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下洞,我们三人各带了一只三节电筒。孙卫红忙打开电筒,借着电筒光往内瞧去,里面既无人影,又无声息,黑乎乎一片,似乎空间很大。陈明从地上捡起一粒小石子,从洞口抛了进去,只听嗒的一声,然后里面传来悠长的回声。我从这声音听出,那墓里应该还有很长的甬道。陈明迫不及待,抢先钻进。孙卫红则推着刘强,随后入内,我走在最后。
直到进了古墓,才看得真切,原来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室,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我们先前遇到的石壁,原来是一条甬道的边墙,这条甬道又长又直,左右两边均伸向远处,不知有多深。
走进大室,才发现,室的另一侧,也有一条同样的甬道,和我们进洞时遇到的这条甬道平行,延伸至黑暗中。整个墓,均是用极厚极硬的巨石垒成,气势雄伟,不知用了多少块巨石,看来墓主应该非是帝王将相摸属。
2010-9-6 23:15:00
24 舍利弗塔
刘虎对深达十余米的城门门洞感到畏惧,他说:“如果红眼鱼将潜水器推到门洞中间后停下来,或者门洞里的建筑都是有穹盖的,我们一旦进入将很难再出来,那时就算压铁被撞断,也不可能浮出水面了。”
这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正当秦昀犹豫不决时,一次强烈撞击突然发生,将潜水器快速顶进墙洞,接着,红眼鱼像一阵龙卷风冲过来,将潜水器继续带往前方,这个过程根本容不得思考。当潜水器穿越墙洞后,秦昀和刘虎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墙内是一片宏伟壮丽的砖石建筑群,数不清的寺庙、佛塔、医院、僧房、讲经台、殿阁、佛像、畜牧场星罗其中,它们的墙体上染满了泥尘,如同一部五十年前的经典老电影,透出岁月沟壑与醇香,不仅没有掩蔽它原有的风姿,反而让佛的意境更加传神。这里有许多鱼虾,它们自由穿梭于墙隙间,如同悠长的梵乐,正在演奏一千年前的佛教盛况。
秦昀已经忘记了危险,也忘记了引导红眼鱼,他将摄像机丢在底部,任由红眼鱼冲撞潜水器,他们就在这片迷宫般的历史殿堂里漫游。慢慢地,他发现这片建筑群落竟然宽达一百多万平方米,要想参观完毕是不太可能了。但有一点他已经确认,这里就是那烂陀。
在敦煌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几乎都会通读《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秦昀也不例外,这本书的卷三记载过那烂陀的建筑式样:“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晖焕其间,森竦其中,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这个水底建筑群与《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的记载完全吻合。它一定是一千年前逃入地底的于阗国僧侣按一比一的比例兴建的仿那烂陀建筑。令人费解地是,以一千年前的建筑水平,他们又如何在水底建成如此宏大的建筑群?就算有这样的建筑水准,他们又为何要将它建在水底?是为了隐藏佛祖顶真骨和佛经么?但佛经大多写在纸卷上,遇水就会腐烂,藏于水底一千年,只怕早就化为污泥了。
想到这里,秦昀决定去图书馆看看。据史书记载,那烂陀有三个图书馆,分立东部、南部和中部,秦昀无法辨识南北,决定前往易于寻找的中部图书馆,它也是那烂陀最大的图书馆。
红眼鱼对红色灯光的热情丝毫不减,继续在秦昀的指引下撞击潜水器底座,将它推向中部。时间在缓缓流逝,舱内氧气终于全部耗尽,两人不得不启用氧气瓶。由于氧气瓶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带有异味,而且内部气压也低了很多,储气量只怕用不了一个小时了。最可怕地是,潜水器舱壁的裂纹越来越长,越来越深,偶尔还能听到咔嚓细响,这令秦、刘二人惶恐不安。
不过,能在临死前发现一千年前世界上最宏伟的寺庙,也算知足了,这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成就。秦昀正在这样安慰自己时,他看见前方现出一座气势恢宏的高大建筑来,从式样来看,那一定就是那烂陀最大的图书馆了。
2010-9-6 23:33:00
洞门横轴的地方,是个圆圆的大钢球,经历了不知多长岁月,却依旧闪光发亮,似乎并未受岁月影响。再一细看,只见钢球上有数道刻痕。我看了一眼,笑着说:“这就是了,推这洞门需要技巧,既不能力大,也不能力小,幸亏陈明无意中一靠,否则我们不知要乱敲乱打到什么时候。”
唯一不便的地方,就是这两条甬道均是通向两方,实在不知道是该向左边搜寻,还是向右边。陈明想了一会儿,突然挠了挠头皮:“我真是傻了,三天没吃没喝的人,只剩一口气了,怎么可能爬得上三米高的洞呢?”
“阳陵也不过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55米,这墓再大,也不可能超过西安的帝王陵。”既然向左向右都无所谓,我们就决定先向左搜去。
这条甬道高度大约有1米6,宽度大约1米,在里面行走,只要微微低着头,也不是很累。洞内石壁坚厚,很是平坦,如果不是远传传来的回声,倒是一点也不会让人有害怕的感觉。
2010-9-7 0:06:00
这个墓很是奇怪,只要我们走大约1分多钟,就会遇到一个类似的大室,如果不是有那个让我们进洞的石门,我们简直分不清身在何处。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墓的大,原本我们的打算是沿着这条甬道一直走到头,然后再搜寻另一条甬道。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条甬道竟是如此的长,我们总共遇到了14个大室,前面的甬道依旧延伸至远方,似乎无穷无尽。
“天哪,这个墓有多大啊!皇帝陵都没法和它比!”陈明感叹道。我粗粗一算,平时成年人步行每秒钟大约1米,我们在这甬道里,速度要小一点,大约是60厘米每秒,照这样算来,每个大室之间距离为360米左右,我们已经整整走了将近5公里!
前方依旧无穷无尽,真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规模甚至可能比秦始皇墓还要大。“别的不说,光发现这个墓,就能使我在考古史上留名,更不用说随后的研究成果了。”我一边惊叹,一边暗自想。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大室。“天哪,光造这个墓,就要消耗多少的人力。”陈明咂咂嘴,乐呵呵地说道:“我们真要发财了,这里面肯定到处是金银财宝。”再走一段,遇到了第16个大室,前面和后面,依旧是无穷无尽的甬道。一直不吭声的孙卫红也感叹起来:“看来,历史书上说得没错,地主阶级真是敲骨吸髓地剥削农民阶级啊。”
再走了大约30秒,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丝亮光。“莫非我们猜错了?”陈明惊叫起来。我也心里一惊。孙卫红毕竟老练,看情况有边,忙把刘强推至最前,我们三人随后。
2010-9-7 0:28:00
再走了20多秒,终于看清了这个光亮处,原来这竟是个和我们进来时一模一样的洞,光线正是从这洞里透出来。
蓦然之间,刘强突然发足狂奔。事出突然,孙卫红一把没抓住他,也紧随其后,苦追不已。眨眼间,刘强就窜至洞口,但是他毕竟受了伤,逃跑速度比孙卫红要稍逊一筹。
就在刘强将要窜出洞口之时,孙卫红已经一把抓住刘强的右手。万没想到,刘强突然扬声大笑,右手用力一挥,孙卫红措手不及,加之身体略有失衡,居然被刘强挥到在地。就这么一顿,洞门已经合了一半。
这时,陈明已经冲至洞口,洞外突然一柄亮闪闪的劈了进来,陈明用手电筒去格,身体一个驴打滚。这刀虽然被格了一下,力道不减,竟把石门砍得火花四溅。然后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洞门合上,就此一片漆黑。甬道里,尘土扬起,落得我们满头满脸。
陈明定了定神,只听孙卫红大骂:“他妈的,陈强这小子装得好像!”我三人同时伸手摸去,只叫得一声苦,原来这石门内壁也是严丝合缝,一点措手之处也没有,只不过石壁因为刚才被砍了一刀,一小片石块掉了下来,所以略有破损。
只听得陈强的声音隐隐从石后传来:“小子们,你们再奸猾,也中了我的计了。你们力气再大,瞧你们能推得开这石门吗?”而后,就是一连串畅快之极的大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