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36节作者:
深圳刀声 周颠是五散人中露脸最多的人,还多于白眉鹰王殷天正,但是结果却迥异,知道、崇拜殷天正的很多,知道周颠的却很少。周颠的角色定位,类似于两雕中的周伯通。但和周伯通让人过目难忘、时时挂念并期盼其出场相比,周颠显然缺乏魅力,很少有人会像期盼周伯通那样期盼周颠出场。作者其实有意陡显周颠的狭隘和幽默,但这两者似乎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很难想象一个偏激的人能幽默到哪里去。加之篇幅的限制,周颠的形象无法树立起来是可以理解的。相比之下,彭莹玉的形象似乎要清晰些,虽然也清晰得有限。彭莹玉是五散人你中出场最早的,为了掩护白龟寿他力敌八人,遍体鳞伤仍毫不畏惧。为了回护纪晓芙,更是不惜生命。大义凛然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对白龟寿的掩护,除了义气,实际上还出于维护明教团结的大局。这在五散人是否该上光明顶协助杨逍的问题上,得到了升华。当周颠提到五散人和杨逍的旧仇,反对上光明顶时,彭莹玉却说:“周颠,倘若六派攻破光明顶,灭了圣火,咱们还能做人吗?杨逍得罪五散人当然不对, 但咱们助守光明顶,却非为了杨逍,而是为了明教。……颠兄,当年大家为了争立教主之事,翻脸成仇,杨逍固然心胸狭窄,但细想起来,五散人也有不是之处……”其见识、胸怀,直追谢逊、殷天正。但是,其“富于智计”的特点却缺少说服性的事例,而作者却多次以旁白、他人之口的形式提及,未免让人觉得名不副实,不但没能丰富他的形象,还带来了负面影响。
说不得虽然出现的频率低于周颠和彭莹玉,但却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如果说五散人中有人不可或缺的话,那么非他莫属。说不得的轻功虽然不如韦一笑,但也是倚天江湖数得着的高手,追赶张无忌一段,和韦一笑联手擒拿夏胄一段,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说不得更让人佩服的是其对明教的忠诚。为了抵御六大派的围攻,韦一笑在回光明顶的途中,顺便震慑了峨嵋派,并带走了殷天正的孙女以期化解天鹰教和杨逍等的恩怨,维护明教的团结,共御外辱。说不得和韦一笑想到了一块,带上有恩于五行旗并和天鹰教颇有渊源的张无忌,也是想化解自家的仇怨,枪口一致对外。由此可见,说不得和韦一笑能成为生死之交是有性格基础的。在对于是否上光明顶帮助杨逍的问题,五散人出现了分歧,说不得以明教为重,坚持上去,因此被周颠打掉了牙齿。这种对组织的忠诚,是让人感慨的。但限于出场的机会太少,说不得的形象依然显得过于单薄。
至于冷先生冷谦和铁冠道人张中,以五散人之尊,却已经沦为彻底的配角。冷谦还给读者留下“一字千金”的印象,张中则什么也没有留下。让人觉得,他俩的出场,似乎就是为了凑个数。
五散人的形象是模糊的,由于并没有展现出让人信服的武功和才华,他们“政治局委员”的身份也是尴尬的。如果将五散人和五行旗掌旗使合并,人物减少些,戏份增加戏,恐怕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和双使四王相比,五散人、五行旗使不但都参差不齐,而且形象都相去甚远,感觉和明教的“主旋律”很不般配。
日期:2009-10-04 20:22:00
9、殷素素:忍用一生换十年
殷素素的出现频率为563次,排名第七位,位于作者重点塑造的人物之列。由于成年周芷若、殷离、小昭和赵敏都主要活动在倚天的后半部,殷素素实际上是倚天前半部的女主角。无论是个性的展现,还是对情节的推动,殷素素都很好的完成了“半部女主角”的任务,是倚天塑造得比较成功的角色。但是,倚天中的坏女人也是从殷素素开始的。自她之后,光怪陆离的坏女人就接踵登场。严格的讲,殷素素并非简单的坏女人,她的人生因为张翠山的出现为界线被分割成明显的两段:狠辣狡诈的前十九年,温柔娴淑的后十年。
由于用的都是曲笔,殷素素的出场并没给读者留下金花婆婆那样血雨腥风的印象,也没有灭绝师太那种残酷无情的感觉。算计俞岱岩时殷素素藏在暗处,我们不知道她是谁;委托龙门镖局千里护送俞岱岩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觉得她神秘;龙门镖局灭门惨案后的钱塘江上,未具名的她一袭书生装示人,举止文雅、谈吐不俗,更没露出半点坏和恶。所以,直至她亲口承认杀死龙门镖局满门前,读者都没有将之和“坏”联系起来。
事实上,正式出场的殷素素,完全是个怀春的少女,只不过多了点心计。殷素素对张翠山的爱情,是热烈而主动的,其荡气回肠的攻势,只有后来的张敏之于张无忌才能比拟。殷素素之于张翠山是一见钟情的。根据殷素素的描述,在武当山下就见过张翠山,只是那时她中了少林梅花镖,毒性发作,一瞥之下就匆匆而去。第二次则是在临安府,殷素素不但跟踪了张翠山,还买了件和他相似的书生装。可见,仅仅武当山下那一瞥,殷素素就对张翠山有了意思,第二次见面,就立马采取行动。这小妮子,够烎!
虽然很烎,但殷素素对张翠山的爱情攻势却是有计划的:一步一步的精心设置温柔陷阱,让张翠山越陷越深,直至束手就擒。殷素素年纪虽比张翠山为小,但对人性了解之深刻,几乎不输给谢逊;她对张翠山优势弱点拿捏之准,应付之得体,超乎人们的想象:用文雅对付张翠山的风雅,用残忍对付张翠山的善良,用戏谑对付张翠山的认真……在此过程中,殷素素时而献殷勤,时而扮羞涩,时而顺水推舟,时而欲擒故纵,将张翠山“摆布”得昏头转向,乖乖的往她设的局中掉。其实,恋爱中的殷素素,除了比普通女孩更主动外,也没什么分别——她也会撒娇,撒娇时杏花带雨;她也会失落,失落时楚楚可怜;她会哄情郎开心,哄情郎开心时甜言蜜语。对于这么个“怀春”少女,是很难将之与“坏”联系起来的。
但是,作者还是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她的坏。首先是殷素素自己承认了对龙门镖局的灭门,面对张翠山的质疑不该那么滥杀无辜,她却轻描淡写的说那些人“该死”。上天给了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任何个人不能剥夺的。而殷素素却剥夺了几十个人的生命,还半点忏悔的意思都没有。只能说,她的坏已经坏到了骨髓。更可怕的是,这种坏由来已久——“白龟寿素知殷素素面冷心狠,从来不对任何人稍假词色”。在此之前,真不知道她还杀过、陷害过多少人。如果说殷素素的承认和白龟寿的旁白都“无图无真相”的话,那么一上王盘山,她就用事实向读者展示了她是如何使坏的。为了“惩罚”昆仑派的蒋涛和高则成,殷素素眉头一皱,就能让两个同门师兄弟互施杀手,功力可见一斑。
黛绮丝的坏,不但坏得有痕迹,还有先兆;殷素素的坏,已经到了连先兆都没有的地步,更不用说痕迹了。十年后的武当山,殷素素再次向读者展示了她的天赋,仅仅一个“附耳”的动作,就让少林寺从此鸡犬不宁。虽然,她的这次“坏”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情。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殷素素并非天生坏人胚子的话,那么就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她所生活的家庭和天鹰教。从殷素素的年龄推断,她出生于1317年,此时殷天正还在明教做护教法王。从谢逊身在明教但家庭不在明教推测,殷天正也不一定将家人带在身边,所以殷素素极有可能与其母亲、兄弟(殷野王)甚至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远离明教。常理而言,母亲和上了年纪的祖父母,是不大可能教殷素素使坏的。所以殷素素(包括殷野王)的童年,甚至少年,应该都是“乖孩子”。他们的变坏,极有可能是在殷天正筹办天鹰教的过程中和天鹰教成立之后。天鹰教的人员结构复杂,殷无福、殷无禄、殷无寿都曾经是横行一方的大盗,白龟寿、常金鹏等估计也是有前科之人。殷素素常年与这些人相处,还要带着他们争衡江湖,想不学坏都不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是这么个“坏女人”,遇到心目中的爱人后,竟然愿意洗心革面,做个好人,而且确确实实往着“好人”的方向发展。爱情的力量,一大如斯!但是,好人并不好做,尤其是曾经的坏人改做好人。《无间道》中,刘德华幡然醒悟,也想做个好人,但梁朝伟扮演的丨警丨察毫不犹豫的逮捕了他,是不是好人,自己“跟法官说”。可见坏人要改做好人,并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毕竟,你做过坏事,现在要“洗底”了,那么就得为“洗底”付出代价。因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按照金庸的武侠逻辑,一个人如果按照他的正常轨道发展,坏人并不一定都会以死而且是惨死为结局,如欧阳锋、丁春秋、段延庆、任我行等著名恶人,一路“恶”下来,都活到了七老八十。而殷素素“中途变节”,却只过了十年的“好人”生涯,就一命呜呼了。为了这十年,殷素素付出了生命。而天鹰教的很多人,如殷野王,实际上是一直“恶”下来的,他们都活得很好,最起码不像殷素素那样早死。殷素素之所以“中途变节”,是因为有了爱情,为了爱情,忍用一生换十年。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殷素素感动了很多人,所以倚天的大多数读者都不认为殷素素坏,虽然她一度坏得稀里哗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