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之冷钢》
第31节

作者: 钟涵冰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上面的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连接托伊德街地铁站和雷街站(即是亚平宁街站和车门提特街站之间、正好位于托伊德街站和远山小径站之间连线上的那一站——这些小站虽然没有在这张交通区划图上明确标出,但却可以很轻易地在总火车站或是各个大站所张贴出的更大些的本市交通区划图上查到)、威尼斯街站以及七丨警丨察分局站之后,两条相连接直线延长线的交点,恰好与远山小径站所在的位置完美重合。反推过去,当我们连接远山小径站和89年5月的现场“瑞士画家广场”,也会发现连接线恰好经过坎德勒瓷器厂和伯特格尔教堂之间的库热(Kurre)广场站——如果伯恩当时没有毙命,一定会将公务员哈克·布什的头颅很好地安置在车站旁的垃圾桶里的。

  如上所述——“远山小径”站,即是已经结案的伯恩哈迪/坎普尔连续杀人案隐含的作案规律:如果他们曾经计划过第四个案子,则犯罪现场与抛弃头颅车站之间的连线也一定会通过该站的。
  对于“镰刀罗密欧”案,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连线示意图:
  “镰刀罗密欧”案
  犯罪现场/抛弃头颅地点连线示意图
  (取自会议材料)

  日期:2006-7-17 20:03:00
  ※连接至米兰达广场(5)
  数字表示案件发生的先后次序——由于伊丽泽案的案发地点和天王星的卫星并没有什么联系,我因此将阿雷尔教堂编作了第一个现场:当然,这样的安排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大家也可以看到,甚至连第九个地点“克雷斯达街”和第十个地点“德斯德谟拉街”都已经被预先标出了——这还只是局部图上所能看到的一部分,上交的彩图上,我甚至都已经标记到天卫十五“帕克”了:本市的帕克街邻近华伦斯坦动物园——离本局可有大半个自由意志市那么远。)

  大概是因为米兰达广场和十一局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为了避免在材料排版时将图片分拆在两张材料纸上而影响图片的影响力,伊塞尔副局长选择了截去太过靠下的部分,而在图片下面额外标注上“※连接至米兰达广场(5)”字样的方式。有趣的是——即便出于这样的考虑,伊塞尔副局长也没有忘记给完全没必要出现在截图中的“市丨警丨察总局”站一个恰当且醒目的位置:这大概也是为了之后将这份材料上交总局作好准备——我们的副局长在此方面确实有常人所不及的才能。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阿雷尔教堂案,帕尔姆神父的头颅被抛弃在汉堡广场和犹太博物馆之间的三角街站——阿雷尔教堂站和三角街站之间的延长线恰好通过我目前所在的“十一丨警丨察分局”。
  德里克片警案,片警德里克·的头颅在辛达罗尔饭店和三消防分局之间的小乔治街公车站被两个小学生发现——昂不雷尔街站和小乔治街公车站的连线也通过十一丨警丨察分局。
  罗纳德·巴伦案,提坦尼亚广场站和卡彻曲第一学校站之间的连线——通过十一分局。
  第三十八届艺术节游行案,欧泊龙广场站和鲁尼站之间的连线——通过十一分局。

  “第三个广场”案,米兰达广场站和沙站之间的连线——通过十一分局。
  戴安娜·弗吉妮亚案,科德利雅街站和派蒂站之间的连线——通过十一分局。
  “第二个周末的第二天”案,欧斐利雅街站和戴尔德姆站之间的连线——通过十一分局。
  没错,这便是“镰刀罗密欧”案所隐含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又一条作案规律了。
  在自由意志市交通区划图上,除了位于朗林根区、夹在沃洛斯街站和六丨警丨察分局站之间的那一站以外,就不存在其他任何以《驯妇记》中有名悍妇的妹妹为名的地名了——这点也反映在本市其他以天王星卫星(或者说,以莎翁及亚历山大教皇作品中人物)为名的地名上:这些名字,在本市的交通区划图上都是唯一的——这或许是个巧合,却也可能是凶手选择此种媒介来说明自己作案规律(或者换个词——“艺术”)的唯一理由。

  日期:2006-7-17 20:08:00
  无论如何,连接碧安卡街站和十一丨警丨察分局站之后,我们已经可以预知——今年,我们的影子杀手将会在哪个公车站附近抛下一颗可怜的滴血头颅了:那当然就是弗若尔街站——我刚刚也说过,如果想要避免惨剧继续发生,就应该全面封锁碧安卡街。
  即使不通知总局和六分局,如果能合理部署好本局的人力,相信是可以在本月的月圆之夜里逮捕影子杀手归案的——而且,碧安卡街处在六分局管辖的范围之内,就算不告知他们采取封锁行动的具体原因,也可以在预先通知的时候(对于达到封锁街区程度的大型行动,又不在己方的辖区之内,预先通知当然是必须的)向他们要求警力支援:因此,我今天在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实现起来其实是没有太大困难的——我倒希望他们能在“激烈”的讨论之后,最终采纳我之前提出的行动方案:当然,那草草提出的方案恐怕也会在稍作改动之后,被冠上诸如“伊塞尔行动”或是“普莫尔行动”之类的响亮名字。

  好的,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之前所作出的、关于坎普尔第二次精神失常原因的那点推理上了——坎普尔的两次失常,实际上都和她自觉不自觉地回忆起了她和伯恩所犯下的那个模仿案子有关。
  第一次很显然,之前也已经说过,是由于坎普尔想起了最后一个模仿案子中发生的恐怖场景。
  第二次之前,坎普尔的情绪在梅彭的警棍威吓之下已经相当糟糕了——当时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她,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大概已经变得十分模糊,而回忆却又在她的脑海中如骤风般地肆虐着——那些当然是她想要努力忘却的;伯恩肯定告诉过她,他是如何在窗外的交通区划图上发现“影子杀手”挥刀的秘密(这恐怕也只是我的想当然——伯恩的眼力估计没我的好,不过,我们还是权且相信这种情况即是事实),又是如何打算将这秘密应用在他们期望能够换取地狱接纳的残忍计划之上:只不过,坎普尔“以为”她自己已经忘掉这些了。所以,在被捕之后,她并没有对任何人提到过。只是从此以后,“十一丨警丨察分局”以及“远山小径”这两个词,对坎普尔的这段记忆来讲,成为了禁忌的字眼。

  坎普尔的精神,大概就是在一次一次的刻意忘却之间变得异常脆弱,继而在现实生活的孤寂和冷漠之下逐渐崩溃的——我不觉又摸了摸我颈项上的伤口,几块伤疤还很顽固地挂在那里,边角的地方却已经渐渐剥离、卷起:这伤口很快就可以复原,但那段可怕记忆在坎普尔心中刻下的伤痕,却注定是要和生命形影相随的了,这可怜的人…

  被拯救的喜悦和赋予救赎般的慈祥…
  我隐隐察觉,这眼神之中,除了是想要提示我“远山小径”和“十一丨警丨察分局”间的联系之外,似乎还含着其他的一层意思…
  我却没有时间去理解了——档案室那宽大的旧木桌上,一份没有署名的新闻稿还只写了不到一半。
  那份稿子的题目是《铁窗下的罪恶》…
  这也是我提前离会的原因之一。

  日期:2006-7-21 18:59:00
  第四章 火 造
  第一节 决 定
  “简直是招骂的行动!这帮没人性的…”
  “嗬,人命换人命,他们倒以为很冠冕。”
  “嘘——小声点,这可是二级保密的东西。”,彼特菲尔德显得很紧张。
  今天已经是3月16号,还有最后三天了。
  彼特菲尔德带来的消息似乎是千真万确,按照高层开会时所显现的“逻辑”,也是合情合理。

  但我却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上周的那个会议上,他们竟然会让那样的计划通过!伊塞尔那家伙还得意地宣称这计划堪称“完美”。哈,那的确是一个“完美”的杀人计划:
  放弃封锁碧安卡街一带,仅派一个便衣特警小队全力埋伏弗若尔街公车站。
  这样做的理由明显且充分:首先,一个人数低于八的特警小队,即使武装到牙齿,也不需要额外向六分局预先通知(只需在行动之后的一个月内向他们递交一份报告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六分局就等于和此案完全没有关系了。
  总局自然更加无从知道。于是,侦破“镰刀罗密欧”案的功劳,就顺理成章地被十一分局独揽在手中了。
  日期:2006-7-21 19:03: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