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无奈和忧思》
第28节作者:
教书匠zdh 这个村办初中叫桃李中学,因为这个村就叫陶李村,陶李两家是村子里的大姓,后来命名这个中学的时候,学校有个“秀才”给改了一个字。
桃李中学规模不大,校长老师的干劲儿不小。
【更新中……期待您的关注,您点评中的思想火花一定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体现于我们的文字,让我们共同思考孩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书生也义气!
日期:2009-08-16 18:18:35
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忧思(097)
标签:教书匠 教书这活儿 怪事 文化
分类:心路历程(连载)
陶李村紧靠城区,有所国营企业驻在该村,可能这一颗棋子盘活了全村经济吧,反正,村子比较富裕。
村长支书自己也办着企业,在乡里县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缺钱了,说话办事自然分量也就重了。
有钱了,花在哪里都好,教育又是个民心工程,把钱投在学校尤其好,老百姓拥护,也显的干部有远见。
当初,陶李村的中小学是合在一起的,在一个大院里,这很不利于质量的提高,别的不说,作息时间就相互冲突。
乡里盖起了乡办初中,容纳不下全乡的学生,也是因为陶李村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把这个村的初中学生仍然留在了本村。
乡里盖了新中学,富裕的陶李村也不落后,第二年就自筹资金盖起了新中学,占地面积不大,可精干实用,别致独特的校园门楼上,挂上了“桃李中学”的牌子,看起来比乡办初中都气派。
其实,村里的干部和群众心里也在争着这口气:先把乡办初中比下去,先比硬件,再比质量。
学校盖起来了,因为要单独办初中,这就缺了一个校长。
有人,甚至是有的领导都认为:选一个好教师难,校长这个芝麻官,蚂蚁头上顶个谷壳子的事,好办。
“蚂蚁头上顶个谷壳子”是一句歇后语,后半句是——“装大头”。
确实,有一些领导,不仅是教育界的领导,“大头”装的像模像样。
窃以为(玩句文绉绉的话):其他行业咱不懂,学校里有个“装大头”的领导实在是危害不浅。
装大头是不可取,可有的人还就认可,比如刚开张的店铺挂个老字号的招牌,新上市的服装找个明星代言,新成立的公司请位领导剪彩……
学校校长也是一块招牌,名头大点的,先不说是不是真有两下子,先把人诈唬一下子,两下子中先完成了一半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离成功不远了。
[ 本帖最后由 教书匠 于 2009-3-13 10:12 编辑 ]
——书生也义气!
日期:2009-08-20 15:02:13
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忧思(098)
标签:教书匠 教书这活儿 选校长 杂谈 分类:心路历程(连载)
学校要办好,选校长就得慎重。
本校倒是有几个苗苗,村里干部一碰头,觉得不合适。
不是怕这几个苗苗干不好,是这几个老师的知名度不够。
新学校要发展,需要一块好的招牌,校长就是一块招牌,知名度不高牌子就不打眼。
牌子打眼了,老百姓奔着这块牌子,多花钱都愿意来你的学校念书,学生多了,钱也就多了,要是学生多了,其中肯定有几个好学生,随便一考,就达高中录取线了,说起来领导群众脸上都有光。
倒有几个全县知名的校长,都是城区的,人家在本校干的如鱼得水,会来你这个村办小校?
学校是村里自己的办的,村里人都想把它办好,再说谁家没个上学的孩子,谁家不盼自家的孩子成龙变风?
于是,全村人四处打听,就打听到了一个人。
姓孔,名东来,在城关中学任副校长。
城关中学是全县最大的初中,规模和质量在全区也小有名气。
校长是一位女强人,知名度之高,不亚于她在县里当主要领导的丈夫。
学校大了,校领导也多,孔东来属于不太被重用的校领导之一。
不为别的,个性太强。
女正校长个性也强,孔副校长太爱主事儿,后来学校就让他少管些事儿了。
当领导,没个性不成。
当副领导,个性太强了也不成。
孔副校长其实也佩服女正校长,就是有点恨。
不恨谁,恨自己,恨自己不是正校长。
所以,这种情绪有时候就流露出来了,说什么“宁为鸡头,不当凤尾”的话,孔副校长本来就不习惯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帖评分记录
——书生也义气!
日期:2009-09-19 08:59:42
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忧思(099)
标签:教书匠 选校长 教书这活儿 杂谈
分类:心路历程(连载)
陶李村缺一个知名度较高的校长。
孔东来虽说知名度不是太高,因为毕竟在城区最大的初中当领导,和桃李村的一般老师比起来,是地球和绿豆比体积,无法相提并论。
再者,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人和人在一起厮混的太熟了,就缺乏神秘感,让昨天平起平坐同事今天来领导你,你保不准嘴上不说,心里却反问了一万句,就他小子的那两下子,还当领导?
孔东来是为不能当一把手而郁闷,可是也没想过到一个村办初中去当一把手。
所以,陶李村的干部来邀请的时候,首先就表示了很坚决的态度:不去!
“召之即来”甚至“不召自来”的人,不一定是人才,不一定“来之能战”。
陶李村于是加大了邀请力度。
当然,要加大力度,光靠嘴巴说是不行的,多少的有点实际内容。
比如说:你来当校长,村里大力支持,特别是经济上,学校有什么困难,一提出来村里立马解决……
比如说:你是校长,学校里的事,你说了算,村里决不干涉,如果谁不支持你的工作,村里立马对谁采取措施……
再比如说:你个人有什么要求,比如盖房子要块宅基地啥的,更不在话下……
再比如说……
不比如了,你我都不在现场,不可胡乱猜测,反正在强大的邀请力度的作用下,孔东来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
态度依然很坚决:鬼才不去!
(更新中……期待您的关注,您点评中的思想火花一定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体现于我们共同的文字中。)
日期:2009-09-19 09:00:48
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忧思(100)
标签:教书匠 教书这活儿 选校长 怪事 杂谈
分类:心路历程(连载)
孔东来校长(现在是正校长了)走马上任后野心勃勃——要把升学率提高到全县最高。
没写成雄心勃勃,是因为他的目标实现的几率等于零。
他的目标是要把女正校长领导的全县最大最好的初中比下去——这很难,一个村办初中要和全县人力财力重点倾斜的名校抗衡,无异于拿起鸡蛋碰石头。
不过他的近期目标倒是很实际,把乡办初中比下去。
这似乎不是太难,因为他有陶李村这个强大的后盾。
毕竟是一个乡,能够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比时间:假如乡办初中增加了晚自习,桃李中学就增加晚晚自习;假如乡办初中礼拜六要补课,桃李中学双休日就不休息了。
二是比待遇:乡办初中假如给老师发点奖金福利啥的,桃李中学也发,而且至少要发到乡办初中的1.5倍;而且大发考试奖金,有名次奖,进步奖,一句话,你的名次比乡办中学的名次好了,学校亏不了你。
三是比信息:捕捉考试信息,凡是与中考,期末大考能沾上边的试题,想方设法弄来,无数次地进行“练兵”
竞争是在“提高质量”的大旗下进行的,所以桃李中学本着和乡办初中共同提高的原则,时不时要来乡办中学听听课,美其名曰为“取经”。
其实,乡办中学抽调的是全乡比较优秀的教师,桃李中学说来取经也在情理之中。
怪事之三:墙洞之大白于全乡,就发生在“取经”当中……
【更新中……期待您的关注,您点评中的思想火花一定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体现于我们的文字,让我们共同思考孩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日期:2009-09-19 09:01:47
教书这活儿--神圣背后的忧思(101)
标签:教书匠 爱情 教书这活儿 杂谈
分类:心路历程(连载)
桃李中学又来“取经”了,这一次,要听一听甲班的课。
甲班的班主任二十七八岁,姓姚,虽说是个小伙子,可人长的比较“委婉”,而且戴着一副眼镜,很“秀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