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阳光孩子》
第7节

作者: 查向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也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家长的第一大盲点是不知道孩子的哪些异常表现是心理问题的外化,因而会忽略或误读。比如孩子不爱说话,不爱和同龄朋友玩,常常一个人独处。家长会觉得孩子就是这个性格,从不深究背后的原因;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老走神,不愿上学。相当一部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心理出了问题,可家长会认为孩子主观不努力,于是呵斥孩子和逼孩子用功,结果是促使孩子心理问题加重;孩子爱发脾气,喜怒无常,急躁,也是心理出了问题的一个信号,可家长以为是孩子耍性子,从而采用高压手段想把孩子镇住;孩子暴力倾向严重,家长从不往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方面想,也是一棒子打死,用以暴制暴的打骂方式试图降伏孩子。

  当孩子心理疾患处于萌芽状态之时,如果能及时进行疏导,孩子的心理自然也就能回归健康的状态,然而家长的误读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期:2009-04-14 22:01:41

  培养阳光孩子19
  家长的第二大盲点是没有认识到心理疾患的严重性。打个比方说,如果你遇到两个敌人,一个敌人在明处,另一个敌人在暗处。请问你哪个敌人更可怕?当然是隐蔽的敌人了。孩子的身体疾患就像明处的敌人,一出现就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会全力以赴去消灭它,因而它反而不可怕。心理疾患就是那隐蔽的敌人,家长不知道它在哪儿,也不知道它在搞什么样的破坏活动,所以才更可怕,对孩子的成长威胁更大。

  也正因为如此,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列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学到大学这一阶段,身体疾患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大部分孩子一年很少的时间是在病中。
  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往往是心理疾患,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频率比感冒要多得多,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往往会累积在心里,如此孩子在一年中有相当多的时间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之中,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但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是心理疾患在作祟,对这隐蔽的敌人姑息养奸。
  想一想一位孩子如果患有身体疾患必然影响他的学习与生活,同样一个孩子患有心理疾患也必然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

日期:2009-04-15 10:01:51

  培养阳光孩子20
  我在网络上碰到一位母亲,她跟我讲述了她儿子的故事。她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到了初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孩子很受打击,他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撕毁了他的作业本,让他当众受辱。从此以后,儿子就产生了与英语老师的强烈对抗情绪,英语成绩直线下滑。再后来儿子开始迷恋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五六年,荒废了学业。

  事实上,她的儿子智商一点都不低,之所以走入歧途,是因为心理上出了问题。一位老师的一个动作,毁掉了一位优等生的前程,难道这不令人扼腕吗?如果家长当时能敏锐发觉孩子情绪的异常,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协助孩子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孩子的命运必将改写。
  类似的事例其实我知道不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只是希望家长能认识到,也许在我们成人看来的只是一件并不是很大的事情,在孩子心里就成了一座无法逾越的无形的大山,孩子在大山面前可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这一关键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铲除这座无形的大山。
  尤其要关注孩子遭受打击、挫折、侮辱之后,他会感到整个世界都遗弃他,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和理解。我们不要把孩子想得过于坚强,以为风霜雪雨的洗礼能锤炼他的意志,孩子的心灵其实是挺脆弱的,他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力量来应对挫折,父母应成为孩子心灵疗伤的港湾。
  我接触过一些家长,他们和老师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孩子,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创伤,会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心灵的监护人,如果孩子有了心理障碍,我们还不知道,那就是我们的失职。我们只有敏锐地关注孩子的情绪,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心理异常及时干预,才能防微杜渐,将心理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如果等到心理问题严重才发觉,那就不是你的能力能解决的了,你只有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干预了。


日期:2009-04-15 21:45:45

  培养阳光孩子21
  如果等到孩子心理问题严重到引发身体问题时才重视起来,才带孩子去看医生,但那个时候多半就晚了。
  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位高中女学生候诊的状况,可怜的孩子目光呆滞,动作僵硬,坐在那儿手脚不停地颤抖。衣着像是农民的父亲在一旁耐心而又细心地照顾着她,脸上的表情写满了焦虑和无奈。
  看到他们那样一个状况,我的心里充满了关注和同情。找了一个机会我问那位父亲:“你女儿怎么啦?怎么会这样?”
  “唉,学习压力太重了,有一天在学校里突然发病了。”
  “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作为父母最好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其实我们并没有给她施加压力,是孩子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他们班还有一个男孩也出现和她一样的症状。”
  “孩子现在都休学了。”父亲满脸愁苦地补充道。他还告诉我,他女儿的病在老家陕西治不好,才千里迢迢地赶到北京来的。
  对于这个家境并不宽裕的农民家庭来说,女儿的巨额治疗费将是不堪承受之重。因为一位忧郁症患者,每月的医药费要近千元,再加上忧郁症复发率高,一遇刺激就容易复发,不少人必须终身服药,这对于个人和家庭带去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都是非常沉重的。
  况且这位女孩子已经无法读书,不得不面对休学的命运,可以想象和同龄孩子相比,她的前途更令人担忧。
  她的父亲说女儿是突然发病的,事实上绝非如此,孩子的病是长期心理问题造成的,只是到了严重到无法读书,由心理问题异常导致身体异常才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可是家长到这个时候才重视真的是太晚了,这个孩子的前途有可能就此毁了。
  心理问题对孩子来说是看不见的可怕的杀手,它在孩子内心造成一道道障碍,一个个阻力,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绊脚索,每一次孩子碰到它,都会消耗许多。
  心理问题在孩子心里一点点累积起来,而孩子又不懂得怎样及时将其排泄和释放,最终它就像一座大山把孩子压垮了。
  即使没有被压垮,有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就像那背着重重壳走路的蜗牛一样,只会行动缓慢,步履艰难。为了不让心理问题毁了你的孩子,家长的责任是扮演孩子的心理医生的角色,持续地将孩子心理问题扫地出门,不让这一恶魔有肆虐的机会。

日期:2009-04-16 10:23:51

  培养阳光孩子21
  建议家长经常问孩子以下问题:
  1、你在学校过得快乐吗?有没有什么烦恼,不要闷在心里,闷在心里会闷出病来的,说出来会好受许多,而且妈妈还能帮你。
  2、你们班的老师喜欢你吗?平时老师是怎么对你的?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喜欢哪位老师?不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
  3、你们班的同学对你好吗?你经常和他们玩什么?你有几位好朋友?有没有同学欺负你?
  心理辅导是一门技术,也是我正在研究的,在这里我也不可能说很多,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孩子受伤害后的心理疏导方法(以老师在课堂上撕毁了作业本的孩子为例):

  1、以关注的神情倾听孩子将事情的整个过程叙述完。(倾听)
  2、把孩子搂入怀里,抚摸他的背。(这样的动作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抚,情绪平静下来。)
  3、说:“听了你的叙述,妈妈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可以让孩子知道妈妈的心和他的心是能相通的。)
  4、说:“老师的行为伤害了你,他这样做对你很不公正。”(站在孩子一边,为孩子说话。)
  5、说:“跟妈妈说一说,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可以释放出一些不良情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