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挠挠脑袋说:“我自己是喜欢女孩么。女孩可以娇宠,可以打扮,可以惯着,这个我最擅长。但男孩传宗接代么,要尽孝道。所以,男的女的都行,反正生完这个,还能再生。要是只让生一个,那就完蛋了,一点都不好玩了。”
郎中点头:“是啊,多生几个,家里也热闹啊 。”他拿了纸笔写了药单,无非是些紫苏、砂仁、陈皮、白术、当归之类的安胎药。正写着,丘阿姨拉着唐广德过来了,一定要请郎中吃饭,要小唐作陪。小唐惦记着小徐妹妹,也没心思多吃,胡乱应付几口,就到后面看小徐妹妹去了。
从那天开始,唐家真是把小徐妹妹当神仙给供起来了。饭也不让做,衣服也不让洗,也就允许她干点针线活。唐伯虎也老实起来,轻易不出门,总是在家陪小徐妹妹。白天读书,有空画些画补贴家用,偶尔会去府学听听课,不过那课进度慢,小唐该会的早就会了。到了晚上,就和小徐妹妹聊天扯闲篇儿。唐伯虎问小徐妹妹:“不知道我儿子到底叫什么名字啊?”
原来徐廷瑞给外孙子起好了名字,小徐妹妹看了,却不让小唐看。
小徐妹妹就笑,说:“我爹说了,要确定是儿子才能告诉你。”
唐伯虎就耍赖道:“娘子啊,小徐妹妹啊,你就跟我说吧,要不我心里指不定多惦记呢。”
小徐妹妹说:“那好吧,告诉你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唐伯虎不住地点头:“没有任何问题,告诉了我,随便你怎么吆喝我都行。我这一辈子,就给你当牛做马,听你吆喝了。”
小徐妹妹笑道:“谁要你当牛做马了?你还得考状元去呢,回头皇帝再知道我让状元当牛做马,还能重用你吗?”
“那你让我答应什么呢?”唐伯虎想半天,“我还能干什么?”
“我让你答应的是,有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你都不能只宠他,不宠我,让我受冷落。”小徐妹妹说。
唐伯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这个肯定能做到。我还以为你不让我找女人,不让我喝酒呢。”
“就你这样儿……”小徐妹妹叹口气,“你做得到么?你就是答应了我也不相信,所以,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不会提,对不对?”
小唐被说得红了脸,说:“我努力,我绝对不沾花惹草,就算喝酒,也绝对不喝多。”
小徐妹妹道:“你不沾人家,也架不住有人沾你,想想看,又是才子,又是年轻,又是长得好,还能吟诗做画,回头再中了状元,那周围还不莺歌燕舞?所以说,你是危险的男人。我只是要一点,不管以后出了什么事,你要对我们的孩子好。”
一席话说得唐伯虎有点郁闷,拉着小徐妹妹的手说:“你这不是拐弯说我不老实嘛?我老实还不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就让那些花啊草的,光听声不见人,急死他们。”
小徐妹妹开心了了,哈哈大笑:“那样可不行,我该被人说成千古妒妇了。”
之后她收住笑容又说:“我爹起的名字,叫做唐长民。长是老大的意思,又可以理解成长久。民么,就是老百姓。《说文解字》里,民也是萌的意思,万物生长。民又通苠,意思也是生长得时间长。不知道这个名字,你喜欢吗?”
唐伯虎说:“喜欢喜欢,怎能不喜欢啊 。我觉得这意思就是说,你得一直生孩子,把孩子生得像老百姓一样多。”
小徐妹妹瞪眼道:“不是这个意思。你想累死我么?”
这回轮到唐伯虎笑了,嘴上功夫,谁能斗得了他。转眼之间,就给找补回来了。
第五十五回 钓叟
冬尽春来,万物复苏。小徐姐姐离去的悲哀已经慢慢散去,虽然时时心里还是疼,可生活也得继续。更何况这新的一年,不仅要生孩子,还得参加乡试呢,想起来真有点紧张。
在家闷得久了,小唐也想出去转转,透口气么。恰好徐廷瑞来接小徐妹妹,说要让她回去住几天。小徐妹妹回娘家了,唐伯虎就更想出去玩儿了。不由自主就从家溜达出来,不由自主就转到祝枝山家门口,不由自主就进去瞧瞧胡子在干什么。
祝枝山瘦了不少,说是读书读的。聊了会天,说是今年乡试无论如何也得考上,之后有亲戚帮忙,可以再去礼部考个差使。这样好歹就有个官做了,也就算谋了个正当职业。祝枝山叹道:“小唐啊,我情况和你不一样,我比你大十岁,长得也没你好看,这考状元之类的事情我根本就没想。去当几年官,挣点钱,给家里人一交代,我这辈子必须做的事情就算做完了。然后我就回家,过我的逍遥日子。”
小唐嘿嘿笑:“没功夫干别的了?”
“现在是没功夫啊,事情都赶到一起了。”祝枝山说。
原来祝枝山的老婆也怀孕了。结果呢,两个男人扯了会儿伺候孕妇的事儿,说得愁容惨淡的,都觉得最近实在是太辛苦,的确应该到外面去透透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么。但背着怀孕的媳妇儿出去泡妞也是为君子不齿的行为,祝枝山出主意说:“不如我们去太湖玩吧,游山逛水,踏个青,远个足,怎么样呢?”
唐伯虎当然赞成,至少,能去太湖边喝两杯么。和家里打了招呼,两个人就雇了车,直奔太湖边来了。
太湖烟波浩淼,春天里游人如织。但是,逛景点是最没意思的事情。所以小祝小唐两个,就顺着湖边瞎转悠,找僻静地方陶冶情操了。路上他们还说起小徐姐姐,依旧是叹气连连。东拉西扯的,路就走得远了,直走过一片芦苇,竟然起了雾,加上天色已晚,就辨认不出方向了。
唐伯虎说:“糟了,这下要挨冻受饿了。”
祝枝山说:“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个小酒馆,炖上一条太湖鲜鱼,弄点青梅酒。”
祝枝山把唐伯虎的口水都给说出来了,两个人就加快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赶。没想到路走错了,在芦苇丛中越走越深,竟然走到了湖边泥里,路还断了。
这下可没了办法,往前走吧,就是太湖,往回走吧,实在没力气了。
正迟疑呢,就看见芦苇深处有灯火一闪。祝枝山赶紧冲那个方向大叫:“有人么?”
叫了好半天不见答应,正要以为自己眼花,芦苇中竟然传出一声:“往左边走。”
两个人大喜,几乎连滚带爬钻了过去,突然眼前开阔起来。空地上搭着个小窝棚,只见一个人,绿蓑衣,青斗笠,正在那里忙活呢。
那人听到动静,慢慢抬起头来,原来又是个白胡子老爷爷,也看不出多大岁数来了,那胡子比沈爷爷的还长好多,都长到肚子下面了。见了两个人,就招呼过来帮忙。原来是风大,柴禾点不着了。祝枝山和唐伯虎就过去,拿身子挡了挡风,这才把火镰打着草纸,慢慢地燃起一堆篝火来。老头用木棍支起架子,从窝棚里搬出干草来,劈劈啪啪地烧,一下子就暖和了。
老人搓搓手,对祝枝山说:“你去到水边,有根绳子,使劲拽,把我的鱼篓拽上来。”
祝枝山听说有鱼,不由得大喜,欢蹦乱跳就去了,没多大功夫,呼哧带喘地拖回了一个大鱼篓,里边有十多尾大鲤鱼。
唐伯虎被老头支使,去窝棚里拿了个铁锅出来。这铁锅也够老的,都快破了,上面还生了锈。老头让唐伯虎到窝棚后面提个木桶过来,特麻利地把锅和鱼都收拾了,把铁锅往篝火上一挂,倒点水,拣了条最大的鱼放进去煮。
接着,老头又拿出一个包袱来,里面又有各种小布袋,看上去是作料,东撒点西撒点,左弄右弄的,竟然弄出香味儿来。小唐和小祝都快馋晕过去了。也看不出人家让不让吃。
唐伯虎开口搭讪:“老爷爷,您尊姓大名啊?”
老头一乐:“我自己都忘了。”
这话一说,小唐不知道接什么好了,愣在那儿。还是祝枝山有经验,立刻说:“老爷爷,这鱼都是你钓的么?”
一说起钓鱼,老头兴趣来了:“今天钓了一整天了,还别说收成不错,全是个儿大的。不过美中不足,钓的多是鲤鱼,要是能钓上一条乌鳢来那就理想了,那鱼吃着就香。”
祝枝山点点头:“那您一定是专门钓鱼的,是高手。”
老头哈哈大笑起来,说:“你们运气好,要是碰到我什么都没钓上来,那就只好煮点清水白菜吃了。”
这意思,就是请小唐小祝吃饭了。那两个多伶俐啊,立刻你一句我一句,老爷爷长老爷爷短地乱叫。老头被叫得都快晕了,赶紧摆手:“等等等等,有问题。”
俩人愣了,问:“什么问题啊?”
老头说:“平时我都是一个人吃饭,所以只有一副碗筷。你们两个来了,没家伙事儿啊?怎么吃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老头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去把我床底下那竹箱子抬出来。”
唐伯虎又进了窝棚,愣没找着床。那不就是几块破木板么?上面凌乱地扔着被子,底下是有个竹箱子,可箱子一抽出来,木板就得直接搁地上了。就权当那木板是床吧,反正这窝棚里,也没有更像床的东西了。
老头打开箱子,唐伯虎往里一看,喝,这老爷子还是个文人呢。里面有个笔洗,还有个大茶碗,另外还有个没了盖子的竹筒,里面塞着笔啊墨啊纸啊什么的。老头笑了:“多年不用了,字我都忘了怎么写了。这个,洗洗吧,全是灰。”说着就把笔洗塞给唐伯虎,把茶碗塞给祝枝山:“行了,你们就凑合吧。”
的确是凑合,唐伯虎跑去洗笔洗和茶碗,祝枝山到旁边撅了几根粗点的芦苇杆子,这就算筷子了。
折腾一会儿,那鱼是熟了。老头又往锅里下了点霉干菜之类的东西,引得人口水欲滴。老头找了块破布,往地上一铺,跟他们说:“坐下吧,开吃。”
那两个的确是饿了,坐地上就伸筷子捞鱼吃。老头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酒葫芦来:“行了,这下齐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