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16节

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天把热水瓶的盖子一个一个地打开,握住他的小手,让他的小手去感受灼热的蒸汽。然后又让他摸盆子里的水。这样比较过后我用特别温柔的声音说:“骁骁乖,这些开水很烫是不是?”他能够点点头。我接着说:“开水可以把你的小手烫伤,没有手(我把手放后面,做出个没有手的人),象这个样子怎么拿东西吃?怎么玩球?”他不解地看着,也许他想:“吃东西有妈妈喂呀!球球可以用脚踢呀!”我猜想这两件事还不能让他明白手的重要,于是我说:“你看看,如果你没有小手,这个样子怎么能抱住妈妈的脖子吗?没有手的小孩子,不听话的小孩子,妈妈也不喜欢,妈妈也不给他讲故事……”他紧紧地抱着我,我亲亲他说:“要记住啊,你的头不能钻到桌子底下去,你不能把这些凳子拿开,球球掉到里面去了,你也不能去捡,要站在这里,大声喊妈妈,大声喊爸爸,让爸爸、妈妈来捡,也可以让叔叔、阿姨帮忙捡……”

  我天天重复这些话,重复这些内容,时时刻刻提醒他,同时也找机会观察他,看他是不是记住了,有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慢慢地孩子就懂得了“电”是危险的,你说哪里有电,他就会跑开。慢慢地孩子懂得了“烫”的意思,每当我往热水瓶里装水或从热水瓶里倒水的时候,他就会跑得远远地,并用嫩嫩的声音象我提醒他那样说:“妈妈,烫。”

  当我们再次相聚在婆家时发生了件令人捧腹大笑的事……

日期:2009-11-12 16:17:00

  第十一章引人畅想的桃子
  “李里,我们带儿子回去一趟好不好?”送走婆婆后的那个星期天恰逢我也休假,周未的早晨建林与我商量着说。
  “行啊。”为了让婆婆开心,也为了不让其他人对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产生什么联想:婆婆来时家人和邻居都知道她来接骁儿,而事实是骁儿没有跟着婆婆走。于是我赞成地说。
  星期天我们十几个人相聚在婆婆家。只是今天很特别,我们一贯认为抠门的哥哥,八点刚过就提着一篮子鲜得让人馋嘴的桃子走了进来。
  一家人诧异地看着他,他一身汗淋淋的,虽说天气并没有热得要穿背心,但是,他的白背心也是湿得通透。

  紧接着就是一阵忙碌。毛毛总是充满活力,速度也很快,打来了一盆清水。
  “擦擦,我说你起那么早,要到哪里处?原来是进城买桃子。”嫂子说着心疼地递给哥哥一条刚洗过的毛巾。
  哥哥没有搭讪她,也没有接毛巾,汗继续流淌着。他挑啊,摆出怕别人来和他争夺的架式,使其他人无法靠拢篮子,一家人都不解地看着他。他从最里层挑了一个最大的,这个桃子比其它任何一个都至少要大三分之一。赶紧用水洗了洗,接着把它硬塞在骁的手心里并得意地大声说:“骁,吃这个!”
  这个桃子看上去真的很惹人馋,它已经有九成熟了,表皮透着鲜嫩的绿色,红红的尖子似一团欲滴的鲜血。
  “姐姐吃。”骁双手举着这个桃子,毫不迟疑地把它向小雨的嘴塞去。
  “你吃,姐姐那里还有。”小雨和利利并排蹬着,她没有想到前不久那个馋嘴的小弟弟现在会出此一招,只是她也无意聚归己有,于是脖子往后仰退让时说。
  “姐姐吃。”他再伸长胳膊用力将桃子硬塞过去。差点将小雨逼到仰面朝天。

  “小雨,给。”两个孩子推来推去,这时毛毛洗好了第二个桃子把它递给小雨。
  小雨接过毛毛递来的桃子咬了一口说:“吃,象姐姐这样吃。”
  这时大多数人手里都握着桃子,婆婆也洗好一个递给我并提醒说:“李里,叫孩子吃啊。”
  骁回头看了看我似乎在提问,我点点头说:“吃呀。”
  骁这才开始津津有味地吃桃子。
  “你这个小东西,你有鬼啊!老子昨天认为你会回,一大清早就跑到城里去买桃子。衣服都汗湿了,汗都没有擦一把。买的时候看着这个桃子最大,把它藏在篮子的最里面,担心路上会遇到熟人被挑出来拿走。现在老子随哪个不管,小雨也凉到一边不理她,从底下把它找出来,洗干净给你吃。你还不吃,非要姐姐先吃,你怕是毒药!是不是?你担心伯伯毒死你呀!”哥哥象有冤要申样把骁拉到他跟前先做个要打他的动作,接着心肝肉疼样亲他一下,非常委屈而又十分滑稽地说。

  “哈哈哈……”十几个人差点把房子都要笑垮了。
  建林满嘴装着桃,和在人群中,笑也不成,说也不成。于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抓紧嚼了二下,抢在狼吞虎咽后的万分之一秒否定着说:“你说鬼话,他多大点,哪晓得这么多!太夸张了吧。”
  “建林,恩,不见得。你想想啊,李里离他最近,如果说他只是喜欢小雨,硬要塞给她吃的话。那他怎么不塞给李里?来,你说给我听听。利利和小雨并排一起,他怎么只塞给小雨,而不塞给利利啊?你说给我听听。他一定知道给桃子的人是小雨的爸爸,心想:‘这个东西你们都不吃,光叫我一个人吃,到底吃不吃得哦?’”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大姐,理了理思绪象个心理学家那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想:‘还不如让姐姐先吃,姐姐能吃,就说明没有毒药。我也可以吃’。建林,是这样的。”婆婆附和着说。
  “孔融让梨。这还不知道?”从军多年的妹夫异想天开地说。
  “哈哈哈……”多数人都赞同姐姐的说法。
  骁还小,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和在人群中尽情地呵呵笑着。
  其实这就是幼教的成果。骁回家后的这段日子,已经改掉了馋嘴的坏毛病。我们的邻居没有人再用食物去逗他、哄他。他能象成年人样瞅着别人吃东西,而丝毫不馋。今天,他没有想到这个叫伯伯的人会出此一招。但他还记得伯伯,记得伯母,记得心疼他的小雨姐姐。在他措手不及时可能想到要物归原主。根本不是大人们添油加醋的那种说法。

  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他雏形的自我控制力,便试着培养他与陌生人相处,为再次送托儿所作好准备。
  (请继续阅读第十二章:游离的日子)

日期:2009-11-13 15:24:00

  第十二章游离的日子
  八十年代,现在回想起来那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那时,我们的工资虽说不高,但够用。房子虽说很小,但没有房租。水电按需供给,每月每户一毛钱。煤气按需供给,每月二毛钱。医疗按需供给,一次三分钱。孩子入托每年才收一元钱的托儿费。
  我们住招待所,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环境真是特别适宜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的邻居都很年轻,容易相处。孩子有玩伴,二楼就有八个和骁儿相差无几的小朋友。另外还有十多个单身男人,他们之间有的是夫妻两地分居,有的是刚刚分来的大学生。我们夫妻俩很大方,与所有的人相处得不错。特别是单身小伙子,他们的茶水,电扇,我们全包了。有时单位加班加点抢修,有时探亲归来误了食堂里开饭的点,只要我在家,他们就会走过来,揭开锅盖看看,打开碗柜瞧瞧。我就知道他们还饿着肚子,赶紧起身忙碌。

  有剩饭就炒,想吃面条就煮……他们衣服破了,扣子掉了,拿着往我们床上一丢,即使是什么也不说,我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他们缝补好。所以,当他们溜岗回来后,我也就可以放心地把骁儿交给他们,安心地去工作。骁儿不肯吃别人的东西,人家带他也不要付出什么物资成本,所以,他们也乐意带他玩。
  骁不能上幼儿园的日子里,我们就这样东家一小时、西家一小时地把他托人。虽说楼上楼下的邻居够多的,但因大伙都是有工作的人,遇到生产事故,设备抢修时孩子是很难找到人看管的。怎么办?我们试着把他送给陌生人。让他去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有一天生产线上设备抢修,中午吃饭时建林提前把消息告诉了我。思来想去我把他送到张妈妈家,他在张妈妈家玩到建林去接他,没有哭,也没有闹,还把带去的糖给张妈妈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