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江湖——倚天屠龙众生谱》
第37节

作者: 深圳刀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客观而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关键是看谁来评价,什么时候评价。尤其是在没有法律的江湖。但是,江湖是有道义的,虽然它不像法律那样强硬和有威慑力。对于滥杀无辜、为虎作伥等“不道义”的行为,江湖人士大多数时候是不齿的。所以,才会有行侠仗义,才会有济贫助弱。而伤天害理的事情,即便没有遭到受害者或侠义人士的报复,也会遭受天道因果的报应。所以,殷素素杀了如此多的无辜生命,她必须得死。这是金庸小说中典型的报应法则,也是金庸对待善恶的鲜明态度。


日期:2009-10-05 22:04:31

  明教群英的评论到此结束,其他诸如殷野王、五行旗掌旗使、常遇春等人,由于“戏份”太少,不再一一评论。而殷离和小昭,虽然与明教渊源很深,但作为男主角的“女人”,将另辟栏目,与赵敏、周芷若一起讨论。
  金庸似乎有“造反”情结,从处丨女丨作《书剑恩仇录》到收山之作《鹿鼎记》,用了多部小说为“反抗”朝廷的草莽列传,他笔下的朝廷官员,却很少有正面形象。金庸乐于且擅长将一些历史传说,甚至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写入小说,虚实相间、真假相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将历史人物入书,为虚构的武侠人物营造了一个看似真实的江湖,一下子拉近了小说和读者的距离,这是金庸武侠的特色,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真假参半、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为“金学”埋下了考据的伏笔,成为诸多好事者的兴趣之源。

  纵观金庸14部小说,塑造得比较出色的“反政府”草莽有三支:《书剑恩仇录》的红花会,《倚天屠龙记》的明教,《鹿鼎记》的天地会。尤其是《书剑恩仇录》,整个就是红花会反朝廷的大史记,但受限于《书剑恩仇录》本身的成就,红花会群豪的形象相对单薄。至于天地会,受限于笔墨,只有陈近南的形象树立了起来,没有形成浩大的群英谱。而明教作为《倚天屠龙记》主要讴歌的对象,作者尽情挥洒笔墨,不但着力刻画的双使四王栩栩如生,连隐藏人物阳顶天、五散人甚至殷野王和五行旗掌旗使中的几位,也触手可及。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常遇春、徐达、朱元璋等,虽只寥寥数笔,也向读者展示了其光明磊落、铁骨铮铮的明教徒特有的个性。日月之行,天明地朗,令人神驰。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金庸笔下的草莽英雄,所反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不自觉的贯穿了汉人正统。但到了《鹿鼎记》,金庸似乎参透了什么,借韦小宝之口说,只要老百姓能过上滋润的日子,是不是汉人当皇帝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执政者不能让老百姓过上滋润的日子呢?大家反不反?如果当权者是汉人,却搞得民不聊生,大家反不反?只要是少数民族当政,汉人就要造反,因为认为其不合法,那么,汉人当政就合法吗?凭什么合法呢?就因为汉人数量多且长期生活在这里?金庸没有说,也不可能在武侠小说里说,因为这些不属于江湖,属于政治。有的还牵涉到了近现代政治学,比如政府的合法性,古代侠客是不可能考虑这些的。不过,能从武侠看到百姓,金庸已经很了不起了。至少,在同类武侠小说里,很少看到类似的普世光辉。


日期:2009-10-06 22:31:36

  第五章:山高为峰——武当诸侠的风采
  “武当”在倚天中出现792次,仅次于明教和少林,是作者重点“关照”的对象。武当派出场的人物其实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张三丰、武当七侠及张无忌和宋青书,总共才十人,远远少于明教,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比明教少,为正派挽回了不少颜面。和明教群英相比,武当诸侠在果敢上有所不及,但在侠义上却远为过之。他们可能没有双使四王的豪气干云,却多了一副锄强扶弱的侠义情怀。明教群英代表了草莽英雄的光辉形象,武当诸侠则是正派豪杰的高峰。

  张三丰、张翠山和张无忌已经做了评论,本章不再讨论。为了方便起见,本章将第三代的宋青书和“武当六侠”并列,组成“武当诸侠”,分成七个小节一一点评。
  附表1:武当诸侠出场统计
  整体排名姓名统计对象出现次数
  14俞莲舟俞莲舟、俞二侠、俞二伯395
  15殷梨亭殷梨亭、殷六侠、殷六叔358
  17俞岱岩俞岱岩、俞三侠、俞三伯328

  20宋青书青书、宋少侠298
  22宋远桥宋远桥、宋大侠、宋大伯255
  33张松溪张松溪、张四侠、张四伯177
  39莫声谷莫声谷、莫七侠、莫七叔147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武当诸侠的戏份均不多,除了张翠山,出场最多的俞莲舟也不过395次,连前十多进不了,属于并非特别重要的配角。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演出,连戏份最少的莫声谷都很好的展现了个性,个个都十分出彩。此外,他们之间那种不是兄弟却胜过兄弟的感情,也感动了许多人。在武当七侠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侠义,还看到了情意,这是倚天中十分闪光的亮点。

  作者没有交代武当七侠的详细出身,但能入张三丰的法眼,且日后都取得了不小成就,可见资质都很不错。虽然是师兄弟,但相互间年龄差距却很大,最大的宋远桥长最小的莫声谷20余岁,足足相差一代。(那老者道:“武当派张真人收有七位弟子,武当七侠中宋大侠有四十来岁,殷莫两位还不到二十岁,余下的二三两侠姓俞,四五两侠姓张,武林中谁人不知。原来是俞三侠,怪不得这么高的功夫。武当七侠威震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书中没有清楚交代武当诸侠的年纪,为了便于讨论,本文结合历史真实,整理出了一个武当诸侠大事记,也为后文的讨论做一个必要的铺垫。
  附表2:武当诸侠生卒年表
  姓名 宋远桥 俞莲舟 俞岱岩 张松溪 张翠山殷梨亭 莫声谷宋青书
  生卒年1295-13801303-1387 1306-1379 1310-1394 1313-1346 1318-1403 1323-1357 1330-1358
  武当诸侠大事记

  1334年 宋远桥在洛阳险遭谢逊杀害;
  1336年 张三丰90岁生日,俞岱岩卷入屠龙刀争夺受伤致残,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奉命上少林交涉,俞莲舟、莫声谷奉命前往临安保护龙门镖局失期,张翠山在钱塘江遇殷素素,同上王盘山遇谢逊,被挟至冰火岛,从此失踪;
  1346年 张翠山携妻儿回中原,途遇俞莲舟,回武当山途中俞莲舟与玄冥二老之一对掌受伤,张无忌被擒,武当山七侠会聚,张翠山夫妇因感愧对俞岱岩双双自杀;
  1357年 俞岱岩之外武当五侠率领宋青书等武当弟子围攻光明顶,张松溪、莫声谷比武输给殷天正,宋远桥战平,宋青书输给张无忌,殷梨亭负气离开光明顶被阿三所伤,其他四侠被赵敏擒至大都,为张无忌所救;宋青书偷窥峨嵋女弟子洗澡被莫声谷追查,伙同陈友谅等杀害莫声谷,宋远桥等怀疑莫声谷为张无忌所害,四侠雪地大战张无忌,无意中偷听到宋青书和陈友谅的对话而明白真相;

  1358年,屠狮大会上宋青书以周芷若丈夫、峨嵋派弟子身份参加,比武中被殷梨亭打伤,殷梨亭、俞莲舟被周芷若打伤;张三丰掌毙宋青书,宋远桥掌门接班人被俞莲舟取代。
  武当诸侠虽然情同手足、侠名鼎盛,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武当诸侠和谐的表象之下,似乎也有颇多暗涌,作者虽然没有明言,却留下了不少线索,本文在肯定武当诸侠光辉的同时,也将一一道来。

日期:2009-10-07 12:28:20

  1、宋远桥:我心本向道
  作为武当七侠之首、张三丰的大徒弟,宋远桥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武当七侠乃至整个武当弟子的基调,从武当七侠日后的名声和武当派给江湖的印象看,宋远桥这个“大哥”做得很称职的。因此,武当派第二代掌门之位,理应传给宋远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