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33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做下了三十余件大案,但依然没能逼出成昆逼,谢逊的作案目标进一步升级,锁定在了江湖领袖门派少林和武当身上,碰巧宋远桥就在洛阳,自然萌生了格杀宋远桥的想法。但就在起身之时,空见神僧出现了,用生命将谢逊从魔窟拉了回来。谢逊虽然使诈杀死了空见大师,但此事对他的改变却是巨大的。首先在武功认识,谢逊目睹了空见近乎不败的修为,深深的认识到了天外有天,而成昆跟从空见学武已经三年,虽然自己练成了七伤拳,但和成昆的差距可能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这减缓了谢逊找成昆报仇的急躁心理,一改急于逼迫成昆现身的想法,转而追寻“武林至尊”的屠龙刀,进而减少了谢逊可能的诛杀。更重要的是,空见用生命化解与己无关的恩怨,这对谢逊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让谢逊愧疚。从此之后,“空见的冤魂就缠着谢逊”,迫使谢逊常常反思自己,杀人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砍瓜切菜”。谢逊的心理,已经出现了利好的转变。


日期:2009-09-28 22:09:46

  三、走向忏悔的汉子
  实际上,首次出场的那个谢逊,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忏悔期。王盘山上,谢逊虽然全方位的秀了一把文才武略,但也多次表现出了“不忍之心”。知道张翠山武当弟子的身份后,谢逊依然答应和他比试,给他活命的机会。如果换在两年前,怎么可能容得了张翠山罗嗦?饶了张翠山和殷素素性命后,谢逊还听从张翠山的劝告,只震聋震傻岛上群豪,没有要他们的命。和遇见空见前那个四处杀人,草菅人命,恨不得搅乱整个江湖的谢逊相比,已经判若两人。空见生前拟用生命唤回谢逊良知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见效果。以至面对张翠山明显带有拼命的比斗,谢逊还能放他一马。谢逊抢屠龙刀当然是为了报仇,但和连做三十余起大案时的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不再把天下人都当仇人,仇恨回到了成昆一人的身上。

  虽然谢逊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强练七伤拳带来的物理损伤却没有好转,因此间歇性疯狂仍然时有发生。在携同张翠山、殷素素前往冰火岛的途中,给张殷二人带来了巨大麻烦,也给谢逊自己带来了严重后果。在一次发作中,谢逊“非礼”殷素素,殷素素飞针刺瞎了他的双眼。这是谢逊多年来搅乱江湖所受的最大伤害,谢逊自然要报仇,可是不但没有击毙仇人,却将自己遗失在了茫茫大海中。

  一些读者读书至此,会认为这是谢逊的罪有应得,毕竟天道循环,善恶有报。但如果抛开这些,单以人生而论,谢逊的人生是悲惨的——全家被屠,却十多年报仇未果,不经意间又被人刺瞎双眼,还有多少人能比之更惨?尤其是在茫茫大海中被刺瞎双目,还要一个人逃生,如果是一般人,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而谢逊不但没放弃,还积极谋生。谢逊瞎眼后在海上漂泊的十多天,作者虽然没有着墨,但所遭遇的苦难却是可以想象的。作者以结果对此作了回答:“谢逊撑起身子,听风辨物,伸手抓住,慢慢的咬了一口。张翠山见他生龙活虎般的一条大汉,竟给饥饿折磨得如此衰弱,不禁油然而起怜悯之情。”谢逊之所以能在如此恶劣、绝望的环境下坚持下来,除了“报仇雪恨”在支撑外,缺少有过人的意志是无法想象的。大海无边,双手摸天,那是什么样的环境?瞎了眼的谢逊能走出来,确实是条汉子。十几天的绝望漂泊,不知道谢逊有没有想过要杀死殷素素和张翠山。

  但是,在遇到张翠山夫妇后,谢逊却同意了和谈的请求。“谢逊斗然间听到人声,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但随即辨出是张翠山的声音,脸上又罩了一层阴影,隔了良久,才点了点头。”“隔了良久”,谢逊脑袋里一定闪过很多想法,比如确定张殷二人位置后奋力一击,比如姑且答应日后再报刺目之仇,比如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但从日后他的表现反推,谢逊答应既往不咎是发自内心的,他认了失去双目这个事实,不管是将之作为日后合作的信任基础,还是认为是因果报应。对于一个杀人如麻的疯子而言,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说明他已经在无意识中进行了自我忏悔。

  但是,真正让谢逊彻底进入忏悔期的,是张无忌的那一声啼哭:
  ——只听得婴儿不住大声哭嚷,突然之间,谢逊良知激发,狂性登去,头脑清醒过来,想起自己全家被害之时,妻子刚正生了孩子不久,那婴儿终于也难逃敌人毒手。这几声婴儿的啼哭,使他回忆起许许多多往事:夫妻的恩爱,敌人的凶残,无辜婴儿被敌人摔在地上成为一团血肉模糊,自己苦心孤诣、竭尽全力,还是无法报仇,虽然得了屠龙刀,刀中的秘密却总是不能查明……他站着呆呆出神,一时温颜欢笑,一时咬牙切齿。

  ——在这一瞬之前,三人都正面临生死关头,但自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起,三个人突然都全神贯注于婴儿身上。谢逊忽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张翠山道:“是个男孩。”谢逊道:“很好。剪了脐带没有?”张翠山道:“要剪脐带吗?啊,是的,是的,我倒忘了。”谢逊倒转长剑,将剑柄递了过去。张翠山接过长剑,割断了婴儿的脐带,这时方始想起,谢逊已然迫近身边,可是他居然并不动手,心中奇怪,回头望了他一眼,只见谢逊脸上充满关切之情,竟似要插手相助一般。

  让谢逊从人边魔的,是成昆对他全家的屠杀。在那十三条人命中,最谢逊摧毁最大的,是周岁之年的谢无忌死于非命。张无忌的那声啼哭,唤回了谢逊丢失多年的魂,唤起了他的爱,有了魂和爱,谢逊从魔回到了人。从此之后,不知道是刻意避开还是病情好转,谢逊的间隙性癫狂从读者视线消失。我们看到的只有兄长般的情,和慈父般的爱。

  谢逊对张无忌的爱是无私和伟大的,改变了张无忌的一生,也改变了谢逊自己。从此之后,教育张无忌成为谢逊的主业,而屠龙刀的秘密、练功报仇的念头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冰火岛的20年,谢逊的主要精力不再是想方设法报仇,而是全方位的“思考”,仇恨离他已经比较遥远。所以,张无忌虽然被谢逊教导了9年,但却没有丝毫“孽气”。谢逊对张无忌的爱,超越了对成昆的恨。年过不惑的谢逊进入了思想沉淀期。


日期:2009-09-30 18:06:05

  四、皈依佛门的弟子
  谢逊皈依佛门,是偶然,也是必然。说是偶然,是因为谢逊遭擒后被关押在少林寺,受三渡诵读佛经的日夕感化,直接促成了他的皈依。如果不是关押在少林,而是在峨嵋、昆仑,甚至武当,谢逊只怕就没机会成为佛家弟子了。说是必然,是因为自从遇到空见,尤其是击毙空见后,谢逊就不自觉的将空见当成反省的对象,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佛家的价值观、世界观,最终改变了原有的人生观,成为佛家弟子只是形式和时间的问题。

  如果没有黛绮丝以张无忌的消息欺骗,沉心于忏悔中的谢逊极可能老死冰火岛,而不是回来中原报仇。一方面他没有参透屠龙刀的“秘密”,没有战胜成昆的把握,不可能回去送死;另一方面,他对成昆的仇恨已在对人生的忏悔中冲淡,报仇的欲望日趋淡薄,差不多丧失了回中原报仇的动力。但是,他对张无忌的爱却是无比深厚的,为了张无忌他可以不顾一切。真正的应了那句话:人生因为爱而变化。

  从冰火岛到灵蛇岛,从灵蛇岛回到中原,这之间谢逊又经历了颇多变故:和黛绮丝割袍断义,忍看周芷若杀人嫁祸,遭遇陈友谅的擒拿关押……从谢逊的态度看,这些事并没有增加了他的怨恨,而是加深了他对人世间的看透,对人生的看透,让他从忏悔走向觉悟。三渡数个月的佛经感染,起的则是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他的皈依。
  ——谢逊指着成昆说道:“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谢逊朗声道:“我谢逊作恶多端,原没想能活到今日,天下英雄中,有哪一位的亲人师友曾为谢某所害,便请来取了谢某的性命去,无忌,你不得阻止,更不得事后报复,免增你义父罪业。”
  ——谢逊被仇家唾沫加身,张无忌心中酸苦,泪如雨下。谢逊笑道:“痴孩子!你义父承三位高僧点化,大彻大悟,毕生罪业一一化解,你该当代我欢喜才是,有甚么可难过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