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计算机的迷雾》
第28节

作者: sholber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尽管语言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地重要,但是我们的嘴不会思考,而双手也只能写出大脑中所想的东西。换句话说,我们说的话、写的文字,都来源于大脑。也难怪上学的时候,因为犯了错,做检讨的时候又吱吱唔唔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说:“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要吞吞吐吐的。”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对语言交流感兴趣,那么与其研究语言本身,不如研究一下大脑。

  在这个世界上有几十亿个大脑,长在各自不同的人身上。这些人有胖有瘦、有高有矮、有男有女,有的穷困不堪,衣食无着;有的养尊处优,每天不洗澡都觉得难受。但是,不管是谁的大脑,当它的主人一觉醒来,用我大姐的话说——掰开两眼——之后,就开始不停地思索、思考、思想、想象、联想——用比较专门的术语来说就是——思维。

  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或者外部事物留在大脑中的印象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如果你在野外看到一个大蘑菇或者狗尿苔的时候想起了伞,那么这证明你的大脑在形象思维方面是正常的。
  形象思维接近于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一生下来的时候就开始具备这种潜能。形象思维不拘一格,没有定势,取决于你是否见多识广,也和你个人的某些特点有关。当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或者发明创造的时候,用的也是形象思维。比如古代的鲁班,有一次不知道上山去干什么——可能是去砍树(这是我的猜测,要知道,他是个木匠),上过山的人都知道在攀爬的时候需要拽住点什么才行——比如一棵小树。可是他拽什么不好,偏偏要拽草,还是带齿的那种。这下可好,一下子就被草割伤了手,由此联想到可以根据草叶的形状制造一种类似的工具来伐木。他还真就造出了这么一样东西,我们称之为“锯”。

  了解到形象思维可以在梦中,或者迷迷糊糊的时候进行,这是很有意思的。威廉·巴克兰,牛津大学那位穿着飘逸长袍,爱好试验的学者,是18世纪知名的地质学专家。了解地质学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无论在哪方面都是怪怪的。有一次,他半夜里突然把他的太太推醒,大叫一声:“天哪,我认为,化石上的脚印一定是乌龟的!”夫妻俩穿着睡衣来到厨房,他的太太和了一团面并把它摊开,把乌龟扔在上面,赶着它向前走。结果他们很高兴地发现,乌龟踩出来的脚印果然和化石上的脚印一模一样。

  另一些形象思维的例子包括写作、拍电影和绘画等这些艺术创作过程。大家都看过很多电影,也阅读过不少书籍,其中必定有一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一有首诗,它是这样写的: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哎呀,简直是太好了,让人觉得自己好象真的在一个繁星满天的晚上,站在高高的楼亭之上,用那句成语是怎么说的来着?——身临其境!可见恰当地运用形象思维,有时候会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来①。
  ============================================================
  注① 较之古代的才子们,现代人可能更胜一筹。有位仁兄的夫人怀了孩子,于是有感而发:“不敢高声语,恐惊腹中人”,合情合理,很有意思。还有一位,到长江的源头游玩。他走的栈道全是在高山的石壁上挖出来的,而且随时都要提防山上的坠石。在这种危险的地方,此公竟然还有诗兴,即时想到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山上石”。同样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同样是有感而发,下面这一句一看就知道是在发牢骚:“不敢高声语,切莫惊洋人”。

  ============================================================
  猜谜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总是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进行。有意思的是,它还可以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如果你想试试,现在就有一个例子。
  一身毛,四只手,坐着象人,走路象狗。(打一种动物)
  形象思维比较简单、比较初级,在我们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具备了这种能力。有关形象思维的话题就说到这里,现在再来说说另外一种叫做抽象思维的话题。

日期:2009-02-19 21:40:49

  ★★★★★★楼主续文
  抽象思维不借助于头脑中的形象。比如计算象168 + 33 × 105或者1003这样的数学题。在这里,你用不着想象自己能看到168个鸡蛋,或者33条狗,得出这两道数学题的结果,和你当时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东西没有关系。所以,做数学题的过程是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无处不在的,差不多是每时每刻,在每个人的脑子里不停地进行着,而且还要说给别人听。科学家们研究那些已经发现的事实,经过推理获得重大发现,作出了不起的发明;商场里的前台服务人员要一拨又一拨地给客人们讲道理,作解释;就连两口子吵架,脸红脖子粗,归根结蒂也是在进行推理,或者进行论证(摔碟子砸碗除外),表明自己是对的。除了这些之外,书报杂志上的议论文和评论员文章,也是抽象思维的最好的例子。前一段时间看《联合早报网》,有一个名叫Yunchu Li的人写过一篇《西方抹黑北京奥运,是因为恐惧意识形态失控》的文章。他本人的观点已经在标题里说得很清楚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是对的,他是这样写——哎呀,边推理边论证的(看了之后很提气,但是限于篇幅,这里只摘抄两段):

  传统上,在所有西方媒体的宣传中,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都是贫穷的、落后的、肮脏的,人民是愚昧的、闭塞的、麻木的,如同人们在北朝鲜、阿富汗见到的情况那样,只有民主国家才有可能做到富有、先进、干净、开放和富有活力,如同人们在美国、日本、新加坡见到的情况这样。这个意识形态上的大对比,是经过西方媒体反复50多年的努力以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 在西方世界,这样的信仰是不可怀疑的,犹如对上帝的信仰一样。

  然而,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召开,全世界将会目睹共产党中国这个社会的风采的这一刻, 西方开始忧虑了。这是由于西方所指出的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国家所需要的要素, 包括多党制、媒体和金融业向西方开放、信仰基督教、外交上要俯首听命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不能执政,中国一条都不符合,但是中国的经济却腾飞了,连续繁荣了30年。

  抽象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思维形式,差不多也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当人类还象其它生物一样,是原始海洋里飘浮着的营养碎片的时候,没有这种技能;当和其它水里的朋友们分道扬镳,迁往陆地上生活的时候,也没有这种技能。但是,当我们从猴子变成人的时候,仿佛是一下子,抽象思维就产生了。
  其它动物可能也有一些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不如人类有效。比如,你可以训练家犬用嘴叼着一桶水去救火,天长日久,这狗一旦看见着了火,就会叼一桶水去把火扑灭。但是,即使你把桶里的水换成了油,这畜牲也照浇不误。这意味着,“水能灭火,油能助火,这是油,所以不可以用来救火”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低级动物们望尘莫及的。

  看得出来,和形象思维的想象和联想不同,抽象思维总是要从已知的事实出发,计算出一个结果,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或者用一组被公认为是真实的材料,证明某种观点或说法。对于这两个过程,用那些研究抽象思维的人的行话来说,分别就是推理和论证。
  抽象思维过程可能掺杂着形象思维,但它们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有一天你在山上放牛,忽然看见对面山上冒起了浓烟,于是你就知道对面山上正在烧火。在这个例子里,有形象的存在,比如浓烟,以及你仿佛看到正在着火时的情景。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抽象思维可以把浓烟和着火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到一起,而形象思维通常不能。

  抽象思维不是凭空进行的,就象形象思维中的形象一样,一定要借助点什么。但是,和形象思维需要借助于形象不同,抽象思维依赖的是万事万物在大脑中的印象、认识、认知以及对它们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概括。比如前面的油、火、烟,等等,这些称为概念。
  要想把概念讲清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因为你很可能简单地认为它只是从嘴里说出来的,或者写在纸上的一个词语,比如“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