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日记:我家的夫妻生活》
第36节

作者: 伍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午去烈士公园,下午动物园——两个地方呢!”镜子很神气的样子,觉得一天玩两个地方,占了便宜。因为经费并不增加,还是和以往一样,60元。
  “这些地方都去过好多次了,有什么好玩的?”常乐说。
  “不,好玩!”
  “我看你还不如就在家里练琴……”

  常乐又开始玩她那特有的理性了。我在书房里听着,又好笑又好气。这么好的社会交往机会,这么及时的郊游,镜子怎么可以不参加呢?但我知道常乐也并非坚决反对,不过随口一说罢了。想到这一层,我懒得发表意见。何况镜子不是三岁小孩,已经不大好哄骗了(更何况她还占着理呢)。果然,镜子立即激烈地反抗:
  “不!我不——就不!”
  我一个人在书房里,想起镜子上次参加郊游(秋游)的事,不禁嘿嘿地笑了起来。
  那次他们在烈士公园,遇上韩国的一个旅行团。镜子受常乐影响,爱看韩剧,对韩国很有印象。于是她跟韩国旅行团的成员打招呼了。她说:
  “Hello!”

  她说,对方也以“Hello!”致意。(估计对方的英文程度也和她差不多?哈哈。)镜子还说,她给那个韩国人吃了薯片。
  “是吗?哈哈。”我感到童心如此可贵,世界如此美好。
  转眼到了星期三。因为念着春游,镜子一大早就去学校集合了。中午,我和常乐吃过饭,无聊地看电视。镜子不在家,少了些喧嚣、呵斥、吵闹,家里便显得冷清,真有些不习惯哩。常乐说:“那些东西,她肯定吃不饱……”
  “是呵!晚上补吧。”我说。常乐让镜子带去了薯片、方便面、口香糖、橙汁、面包之类的干粮;这类的东西,象征性地哄骗哄骗肠胃可以,吃饱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营养。
  “这学校也真是的,出去玩,饭都不……”她又说,接着便开始替校方计算春游的花费:包车M元,门票N元——还有什么?没了。何况烈士公园还不收门票的……算了半天,她最后得出结论:这次的春游,每个人20元就够了,学校足足赚了40!全校一千多学生,你算算……
  常乐于是有点愤愤不平,说学校太黑了。

  我觉得算这些细帐有点无聊,但也不想当面泼她冷水,只说:“得了,你省省吧!气个什么气?现在学费免了,学校又不能乱收费,利润从哪里来?拿什么给老师发奖金?老师们每天吃粉笔灰、呕心沥血的,容易吗?”
  是的,我的确也是这么想的。这社会之所以每天都在发展进步,有它的内在动力。譬如说,电信局为建筑公司提供电信服务,建筑公司为保险业者建造住房,保险业者转而又为电信局提供保险服务。说得更简单明了一点,就是我赚你的,你赚他的,他又来赚我的,这就形成一个和谐的食物链,如此而已。一旦某个链条出了问题,整个系统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你让教师收入跟不上,教学的干劲就要打折扣,学生成材的数量与质量就跟着受影响。反过来说,某个行业收入太高了,也会惹得社会大众注意,进而加以呛声,比如去年的电力行业……虽然是这样想,但我不能说得太多,说多了她更加听不进去。——如果常乐只是随意聊聊,而我为了说服她竟如此高调地东拉西扯,不反而显出我的无理和无趣、我的小题大做吗?

  电视里在放一个家长里短的节目,哭哭啼啼,吵吵闹闹,我看了半天也没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对那位颇显出端庄淑秀的女主持的来龙去脉,我倒是略知一二。(正是这位颇显出端庄淑秀的女主持,两个月前惹上了官司,被一位同样端庄淑秀的少丨妇丨推上了被告席。少丨妇丨并向女主持提出精神补偿,金额以被告所得全部赃款为准。大致情况是,身兼制片人的女主持虚构了一桩家长里短的故事,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可信性,她在故事里运用了真实的人物,这便是原告少丨妇丨。故事播出之后,少丨妇丨知道了,于是大闹天宫,称自己“比窦娥还冤”,哈哈。遗憾的是,那条消息只在网上出现了一天,后来就不见了,可见那女主持并非等闲人物。)

  此前,在我的印象里,这女主持简直是道德、道理、道义的化身,每一句话都经仔细熨过,每个用词都深思熟虑、无懈可击。她并且常常在节目里不失时机地宣称自己喜好读书和写作,以便留给人们一种“知性、理性的年轻女知识分子”的形象。再次在荧屏上见到她,还是那么从容、冷静、知性。但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突然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感觉很恶心。这使我觉得再也不能相信表面的东西了。我不假思索地跟常乐说:

  “你看,这个鸟人,装出一副高高在上、道德化身的样子,背地里可是多么肮脏!”
  郁闷的是,常乐没有丝毫反应。我的慷慨激昂、咬牙切齿,统统被她视若无物。我窝火极了。这样的情形,过去也有过。常乐要是不认可我的过激言论,就常常这样,默不作声。但这一次,对她的默不作声,我理解为报复。她可能在想,你不认可我对学校不合理收费的指责,我为什么要附和你对一位电视主持人的无端攻击?
  窗外春光明媚,我心里却灰暗极了。我不甘心,接着说:
  “你不知道吧,这女的曾经——”
  “得了,伍汉,你也省省吧!她肮不肮脏,关你什么事!人家开着宝马,住着香园的别墅,才不在乎你在这里咬牙切齿呢!”
  哦,是吗?对这些本地土产名人的掌故,常乐知道得不少哇。同时,我从她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我立即感觉到几分羞愧、几分危险,于是乎紧急自卫——逃出户外,将自己融入春光中。阳光像金箔一般,贴了我一脸。

  多么煦和的阳光啊!

日期:2008-11-2 20:03:19

  XX
  我活到如今,总算看明白了一些事。
  比如人际关系。透过纷繁芜杂、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往还秩序,我只看到两个镀金的大字:利益。(怎么好像在模仿鲁迅先生“吃人”的口吻?哈哈。)这有点叫人气馁,但却是现实。急性子以及比较“小”的人,在付出之前,已经先行计算过回报了;慢性子以及肚皮略“大”者,可能在付出过后才开始考虑秋后收帐。有些人着眼于目力可及的蝇头微利,并因此常常遭到那些放长线钓大鱼者的嘲笑(他还没来得及读《孟子》,尚不能回答“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则何如?”这样的问题)。是的,在考虑是否与他人交道、如何交道、交道几分时,我们所依据的,无不是自己利益的得失。他对你用心有多深?那要看他对自己的利益看得有多紧。这样一来,我便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再信奉什么友情,不再为某人貌似慈祥、和蔼的笑容所迷惑,不再接受什么“优惠券”,也怀疑一切所谓“免费”、所谓“赠送”……

  再比如畅销书。在这个时代,资讯的空前发达,已是不争的事实。印度发生的严重踩踏事故,几分钟之后你已经了如指掌。宇航员在太空的一举一动,你可以通过现场直播详尽掌握。你要的资料,尽可以从网上查得。想重温《红楼梦》,你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读电子版本。于是,在这个背景下,一本书印5万册,已算不错的成绩了。如果能印10万册,则已不是一般的读物,很可能是女明星写真集、致富秘笈或者离婚指南。能印几十甚至上百万册的,当然凤毛麟角,算得畅销书中的畅销书了。(当然,像《少女之心》这样的奇书,卖个几百万册也完全可能,这是个例外。)了解到这一点,对一本书,我们不必阅读,单通过发行量就能窥见其大体风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