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家平井信义曾经接受过一个咨询案例,有一个大学一年级的男生,因为他坐到桌子前不知干什么好,不得已只好退学。这个大学生还算明智,他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并且求助于教育专家。要是换上中国的大学生,大概还不知道自己出了问题,更想不到去找专家的,这就更悲哀了,意识不到问题,不去寻找解决的途径,问题只能摆在那里,永远也就不可能解决了。
平井信义了解了他的成长史,原来从幼儿园开始,男孩的父母就给他请了一名家庭教师,从小到大他就是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所以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到了大学以后,没有家庭教师指导他,他就不知该干什么了。而且那所大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可能手把手教他,这个男孩在这种环境下便适应不了了,所以选择了退学。
这就好像一个人一直拄着拐棍走路,有一天拐棍没了,要他自己走路,他自然不知道该怎么走。
这名男生后来经过平井信义的帮助,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调整自己,终于脱胎换骨,学会了自主学习,进入了另一所大学。
我以前看过儿子玩一种玩具小汽车,这种小汽车你在后面使劲推它一下,它就会滑很远,你把它往哪个方面推,它就往哪个方向滑,你不推它,它就不会动,因为它是没有内在的动力的,它是在外力的推动下才动的,推一下才动一下的,这样的车你说它是死的,还是活的?你一定不会认为它是活的。
日期:2009-06-02 19:38:35
培养阳光孩子66
我在上面提到两种类型的孩子,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像那个向我咨询的妈妈的孩子那种类型,什么都不想干,这种最可怕,这样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第二种孩子像那日本大一男生那种类型,很听话,听爸爸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属于一种老实的孩子,能够认真完成大人交给他的任务。这种孩子就有点像我说的那辆小汽车,在别人的推动下行动,但是他也是缺乏活力和生机的一种状态。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有什么大的成就的,只能成为普通人。我不是说普通人不好,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问题是普通人也有快乐的,不快乐的,我说的第二种孩子他不能成为快乐的人,因为他找不到自己,他总是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把孩子培养成这两种孩子,请大家认真想一想:我们到底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难过呢?
我想,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难过,我们不应该培养这样的孩子,一个就像机器人一样的孩子。虽然比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好一点,但都是缺少意欲的孩子。
意欲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动力,就拿第一种孩子来说,我们且不说他做事做得如何?他什么都不想做,那怎么成长,所以他就成长得很缓慢,或者说他就停止了成长。孩子需要各种机会锻炼自己,他们接受得挑战越多,成长得也就越快。
通过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意欲,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是在你的监督、逼迫下进行的,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没有学习上的意欲。如果他是主动自主的学习,自己有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这就很好,说明他有学习的意欲,即使他目前学习成绩不好,也是不要紧的,他最终会脱颖而出的。
我们应该培养有强烈意欲的孩子。这是第三种孩子,这种孩子能找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有强烈的欲望坚定不移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古今中外凡有所建树的人物,小时候都应该属于第三种孩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爱迪生就可以成为这一类型的孩子的代表。爱迪生就有做实验搞发明的强烈意欲,我看过爱迪生传,我觉得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非常执着地追求自己要的东西,我听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将为之让步!”这话说得多好啊!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呢?我们可以经常问一问我们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
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天生就有很强的意欲,他的手脚总是动个不停,一刻也不想闲着,他会找出很多事情专注地干下去,这个时候家长不能打扰他,强行制止他的行为,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相反家长要默默地观察孩子,在必要时引导他,在需要时帮助他,促使孩子正确的意欲越来越强,这样孩子就会将正确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日期:2009-06-16 21:29:40
培养阳光孩子67
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叫胡铃心的小男孩,小时候非常喜欢飞机,经常问妈妈有关飞机的问题,他妈妈总是微笑而耐心地回答他,而且把自己知道有关飞机的知识都讲给他听。
有一天,胡铃心突然问妈妈:
“妈妈,世界上最快的是什么飞机? ”
“超音速飞机,超音速就是超过声音的速度的意思,妈妈以前给你讲过声音的速度非常快,是以每秒340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为了形容这种飞机速度非常快所以命名为超音速飞机。”每次妈妈总是耐心详细地回答儿子提出的问题。
“妈妈,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超音速飞机,好吗?”胡铃心流露出向往的神情,他好奇地想:超音速飞机会是什么样的呢?与他看过的飞机有什么不一样呢?
“孩子,超音速飞机是外国制造的,咱们中国还没有超音速飞机。”
“为什么咱们中国没有超音速飞机?”
“因为制造超音速飞机难度很大,我们国家还没有造出来。”
沉默了良久,胡铃心突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
“妈妈,长大后我要发明超光速飞机,超过外国的。”大概是胡铃心想起了妈妈给他讲过光的速度比声音速度快的话,所以特意用了超光速这个词。
胡铃心的妈妈先是一愣,因为这时候胡铃心才5岁,但妈妈没有把孩子的话当作小孩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认真地说:
“孩子,你有这样的志气,妈妈很高兴,可是造飞机可不简单,要学习许多的知识。”
“那我就学好多好多的知识。”……
胡铃心很幸运,他的父母从来不限制他、干预他,只是启发他,帮助他,胡铃心对自己的事情完全有自主权。胡铃心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强烈的意欲、动手能力都在没有障碍的环境里发展起来了。
他喜欢飞机,父母就为他订《航空知识》的杂志,带他去拜访搞飞机设计的专家。他喜欢搞小发明,父母也是全力支持他。
中学时胡铃心就荣获了首届“福建省小科学家”荣誉称号,因为他发明创造的产品多达20余件,其中有不少产品获奖。高二时他设计的“高效率扳手”、“易拆卸订书钉”、“定量倒药瓶”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并在2001年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创新之星”电视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
胡铃心很幸运,他还碰到了好学校、好老师,刚上高中时他数学成绩中等偏下,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三年胡铃心基本上没交过数学作业,数学老师也没有因为他数学成绩不佳而强迫他一定要交作业。没有交作业,胡铃心的数学成绩并未下降,相反到高三时胡铃心的数学成绩进入了偏上的行列。
在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里,胡铃心成了一个有强烈意欲的孩子,并且早早地就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在全国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胡铃心和合作伙伴段文博研制出的我国首架可遥控微型扑翼机获得特等奖。
这架只有38克重的“小飞机”是一种仿鸟新型飞行器,与常规飞机完全不同。它的机翼可以像鸟一样地上下扑动,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只小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