面教材了。我不介意怀着稍稍怀疑的心想,这样重视智慧是属于哪个国别的人大概是从来不用任何外来文明的东西的吧?比如飞机,火车,汽车,手机,电视,网络电脑(这个显然不可能,不然他怎么能上来显示自己莫名其妙的民族主义呢),当然那还包括了可能这些人晚上会吃的土豆,玉米和花生,那也是外来的。当然还有药,显然他们认为哪里出产的药要比治病更重要,那么他们可能从来没吃过任何西药吗,值得怀疑。
纠缠于这些问题,只会让人觉得很好奇,这样的人到底在寻找真正的智慧,还是在追求话是从谁嘴巴里说出来的呢?甚至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是高明到足以不顾因果而可以肆意攻击一个伟大的宗教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和人,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日期:2010-01-20 17:58:52
(借鉴):
假如我们要纠正一件事,首先呢要知道它错在哪里,而通常我们总会以为自己没错。因为我们善于自我欺骗,有位大德说过,人一辈子总是欺人,被欺和自欺中度过,诚哉斯言!
一般来说,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的发心(动机,目的)很高尚,很正确,不过我们都是凡夫,所以很多时候需要确保自己的动机是不是真的那么高尚,以防其蒙混过关。
从这个角度,佛学徒是和自己很亲密接触的人,因为我们应该一直需要观察自己的心,心一直都在变化中,我们只好时时监控,看清楚我们每一个念头,假如它试图做出不法行为,我们就需要加以制止。
因为习惯(我前面讲过的串习)是如此的可怕,你在抽第一根烟的时候也许会咳嗽得满脸通红,但是经过几年或者十几年的习惯锤炼,你现在即使一天一包香烟也很可能不会发生类似的咳嗽事件。而当我们习惯了后,香烟的危害会更加不知不觉,也更可怕饿。同理,好的习惯养成,对自己也是益处极大的。
若我们习惯用佛教思维来看待周围的世事的话,周围就会变得和谐得多。
其实佛教并不会告诉你应该去改变你的世界,佛教认为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只会让你周围的人觉得你像个疯子或者野心家。佛教告诉你,你只需要改变你自己,你就可以获得解脱。当你解脱的时候,你周围的世界也会跟着解脱。
假如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心,并且深信因果,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的心就会自然的改变,他会变得遵纪守法。
自己只是在努力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比如让对佛教有兴趣的人可以更好的了解佛教,比如澄清一些对佛教的误解,虽然我很遗憾有人不断的在捂着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而一再重复这些误解,那也许是我以前也同样的阻扰甚至攻击过他们,正好认了吧。:)
可是只要有缘人有兴趣,那么我还是会继续的坚持下去。
感恩我所拥有的,感恩我所没有的。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尊法,贤圣僧!
日期:2010-01-20 18:14:05
对父母的孝顺:
《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就是说当年孔子的门生子夏问孔子:何为孝顺。孔子说:色难。
孝顺最难做到的是永远和颜悦色,让父母宽慰愉悦。
我们很多人,工作都很忙,平时压力大,又不想让父母担心,所以藏在心里,而在父母的眼里,子女永远是孩子,永远有唠叨不完的嘱咐,我们有时听了会觉得烦躁,难免脸色上会不好看。这个时候父母想必心情不太好。
其实,我们对父母的和颜悦色和让他们宽慰,比物质的永远重要。我一直不算很孝顺的孩子,从小生病到长大的家务事,没少让老人们担心,但这些年渐渐的知道,能让父母少担心你,对父母笑着说话,那是他们最开心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一个女孩,因为和母亲拌嘴就离家出走,可是没带钱物,饿得实在不行了,遇到个好心的面摊老板,给了她一碗面吃,并问了她发生的事情。女孩很委屈的告诉老板,说自己的母亲不理解她,并且一再的表示谢意。
老板很意味深长的说:丫头,我只给了你一碗面,你就这样感谢,可是你母亲从小把你养大,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你,甚至为了你可以奉献一切,你为什么从来不懂得感恩呢?!
女孩恍然大悟,回到家的门口,看见远远的家里亮着灯,门口站着她焦虑万分的妈妈。
请永远记得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孝顺要从当下做起,孝顺要从自己永远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做起。
日期:2010-01-20 18:27:51
关于咒:
我也曾有过经历,家人发烧,以佛咒加持水后服下,很快痊愈。
佛教讲有三力,所谓自力,他力,缘起力,自力就是自己的心力,他人则是佛菩萨的加持力,缘起力则是因缘聚会,机缘的力量。三力结合,无所不应。
而佛咒为诸佛菩萨心印,若长期持本尊咒,则易和佛菩萨相应,所谓道交感应,不可思议。
现在有些咒,比如大悲咒,往生咒,准提咒等已经是普传的,尽可以放心大胆的持,非常的好!
日期:2010-01-20 18:36:16
佛曾说过,日月朗朗,而盲者不见,是盲者过,非日月咎。就是说日月是很明朗的,可是盲者看不到不是日月的错,而盲者本身的问题。
事实上,有时仅仅一副墨镜就足以让我们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取下墨镜吧。
墨镜就象我们的观念,有时戴上了很难取下,比如我们一直以为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一些国家,事实上生活得特别好,这个墨镜是从小别人帮我们戴上的。而有些观念,比如,固执的觉得自己的开车路程是最方便的(虽然那条路已经被证实在修不通),则是我们自己戴上的墨镜。
有时我们取下墨镜会不太习惯,因为真实的世界和墨镜后的很不一样,但是毕竟那是真实的世界,至少你该尝试取下来看一看。
日期:2010-01-20 22:01:2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