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32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除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师父成昆无疑对谢逊产生过重要影响。谢逊说:“我在十岁那一年,因意外机缘,拜在一个武功极高之人的门下学艺。我师父见我资质不差,对我青眼有加,将他的绝艺倾囊以授。我师徒情若父子,五弟,当时我对我师父的敬爱仰慕,大概跟你对尊师没差分毫。”成昆一方面教了谢逊一身武功,另一方面影响了他的心智。成昆的武功自成一体,“混元功”为其根本。从书中的情节推断,这路功夫走的是阴寒路线。根据金书中性格和武功相关、武功融入性格的原则,混元功无疑会把人往“阴”里推。成昆本人,虽然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概括,但“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无疑的。而这些,又潜移默化了谢逊。“他虽然是个大坏蛋,我也不是好人,说不定我的为非作歹也都是他教的。好也是他教,歹也是他教,我还是叫他师父。”在“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方面,谢逊是十分像成昆的。

  谢逊23岁远赴西域加入明教,但书中没有言明其加入明教的原因。此时,明教还远没后来的声势,不但偏安一隅,而且还在地下活动。但这个时候,阳顶天接掌了明教,正在做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和谢逊一样贵为双使四王的杨逍、范遥、殷天正、韦一笑等,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入教的。大胆猜测,阳顶天对内改革的同时,也做了不少对外“开放”的工作,但迫于形势,不可能公开发展教众。不过,偷偷做做诸如安利的直销乃至传销工作,还是极有可能的。在范遥一节,已分析过范遥是崇拜阳顶天加入明教的,而谢逊的情况则属于认可明教后入教的,所以才会不远千里,而且自始至终“念念不忘”。儒家思想让他萌生“反抗蛮夷和暴政”的想法,明教则给了他实现的平台。加入明教,谢逊把追逐“光明”的想法转化成了行动。

  加入明教后,谢逊凭借过人的才华很快脱颖而出,得到了阳顶天的青睐和提拔,成为护教法王之一。但是,这批年轻人实在太出色了,杨逍、范遥、殷天正、韦一笑,包括冷谦等后来的五散人,每个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谢逊虽然受封护教法王,但在阳顶天的眼中,还不是最优秀的,起码在左右光明使者之下。所谓“路遥知马力”,在此后的“工作”中,谢逊把更多的长处展现给了阳顶天,在阳顶天心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最终成为教主接班人的有力竞争者,势头甚至超过了杨逍。尤其是在黛绮丝与韩千叶的婚事问题上,谢逊自始至终站在阳顶天一边,在众人缺席的情况下,还陪同阳顶天参加黛韩两人的婚礼。不管谢逊的出发点是什么,但取得的效果却是明显的——至少在阳顶天的心目中,谢逊是绝对支持他的,是顾全大局的,为其加分不少。谢逊此举不排除有“拍教主马屁”的可能,但抛开各种主观因素,这件事无疑体现了谢逊的大局观和胸怀,“度量”比之双使四王其他诸人都大。也许就是这之后,谢逊取代杨逍成为阳顶天的首选“接班人”,所以走火入魔后遗命他摄副教主之位掌管明教,丝毫不给杨逍“借坡上马”的机会。

  阳顶天是铁杆的反元主义者,人生的目标就是“驱逐鞑虏”,为种族歧视下水生火热中的汉人挣得“光明”。用三四十年代流行的话说,叫“抗日救国”。谢逊追随阳顶天,一直是坚定的追逐“光明”的男子,直至28岁那件突如其来的祸事。

日期:2009-09-27 21:18:44

  二、癫狂复仇的疯子
  谢逊28岁那年,发生了两件大事:明教教主阳顶天暴卒,谢逊全家被杀。前者让其失去了组织,后者让其失去了家庭;前者使其迷失了方向,后者使其迷失了自我。从此之后,那个追逐光明的男子不见了,江湖多了个癫狂复仇的疯子。
  这两件事对谢逊的打击是摧毁性的,尤其是后者,直接将谢逊变了个人。成昆是谢逊的恩师,是武林成名人物,两人曾经“情同父子”,“哪知这位武林中的成名高手,竟是人面兽心”。成昆无端杀戮谢逊全家,对谢逊的打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种下了血海深仇。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妻子弟妹仆役十三个鲜活的生命被毁灭,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之更残酷?还有什么仇恨比之更刻骨铭心?古人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已不共戴天,父母妻子弟妹尽皆被杀,这叫什么仇恨啊?相信,只要是个人,就会不顾一切的报仇雪恨。其次是价值观的破灭。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明教教义,都是劝导人心向善的,甚至包括成昆对年少的谢逊的教导,也是以道义为主,谢逊此前的思想,大方向是阳光的,价值观是侠义为本的。但是,自己一度视若神明的师父,不但欲施暴自己妻子,还屠杀了自己的满门。谢逊一度是反元英雄,侠义之士;他的父母妻子弟妹仆役不过是平民百姓,无所谓恩仇;而周岁婴儿谢无忌,生命才刚刚开始。但是,均遭横祸,除了谢逊身受重伤保住一命外,其他诸人均命丧黄泉。而行凶者,竟是谢逊的师父。善恶何在?道义何在?良心何在?谢逊原有的价值观,彻底破灭。而此后的一病三年,身心受尽折磨,渐渐变成复仇的魔鬼。

  江湖是没有法律的,而作为江湖“规则”的道义,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专门结构监督执行,几乎所有的仇恨都只能靠自己伸冤报复。像谢家这样无人见证的灭门之仇,除了自己还能靠得着谁?“有仇不报非君子,有冤不雪不丈夫。”成昆对谢逊全家的可谓天人神共愤,谢逊找成昆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无论武功还是智谋,谢逊和成昆都存在差距,加之成昆是有心为之,谢逊要报这个仇几近不可能。在连续两次报仇未遂反受辱后,谢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不择手段,成了癫狂复仇的疯子。

  痛定思痛后,谢逊剑走偏锋,决定修炼更加厉害的武功。没人教授,只能抢劫。被他盯上的是崆峒派的七伤拳。这次行动谢逊不但抢到了七伤拳谱,还出手击伤了崆峒五老中的三位,间接导致余下两位受伤。迈出了癫狂复仇的第一步。练成七伤拳后,成昆却失踪了。谢逊数次找寻未果,又做出极端决定——让全江湖逼出成昆,大肆滥杀无辜,“自辽东以至岭南,半年之间接连发生了三十余件大案,许多成名豪杰突然不明不白的被杀,而凶手必定留下‘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名字。被害之人不是一派的掌门,便是交游极广的老英雄,每一件案子都牵连人数甚众。只要这样一件案子,武林中便要到处轰传,何况接连三十余件。当时武当七侠曾奉师命下山查询,竟不得半点头绪”。谢逊欲借整个江湖的力量,将成昆逼出来,想法是正确的,但做法却是丧尽天良的。书中没有具体交代那些被谢逊杀害之人的详细情况,但都是“成名豪杰”,包括了灭绝师太的兄弟、易三娘的儿子堪称侠义的人士。如果不是空见大师出手阻拦,鼎鼎大名的武当七侠之首宋远桥宋大侠,只怕也成为了谢逊的刀下鬼。此时,杀谁对于谢逊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杀了这个人能否引起江湖轰动,能否让人逼出成昆。所以,谢逊所杀的人江湖地位越来越高,有的武功极高,有的人缘极好,但并非“人人得而诛之”之人,因为那样不可能引起江湖人士的追查。

  人在江湖,报仇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谢逊前两次报仇虽然失败,但却引起读者的高度同情,恨不能帮他揪出成昆,杀之而后快。但豪夺七伤拳拳谱、滥杀江湖人士等行为,却无法获得读者同情,因为谢逊的行为已和成昆无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备受仇恨的煎熬。谢逊已经从正义的一边,走到了邪恶的一边。我们曾经总结说黛绮丝是倚天江湖最恶的人,但确定是黛绮丝杀死的人似乎只有胡青牛夫妇。而谢逊,至少杀戮了30多位与他的仇恨毫不相干之人;王盘山一战,更是让数以百计的江湖人士残废终生。从直接杀死杀伤的人数衡量,谢逊无疑是倚天江湖最罪大恶极之人,同样没有之一。

  谢逊前后出现如此巨大的人格反差,除了血海深仇,还与他霸王硬上弓所修炼的七伤拳有关,正如其所言:“这‘七伤拳’不练也罢!每人体内,均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一练七伤,七者皆伤。这七伤拳的拳功每练一次,自身内脏便受一次损害,所谓七伤,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我若不是在练七伤拳时伤了心脉,也不致有时狂性大发、无法抑制了。”如果说一家十三口的血债摧毁了谢逊的心理,他还能依靠意志克服的话;那么七伤拳则摧毁了他的生理,软件硬件一切崩溃后,谢逊彻底丧失了克制极端复仇之心的基础,变成了复仇恶魔。如果江湖有法律、法官和丨警丨察的,那么谢逊早被全天下通缉,九条命都没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