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阳光孩子》
第22节

作者: 查向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它将当今国际航空领域研究的热点——微型飞行器和难点——仿鸟扑翼飞行器结合了起来。可控微型扑翼机在国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以前更无人涉足。由于它涉及到多个尖端领域,是对新概念飞行器和新飞行原理的开拓性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极具挑战性。可控微型扑翼机在近距离侦察、空中监视、机场驱鸟等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广阔的前景,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没有可遥控微型扑翼机的空白。

  我国歼七飞机总设计师、工程院院士屠基达在与胡铃心交流后评价说:“我感到胡铃心同学将会成长为一个航空技术的创造者!”

日期:2009-06-24 20:26:31

  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属于哪种类型(二)
  第一种亲子关系:朋友关系
  我们先谈良好的亲子关系,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算良好的呢?我认为是像朋友一样的亲子关系,当然如果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那将是最好的一种状况,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的是一种非常亲密,非常融洽的关系。
  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如果家长还不能将孩子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如果他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还有对孩子命令和强迫的行为,那么他便不属于这种亲子关系,因为你不可能对朋友用命令的语气去说话,也不会强迫你的朋友做任何事情吧。
  如果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他就会跟父母交心,如果不肯与父母交心的话,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父母敞开的话,说明孩子没把你当朋友。
  如果父母不能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能让孩子独立,也不能算朋友关系。
  在这种亲子关系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父母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孩子敢于提出来,他对父母有意见,也会说出来。这样的状况就很好。

  孩子是非常非常渴望父母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的,说实话,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这么一种强烈的渴望,可是却总是实现不了,他们不是没有做过努力,但是失望让他们最终放弃,他们之所以觉得和家长沟通很困难,主要是家长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当家长摆着“高姿态”以及家长的架子的时候,平等对话就无法进行了。

  现实生活中能和自己的孩子形成亲密的关系,像知心朋友一样关系的家长并不多,这是令人悲哀的一种现象。按说这样的一种关系才是正常的,对孩子身心成长最有利的。
  孩子需要知心朋友,父母是最合适的人选,孩子愿意和父母交心的话,家长才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监护和指导的作用。否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演变成大问题,而父母却觉察不到。
  当孩子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时,和父母在一起时,他会认为父母是最好的倾诉对象,因而把心完全向父母敞开,他觉得没有必要隐瞒什么,相反乐于将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在父母面前一吐为快。他知道父母最能理解自己,也能像朋友一样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烦忧。从父母那儿能得到他需要的温暖、爱与力量,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安慰、鼓励、支持,这些愉快的体验会把他的心与父母的心越拉越近。

  父母和孩子形成这样的关系,是非常美好的,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会发自内心地爱父母,尊敬父母。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北京通州的李圣珍老师,她与自己的儿子王远之间的关系便可以成为这种关系的代表。
  王远16岁考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1岁考上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
  李圣珍老师说起王远会非常自豪,他说王远整体素质相当高。李老师是个很谦虚的人,她对儿子的评价却是实事求是的。大家注意一点,王远整体素质相当高,不是仅仅学习成绩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王远谈起他的母亲,也是非常自豪,他说:“我妈妈有一颗高贵的灵魂。”“我身后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在支撑着我。”

  足见他们母子情深,非常令人感动。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也感到很庆幸,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很好,很亲密,令我非常欣慰。每次一想到儿子,我会觉得油然生起一种自豪感、幸福感,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我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我知道儿子对妈妈的感情也非常深。记得有一次,儿子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妈妈,我对你说的永远只有三个字,我爱你。”我想这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美妙的一句话了。

  当然,能成为孩子知心朋友的父母极少,前面我提到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喜欢自己的父母并不意味把父母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所以成为孩子知心朋友的父母只是这5%中的一部分,也许连1%都到不了。

日期:2009-06-25 19:45:06

  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属于哪种类型(三)
  第二种亲子关系:面和心不和的关系。
  面和这两个字,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表面上看起来是不错的。但是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孩子内心里对父母的感情是怎样的,父母实际上并不清楚。
  有的孩子被家长调教得很乖,孩子和家长之间很少冲突,但这并不意味亲子关系良好。因为只是这些孩子是学乖了,知道和家长产生冲突,对自己没什么好处,所以尽可能地跟家长搞好关系,表面上顺从家长,但心里面对家长却有不少不满和抱怨,只是在父母面前什么却不表露出来。
  父母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如果孩子不与你交心,不主动与你沟通,那么说明你们的亲子关系并不好。

  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伤害了自己,对家长有强烈的憎恨情绪,他都不会说出来,仍然会与家长维持表面上的和睦关系,家长听不到孩子的心声,也认识不到自己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
  我给大家念一封女孩的信:
  咨询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很恨很恨我妈妈的人,因为小的时候我受到过她很严重的家庭暴力,而且现在我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的局限源于她对于我的曾经的伤害(虽然她从不认为这是一种伤害。我是5个孩子中的第三个女孩(我们家都是姑娘,妈妈很不喜欢姑娘),她小的时候尤其不喜欢我,经常把我打得遍体鳞伤,而且咬我,对我学习各方面的要求也很严格!我很小的时候都有离家出走或者自杀的想法,后来没能实施,于是拼命学习,以摆脱她的控制,终于考上了大学。

  如果我现在有什么不合她意的话,她的口头禅就是“翅膀硬了!忘本变质!这是不要脸的人才会做出来的”之类,这让我很烦很烦,甚至想跟她断绝关系,逃到一个她永远找不到的地方去。可是,良心让我知道,是她养育了我,供我上了大学,不管怎样我得感激她,报答她,不能让她伤心失望,所以我表面上总是表现出孝顺她的样子,可是我的内心恨她万分!

  我很痛苦很痛苦,我觉得她带给我的灾难性影响实在是太大(比如人际适应困难,不晓得怎样跟同行相处),我很多的精力和能量都耗费在对她带给我伤害的脆弱内心的修复上。我大学时期曾经严重抑郁过,后走出,但现在时常发作。这两天我又开始做那个类似的梦了,她像恶魔一样在我后面追赶,而我拼命地逃跑,每次醒来都是泪水涟涟......

  以后跟她相处的日子很长,我害怕见到她,我只想逃避,然而又知道无法逃避,这样的状况一直折磨我,.....
  帮帮我吧!!!
  一个绝望在边缘的人
  读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异常沉重的,在现实生活中,像这个女孩子父母的家长还不少,他们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打骂来降服孩子,让孩子达到听自己话、顺自己意的目的。孩子表面上变得乖巧了,可内心里却并不是顺服的,他们甚至恨自己的父母,只不过不表现出来而已,只在表面上维持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而家长往往从表面上看问题,看到孩子表面上顺服了也就心安理得了,却不知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