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26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阳顶天对领导层的年轻化,除了提拔才俊的考虑外,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明教的教主信物是圣火令,但在第三十一代教主手上却遗失了。用灭绝师太的话说,没有圣火令,“这教主便做得颇为勉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阳顶天可能并非前任教主指定的接班人,也许在其接任前出现过类似“教主突然失踪”的事情,阳顶天有“篡位”之嫌,但从已知情节推断,这种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可能是阳顶天是名正言顺的接任者,但由于资历、武功、派系等原因,虽然接任了教主,但却有人不服(数量可能还不少),阳顶天为了坐稳教主之位,不得不进行人事改革。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阳顶天驱逐异类,培植心腹。从人事变革的结果来看,使者、法王、散人都是少壮派,年纪比之阳顶天都小了二三十岁。对于一个绵延数百年的教派来说,核心人员和教主之间年龄隔代,这是很不正常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和阳顶天年纪相若、资历相当的教众在权力斗争中输给了阳顶天,且被阳顶天一网打尽,乘势将关键位置换成了心腹。而和阳顶天同时代的人,从此就从人间蒸发了。如果这个推断成立(可能性很大),阳顶天还是个很有手腕的人。

  其次,阳顶天还是个有度量的人。这从他对待韩千叶报仇一事的态度可见一斑。用谢逊的话说,阳顶天那时的武功,除了张三丰,世上没有人能赢得他一招半式。但偏偏遇到韩千叶这样剑走偏锋的人——要么咱们水下见真章,要么给爷爷磕几个响头。面对这种近乎无赖的比武,阳顶天并没有一招“大九千手”了事,而是给了对方足够的尊重,甚至准备冒着生命危险接受比试。之后对待韩黛两人的婚事,一方面是对黛绮丝的感谢,另一方面也是阳顶天不计前嫌的大度。也许因为谢逊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和阳顶天相近,显示了度量,阳顶天才会在临死前留下让其摄副教主位的遗嘱。正所谓英雄重英雄。

  (未完,待续……)

日期:2009-09-18 23:23:03

  第三,阳顶天还有一身傲视天下的武功。阳顶天的武功究竟有多高,由于没有和高手交手的正面记录,只能从旁人的评价和回忆中得出个大概。根据明教高手如谢逊的评价,“阳教主武功之高,几已说得上当世无敌,除了武当派张三丰真人,谁也未必胜得他一招半式”。阳顶天没有和张三丰交过手,也很少人会认为他能高过张三丰。但根据成昆的判断,阳顶天的武功比之30多年后的他是要高的。而这时的成昆,功力相当于两个法王。另外,阳顶天曾经击败过渡厄,逼得渡厄拉上两个师弟练了30多年的苦禅而不是直接围攻阳顶天,可见当时阳顶天的武功是比三渡之和还高的。综合推断得出,阳顶天的功力约相当于4个30年后的法王水平。而那时的张三丰也不过近5个法王的功力,说阳顶天“几已当世无敌”是经得起推敲的,毕竟张三丰比之高出并不多,分出胜负只怕要在千招之外。(具体分析请见拙文《阳顶天相当于4个法王或2/3个张无忌功力》)

  傲视天下的武功+肚能行船的心胸+有如伯乐的慧眼+知人善任的气魄+举重若轻的手腕,毫无疑义,阳顶天是位杰出的领袖。但是,这样一位领袖级人物,死得却有点窝囊——死在了绿帽子下面,不能不说是种遗憾。窝囊和遗憾,源于阳顶天的“痴情”。
  从成昆的回忆可知,阳顶天比阳夫人长了二十余岁,在当上明教教主之前就已爱上了阳夫人,一当上教主就马上把阳夫人娶回了家。婚后,对阳夫人更是百依百顺,连明教最高的秘密——光明顶密道都告诉了她。足见其对阳夫人的宠爱。其实,阳顶天武功奇高,在当教主前也已是了不起的高手,要找个女人不是难事;当了教主后,权势之大大概仅次于元朝皇帝,但阳顶天并没有纳妾养小,而是一味的宠着阳夫人,其对阳夫人的情意可谓山高海深。即便得知阳夫人背着自己私会旧情人后,也还在为其开脱,“夫人自归阳门,日夕郁郁。余粗鄙寡德,无足为欢,甚可歉咎,兹当永别,唯夫人谅之”。作为一个女人,有丈夫如此,夫复何求?阳顶天弥留之际,也没有怪阳夫人背叛自己使自己走火入魔丢了性命,而是酸酸的说出“得了你的身,没得你的心”责备自己。不知道女性读者读至此有何感想,反正每次读书至此,我都几欲泪下——不是愤慨,是感动,被阳顶天的深情和胸怀感动。可是,深情尤其是到了痴情,对于领袖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你给了别人可乘之机,别人极有可能从你的女人下手,导致你身败名裂、功败垂成。阳顶天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验证了一句话——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有人曾经考证过,说阳顶天可能是杨过的儿子,因为以前的版本他曾经叫“杨破天”,金庸正是将其作为杨过的儿子来写的。后来经过多次修改,阳顶天已经和杨过完全没有关系了。比如阳顶天的得意武功之一“大九千手”,和杨过及古墓派的武功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可见阳顶天连杨过可能都没见过,更甭说有父子关系了。但是,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是支持阳顶天是杨过儿子的说法的。例如,阳顶天年纪和渡厄相若,比张三丰小十多岁,而张三丰十三四岁遇到杨过时,杨过三十六七岁,小龙女四十来岁,此后的几年生个把儿子是很有可能的;其次,阳顶天是武学奇才,武功练到了天下数一数二,如果说是从杨过那里遗传来的智慧,还是说得通的;再次,阳顶天是坚定的反元主义者,始终坚定不移率领明教和元朝周旋,考虑到杨过击杀蒙哥等现实,教育出一个反元的儿子也是很可能的;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是,阳顶天在感情上和杨过一样痴情,相似程度十分接近父子。

  最后,提两个问题:1、阳夫人和成昆私会了那么多次,凭阳顶天的精明和才智,怎么一点察觉都没有呢?2、阳顶天对阳夫人百依百顺,物质条件也不成问题,阳夫人为什么还不满足要私会情郎?难道是因为他们婚后无子?
  阳顶天最终没能带领他的明教推翻元朝,而过早的“死于妇人之手”,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作为文武双全、统帅群雄的领袖人物,阳顶天却死于“绿帽子”。说起来虽然有点丢人,但其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爱人的珍视,却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日期:2009-09-19 23:33:57

  2、杨逍:事了拂衣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
  杨逍(含杨左使)在倚天中出现频率为562次,排名第八,在明教群英(不算殷素素)中仅次于谢逊,排名第二,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同时又是争议很大的人物,读者对其态度两极分化严重,爱慕者“深入骨髓”,憎恨者“病入膏肓”。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杨逍特立独行的性格导致的。
  一、少年得志
  也许是机缘巧合,杨逍进入明教正赶上阳顶天对高管队伍的年轻化大潮,一举获得光明左使的职务,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谢逊的回忆推断,他获封护教法王时二十五六岁,杨逍年纪比之略小,当上光明左使时可能才二十三四岁,毫无疑问是少年得志。

  而且,好事还不止于此。当上光明左使后,杨逍得到了教主阳顶天的进一步垂青,将只有教主能练的乾坤大挪移传给了他。无疑,阳顶天是计划将教主之位传给杨逍的。此时,阳顶天已年届花甲,随时可能撒手西去,杨逍随时都有登上教主之位的可能。即便阳顶天活个七八十岁,杨逍也能在三四十岁时接任大宝,真可谓前途无量。
  更难得的是,杨逍的光明左使之位不是因为没有人才而矮子里面选将军,而是在与众多精英竞争中收获的,含金量相当之高。在阳顶天提拔的那一批年轻人中,范遥、殷天正、谢逊、韦一笑,包括冷谦、彭莹玉等五散人,无一不是一时之豪杰。杨逍却能征服阳顶天的法眼,独占鳌头,不能不承认其强悍的实力。对于杨逍而言,能从众多彪悍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是对自己的不小鼓励。客观而言,单以武力而论,杨逍和范遥、殷天正、谢逊、韦一笑等基本相当,就算后来练了乾坤大挪移,要想战胜范遥等四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很困难,所以说杨逍在武功上并无明显优势。之所以能在竞争中胜出,与其高人一筹的计谋是分不开的,虽然这在30多年后才得到青翼蝠王韦一笑的承认。

  当上光明左使,只是杨逍少年得志的第一步,成为阳顶天眼中的教主接班人,才算杨逍真正的少年得志。虽然阳顶天没有明言,更没有向全教宣布,但确实已按照教主接班人的方式在培养杨逍了,所以才会将一向只有教主能练的乾坤大挪移传给杨逍。——“当年阳教主看得起我,曾传过我一些神功的粗浅入门功夫。”凭杨逍的聪明,对于阳顶天的安排自然是心知肚明的。虽然明教人才济济,但杨逍与其他竞争中相比, “文武全才”更加明显,这才先人获得阳顶天的信赖。

  二、文武双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