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挨着的加拿大 -- 你所不知道的国外生活》
第5节

作者: yrcrab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共汽车可以算是加拿大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因为出租车相对较贵,而且并不是招手即停,需要提前打电话叫,很不方便,而多数人都是自己开车,对于没车的或是不想开的,公车就成了最常见的交通手段了。加拿大的公车有时刻表,但是车子不一定按时来。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由于路面有积雪,所以多数都会迟到。而夏天因为路面变好,多数又会早到。这对于在小站等公车要求的技术难度很高。而下车同样是学问。因为小站不是必停站,所以你必须在到之前拉亮提示灯告诉司机下一站你要下车,但是如果靠得太近你再拉灯,司机就会觉得无法立即停车而直接开过去。这就要求你必须知道车站在哪里才能下车,所以一般到陌生的地方,只好提前跟司机讲你要去哪里,请司机帮你停在最近的一站,这对于初来乍到英语不好的人来说可是个艰巨的任务。

  记得刚来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要到某电影院集合。我从来没听说过那个电影院,但是老师有提到哪条公车可以到。于是上车后我就连比划带说,总算让司机知道了。可是坐着开了好久好久也没告诉我该下车。结果车子一直开到了市中心终点站。看到司机下车要跟人换班了,我赶紧跑过去问那个电影院到底在哪里?司机说,早就过了啊,你没下车吗?我说我不是让你提醒我吗?司机说,哦,我忘了,你再继续做回去吧。于是我只好再回去对新司机解释一遍。这样的事以后就没有发生过,所以总是觉得那个司机是故意的。

  另一件就是语言学校时,某台湾女生迟到了一节多课。等到第二节上到一半才冲进来。原来那天早上下大雪,她等的第一辆公车半路抛锚,来接替的第二辆公车也抛锚了。她就在寒风中整整呆了快一个小时,才搭上公车。我虽然有幸没遇到过这么惨的状况,但是冬天等上10分钟就会不禁疑惑到底是没赶上公车,还是公车还没来。为了不错过公车多数时候都会早出来等,而加上公车迟到,有时要站上20分钟,冬天的时候这不啻是一种折磨。

  15.冬天的温度、加拿大的气候
  加拿大的气候就是一个冷字可以形容。我所在的城市已经算是很靠南边,开车1小时就到美国边境,但是纬度仍然和哈尔滨差不多,就更不要说北部的无人区了。冬天加上风速,总有1-2周在零下50度,而一般时候也是零下30度左右。真是吐口痰到地上立刻就结冰的温度。某朋友看到人家车陷在路边帮人推车,结果没戴手套,推了几下指头就黏在车上了,一拔掉了一层皮。另有一天在家里,室友说要开窗透空气,我说你疯了,这是冬天,窗户开了就关不上。室友为死硬派,属于不见棺材不掉泪那种,硬说只开15分钟没问题。结果10分钟后我去看,窗户已经冻上,关不了了。此时凛冽的寒风已经从大敞着的窗户呼呼的吹进来,室友也傻了眼。幸亏我急中生智,指挥室友立刻去烧一点开水。于是用着开水一点点化开冰,再猛地关上。但是几分钟后,那些开水也结上冰了,于是沉痛地告诉室友,你再想开窗户就要等到开春了。

  冬天时,经常可以发现屋里的窗户上也结了一层冰,要知道加拿大可都是双层窗户。要是有一天暖气出故障,那屋子里基本就没办法睡人了,穿着衣服,盖两层被加毯子大衣也还是冷。一场大暴风雪可以埋住房子道路,可以压塌输电线路,偏僻一些的地方甚至需要紧急避难。在城里就能体会到登山遇险的感觉。刚来时第一个冬天,周围很多同学烧包买车又没有意识到雪地的威力,最常做的事就是请假去修车,交罚款。还经常看到他们找英语好的人帮他们去保险公司或法庭解释事故原因。

  加拿大唯一气候良好的地方就是温哥华。因为靠海,所以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而东面的北风又为洛基山脉所阻隔,于是造就了加拿大的一片世外桃源。当然,真正的桃花源应该是维多利亚岛,因为除了气候和温哥华相仿,它真的是一个岛,坐轮渡前后要将近2小时才能上岛。温哥华冬天偶尔下雪,夏天、冬天都以下雨为主,气温也就在十几度。而最好的是,虽然雨多,但并不潮湿,因为每天下雨并不会很久,太阳出来后依然灿烂。学城市经济学时讲到温哥华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归结于气候原因。多数劳动力都是因为气候才跑去的。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最后都选择温哥华落脚的原因,毕竟让广东人忍受零下50度的气温是强人所难的。


日期:2010-04-30 06:13:44

  16.公车司机
  加拿大的公车司机都是开军车出身的,这是我第一次坐公车后得出的结论。不像国内的公车,基本上挂不到三档以上,逛悠一会就停,再起步没多久就又要停。加拿大的公车因为坐的人少,所以司机开的飞快,又因为公车有时间表,所以起步也是狠狠一脚油,反正加拿大的公交系统是公家补贴,而且没有节油奖。于是经常有人上车还在找零钱就一个趔趄,而且基本不管男女老幼,除非是看着已经走不动的老人或是抱着小孩的妈妈,司机才会等人坐下。对于司机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喝咖啡。经常车会停在一个奇怪的小站,然后司机就下了车,一车乘客不明所以,一会儿就见司机端着杯咖啡晃晃悠悠的出来了,接着就是风驰电掣的开,要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有时候停在麦当劳或是Tim Horton,那队不知排多久,但是司机仍然会执着的买了咖啡再走。

  司机的另外一个权力就是检查Transfer。所谓Transfer是转车票,有时候需要转车,因为没到目的地,所以没什么理由让人家再买一张票,于是就给一张Transfer,限定一个小时内可以当作车票用。大城市如温哥华用的是电子车票,机器负责这件事,时间也因为城市较大而为2个小时转车时间。我们这里的Transfer就是一张纸,只是纸上有字母,也有时间,可以防止人们用不同天的或是超时的Transfer来混,导致逃票。检查Transfer是否有效是司机的责任。只是为政府做事,天底下又是守法的多,所以很多司机都不会认真看就让你扔到垃圾桶里了。但也有人连这小小的权力都要用到十二分。某个印第安的司机,每次都会仔细检查,如果你的月票是高中月票,他还会要你出示学生证。某次一人投了张高中生的车票,结果车都开出一站了,司机想想不对,又停了车走到车厢后面让那个人出示学生证。不知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还是权力欲的膨胀。


日期:2010-05-01 00:54:06

  17.洗盘子
  记得最早看《北京人在纽约》,印象最深的就是不管你在国内是干什么的,到了国外最开始的打工就是在中国餐馆洗盘子。要说为什么,因为这可以算是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的简单劳动,而且最重要的是不需要工作签证。当然,这里说的不需要只是因为亚洲人胆子比较大,其实没有工签洗盘子也是违法的。但是第一,这个工作是在厨房,外人看不到到底是谁在干,第二,亚洲餐馆,主要是中国人和越南人一向是有钱就赚,雇没有工签的人洗盘子因为是打黑工可以少付一些钱,当然也可以逃税。于是乎中国学生要是想打工,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多数就去了亚洲餐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安全的,某日一个大型中国餐馆,雇了约有7-8人,被丨警丨察查抄。皇家骑警一边守前门,一边堵后门,像警匪片一样同时闯入检查工签,结果打黑工的人无一幸免,全数落网。另外的危险就是送外卖,多数情况丨警丨察不会管,知道你是打工的,一般也就是检查驾照。但是遇上“严打”时期,见你是国际学生但是车上带着“货”,有时候就会问你看“工签”了,没有就法院见。非法打工如果上诉到移民局一般是遣送回国,但是基于人性化管理,第一次法官都会放你一马,但是如果再被抓到就极其危险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