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星高照唐伯虎》
第31节

作者: 夜半饿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船停得离酒馆并不远,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不过把文征明弄上船挺费劲,因为船板太窄了。最后祝枝山咬咬牙,说:“为了柳树头我豁出去了。”一弯腰,把文征明背了起来,一步三摇万分惊险地上了船。

  到了船上,文征明就被移交给女孩儿们了。祝枝山还有点担心,问小徐姐姐:“里面儿什么情况啊?”
  小徐姐姐调皮地笑着,低声说:“小王姑娘已经脱得光溜溜赤条条地,钻在被窝里了。”
  祝枝山叹道:“安排得好,安排得好。这样节奏快,事情办得成。”
  小徐姐姐道:“一听说是和大才子睡觉,那小妮子麻利着呢。”
  几个人说笑着下了船。小徐姐姐说:“让她们几个在这儿看着,省得那柳树头半道儿跑了。咱们继续去喝酒,静候佳音。”

  祝枝山说声好,又招呼唐伯虎把船板给撤了。那船慢慢地,就漂到河中央去了。
  几个人回到饭馆,杨循吉问:“好事成了?”
  大家点点头。再往外看,那酒馆半截台子伸在水里,栏杆之外,天上一轮明月,河上一叶孤舟,然后,船上的灯灭了。

第四十二回 投河

  长夜难熬,杨循吉喝得太多,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只剩下小徐姐姐和小唐、祝枝山三个,还在那里强打精神,东拉西扯。祝枝山说:“说些好玩的事情吧,要不然我们都看不到柳树头的好事了。”唐伯虎只是嘿嘿笑,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小徐姐姐的脸。小徐姐姐也盯着唐伯虎,痴痴傻乐。
  祝枝山闹了个没趣,叹口气:“得,我看出来了,你们二位也动春情了。要不我先撤?你们找地方那什么?”
  唐伯虎道:“吱吱声你别走。我是在想,小徐姐姐这脸上一直银光点点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真的银粉么?”
  小徐姐姐便道:“傻孩子,要是银子磨成粉,哪里在脸上呆得住啊?早就被风吹去了。这些东西,叫作‘花子’,是取长江里的鲥鱼鳞片,细磨而成,点在脸上,灯下便是银色,阳光下便是五彩。不过光有花子也是粘不牢的,还须事先在脸上扑粉。这粉是粟米粉加上铅粉,再调入白色茉莉花仁和簪花粉,涂在脸上,才能粘得住花子。这粉质量最好的,当属杭州粉,荆州的范阳粉和北方的定粉也都不错。当然光有粉还不够,脸会显得太白,就要配用胭脂。胭脂是用花捣成汁液制成,有很多种,红蓝花、重绛、石榴、山花和苏方木都可以做胭脂,只是做出来颜色有深有浅。可以将胭脂调在粉里上妆,也可以先上粉后上胭脂,当然若是今天这样的盛装,则需要先上胭脂后上粉,唤作酒晕妆。要注意,不管怎么做,额头、鼻梁和下巴是要留白的,这个就叫‘三白’。若是在胭脂中加进牛髓、猪胰等东西,便可以调成脂膏,用来涂唇,唤作唇膏。”

  祝枝山叹道:“原来女人要弄漂亮了,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小徐姐姐说:“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最麻烦的怕是做眉笔了。要先用麝香调好油放上三天,再找一个小碗,倒上芝麻油,用丝绒做成灯心,泡在麻油里,像点灯一样点着,之后赶紧再找一个带孔的小碗盖在上面。这样黑烟就会熏到上面的碗壁上。把这些黑烟灰用刷子扫到麝香油中调和晾干,才能做出画眉笔来。”
  一番话说得唐伯虎和祝枝山目瞪口呆,原来画个眉毛,竟然如此繁琐。
  小徐姐姐说:“只是现在,很少有人做这东西了,大家都买波斯的螺子黛画眉,那是一种黛石。若是要便宜些的,北京门头沟斋堂的眉石也很不错,不比波斯国的差。”
  唐伯虎被说得频频点头:“记住了,三白和眉石。”

  要说小唐为什么对小徐姐姐化妆这么感兴趣呢?原来他是在琢磨怎么画画呢。小斧劈已经练会,可不能光小斧劈啊,画美女,那可得从实践中感悟。对于唐伯虎来说,小徐姐姐不光是可爱的女孩,还是时尚老师,当然也是床上的师傅了。
  唐伯虎常想,有这样一个女朋友,那人生就一点缺憾都没有了。
  小徐姐姐讲完化妆品,对唐伯虎说:“现在已经过了子夜,是端阳了。你是不是帮我写首诗啊,说说端阳节?”
  唐伯虎点头说好,便提笔给小徐姐姐写端阳诗:
  端阳风物最清嘉,猩色戎葵乱看花。雄黄更扰菖蒲酒,杯里分明一片霞。

  这诗说的是端阳节里猩红的戎葵花盛开,映在泡了雄黄的菖蒲酒中,杯子里绽出一片霞光。
  刚才还是酒色癫狂,胡闹疯玩,被小徐姐姐轻声细语地一阵述说,把整个气氛调整得高雅清秀,小唐的诗也走得高级起来。好女人就是这样,可以左右情绪,可以让人神魂颠倒头晕目眩,也可以让人脱胎换骨心澄目明。
  唐伯虎诗写完,小徐姐姐和祝枝山都在那细细品味,店小二他们已经熬不住瞌睡,打起了盹,屋子里除了杨循吉的呼噜声,非常安静。
  之后,突然就听得“扑通”一声。大家就是一愣神。就听得船上一片忙乱嘈杂,霎时灯火通明。
  有女孩子高声喊:“快来救人啊,文征明跳河啦! ”
  小唐小祝小徐姐姐赶紧跑到栏杆边看,但见水中泛起一阵阵涟漪,一个人在水里不住地扑腾,忽沉忽浮,不是柳树头又是谁啊?
  原来那文征明喝得不省人事,被抬上了船,扒了鞋就塞到了被窝里。王翘在被窝中早恭候多时了,见文征明进来,就不管不顾,抱着又亲又摸的。怎奈小文喝得太多了,啥都不知道,啥都没反应,嘴里还念叨着不信,人却早成了一摊泥。
  王翘没了办法,只好让文征明躺舒服了,自己抱着他,一同睡去。小船儿漂漂,这一梦虽无性事,却也睡得挺美的。

  谁知道到了半夜,文征明突然口渴,渴醒了。懵懂中想起来找水喝,却怎么也起不来,两手一摸,发现一个滑溜溜软绵绵热乎乎的东西紧紧抱着自己,再一推,双手却抓到两个鼓鼓的、圆圆的肉球。文征明不知道这是什么怪物,吓得一身冷汗,一使劲终于坐了起来,“嗷”地叫了一声。
  王翘姑娘睡得正迷糊,看见文征明醒了,心下正欢喜,谁知道文征明看着自己,喊了声“妈呀”,翻身就往外跑。外面看门的女孩子们也在打瞌睡,事出突然没来得及拦他,竟然让他跑到了船舱外。
  文征明本是想夺路而逃的,到了外面才发现,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周围茫茫一片全是水。那几个女孩儿从后面追出来想拽他,文征明万般无奈,一咬牙,一跺脚,就跳了河了。
  这小子本来是最怕水的,坐船心都慌,更听不得一个“跳”字。也正因为如此,祝枝山才把这事情安排在船上,就是怕他逃课。谁能想到他性子这么固执,宁可跳河也不敢动女人啊 。
  祝枝山慌了,三下两下脱了衣服就跳下去救他。唐伯虎跑回来叫醒了店小二:“你家有船么?”
  小二睁开眼睛,点头:“有个钓鱼的小蚱蜢舟。”

  “那快开船,咱去救人。”唐伯虎带着哭腔说。
  那舴艋舟是个扁平的小船,两头尖翘,在水里走得飞快。祝枝山还在半道游啊游呢,小舟便已经超过他,飞似的到了文征明的身边。
  再看文征明,仍然在水里扑腾,动作却是越来越慢了。小唐脱了衣服跳下去,一把揪住他的脖领子,往船上托。店小二弯腰来拉,这时祝枝山也过来,三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他弄上了船。此时大船也已经靠过来,两个落汤鸡抬着一个落汤鸡,狼狈不堪上了大船。他们把小文仰面朝甲板上一放,又压又呼噜的,不一会儿,水就从小文嘴里喷出来,像喷泉似的老高。

  按了半天,文征明“哎”了一声,转回气来,祝枝山和唐伯虎这才放心,两个跌坐在船上,姑娘们忙着煮姜汤点炭火,帮他们烤外套。王翘也穿了衣服过来,看文征明有什么事情。谁想文征明睁眼一见王翘,哎呀一声,翻身又往船边滚,大家七手八脚才算把他按住 。
  王翘哭了,长这么大,还没谁这么对她。
  祝枝山叹口气说:“得了,看来他是没啥女人缘儿。以后这种事情,咱还真就不能管了。”
  船慢慢靠了岸,小徐姐姐和杨循吉早等在那里,大家上了船。这个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小徐姐姐说:“干脆,我去雇几顶轿子吧,把你们全送回家。这个样子走在大街上,还真是让人看景呢。”
  大早晨的哪有轿子啊?还是小徐姐姐有办法,写了张纸条。杨循吉自告奋勇,拿着纸条去轿行敲门去了。这边小徐姐姐就进内舱去哄王翘,外边唐伯虎坐在那,看着舱门一个劲儿地发呆。

  祝枝山问他:“想什么呢?”
  唐伯虎说:“这一别,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了。”
  祝枝山一想,可不是吗?过几天小唐就该办婚事了,出来玩还真难了,短期内就别想了。
  这时候文征明悠悠地喊他们:“吱吱声,唐伯虎,我好像学会游泳了……”

第四十三回 迎亲

  喝醉了酒,本来睡在又香又暖和的被窝里,结果猛地又扎到冰冷的河水中,这一激,文征明生了场大病 。回家也不敢说是为什么,只好说是喝多了酒失足掉河里了。祝枝山和唐伯虎心里过意不去,就去看文征明,帮他熬个药汤什么的。文征明的妈妈说:“下回可不能喝这么多酒啊,多危险啊?”
  小祝小唐赶紧点头,唯唯诺诺。
  等妈妈出了屋,文征明说:“不是不能喝酒,是不能叫女人了。我劝你们两个也别叫女人了,女人耽误多大事啊 。”
  祝枝山为难地说:“兄弟,这个要求太高了。你看哥哥我也老大不小的了。没女人我这就没有生活目标啊 。你以后就知道了,这日子绝对不好熬,不好熬。”
  “那你就成个亲么。”文征明说。

  “咱不是得先考试么?考完试咱就成亲。”祝枝山指指唐伯虎,“你别光说我,你也说说他。”
  文征明看了眼唐伯虎,说:“你就更不对了。都要娶媳妇儿的人了,还留恋烟花柳巷的。这不是大丈夫行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啊,把精力用在这些地方,玩物丧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