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一个月嫂的育子回忆录(我为你祈祷)》
第52节作者:
我永远为你祈祷 早在一年前的春天,明明就能自由作画。今天,余烨还真画出了一幅小鸡啄米的素描图。骁的艺术天赋不高,形象思维能力很差,他的手和脚一样笨!但是,他的逻辑思维还不错。现在教他写字很困难,我就暂时不教他,先教他逻辑性思维。他只是个幼儿园的孩子,我没有逼他成龙的想法,也从不把他跟龙联系起来,只是试着培养他去爱学习,不给他压力,也不给自己压力。我不打麻将,也不跳舞,业余时间很多。骁儿特别地爱我,我的全部精力都在他身上,我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打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表扬他。我认为大人会因为某种动机而犯错误,孩子会因为无知、好奇而犯错误。无论错误有多么不可饶恕,我坚持给他三次改过的机会,第一次会把之所以禁止的原因给他讲清楚,第二次会严重警告,第三次才惩罚!但也决不姑息迁就!我天天陪他看电视,把电视中一些必须提醒的事,拿出来给他讲。比如《济公》中上吊复活,比如《西游记》中的砍头,比如《卟嗵》中的大惊小怪,比如《射雕英雄卷》中那些使人毛骨悚然的场景。我天天陪他玩,在合适的时候教他数数,让他结合物体,理解数和数字的具体概念。上下楼梯的时候数台阶,吃饭前数餐桌上的碗、筷子,看电视时数屋子里的人,起床穿衣的时候数钮扣,一般不有意占用他玩耍的时间,让他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教他从一数到十,从一数到二十,从一数到三十。我已经帮助他拐过9-10,19-20,29-30三道弯,思索着不能再帮他了,要让他自己摸索着跨过39-40,49-50,……
“我儿子特有趣,他做算术题的时候,先数自己的手指,手指不够用,再把鞋子、袜子脱掉数脚趾头,再不够就跑过来借我的手指头,还不够就让我也把鞋子、袜子脱掉……。真是拿他没办法,乐死人的。”电厂王工程师和大伙聊天时,这样描述他上一年级的儿子。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让儿子事半功倍的办法呢?
请继续阅读
日期:2010-2-5 14:51:00
(接上回)在王工程师的提醒下我回忆起自己上小学的那些日子。当年,算术老师的教育方法真是让人不敢恭维!我们当年的父母当然不会象王工程师这样有闲暇时间,也没有这样的修养。我们也不敢在父母面前有什么要求。山村有独天得厚的资源——毛柴棍子,那种棍子比现在的牙签略粗一点,虽说容易断,但断了很容易补上。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百根毛柴棍子,长度不限,但要求整齐。我们每计算一道加法题目,先从那一百根毛柴棍子中数出第一个加数,把其放一堆,然后再从中数出第二个加数,分开放一堆,再把第一个,第二个加数混在一起,重新再数,这样来得出两个加数的和。
一天下午,我们从幼儿园往回走,一路上我们追追打打,说说笑笑。跨入安全通道时,我站在院落门前的一块水泥板的膨胀线上,用挑战的目光看着他说:
“骁,我们俩赛跑,看谁先到楼梯口。”
骁非常乐意这样子和我玩耍。于是这条膨胀线就成为我们的起跑线,我一声令下,骁冲出好几米。有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也不是真要与他比高低。首先我在他后面注意进来的车辆,他跑在前面,不时回头看我。我们拐进小院,这时院子里没有车辆出入。我发现我家窗底下不远处有一个沙堆,沙堆上不知哪个小朋友给插上一根樟树的枝条,远远地看上去,象是长在沙堆上的一颗小树。我加快速度猛追他,并改变计划说:“看谁先到沙堆。”我们几乎同时到达沙堆。他微笑着说:“我第一,妈妈第一。”
“两个人都第一,应该说并列第一。你这种说法虽然也不算错,但是你想一想,如果赛跑的人还多一些,同时到达的人还多一些,那别人就听不明白了。五个人同时到达,就应该说五个并列第一。表述问题要尽量简单扼要。”
他虽然听不懂后面的简单扼要,但前面的一定听得懂。我常常说些他一时听不懂的词语让他思索和追问。他现在点点头,爬上沙堆,拔过树枝,摆弄着枝条上的叶子。
“骁,能不能告诉妈妈,这枝条上的叶子有多少片?”他开始一片一片地数着,数到三十九,问题就出现了。他抬头看着我,想让我帮他拐过去。
我从沙堆中挑选出一些石子,把石子放在沙堆旁的地面上,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三十。这时我回过头来对他说:“你先把树枝放下,过来回答妈妈的提问。”
我从余下的石子中挑选出几个大个的,把它们放在左手的手掌中,接着说:“你来数一数,看这里有几个。”
我用右手从左手中一个一个地把石子拿过去放在地面,骁跟随我的右手数:“一、二、三、四、五。”这时我再次停下来,用很慢的速度启发他说:
“你想想,一的后面是二,二的后面是三,三的后面是四,四的后面是五。如果这些大石子,一个算十个的话,那么一个就是一十,二个就是二十,三个呢?”我示意他接着往下数。
“三个就是三十,四个就是四十,五个就是五十。”骁领会了我的意思,跟着我的思路数到五十。我再次示意他停下来听我往下说。
“对的,三的后面是四,三十的后面应该是几十?”
“妈妈,我知道了。三十九的后面是四十。”
“对的,你继续跟着妈妈的思路往前走,四十九的后面应该是多少,五十九的后面又应该是多少……”
“四十九的后面应该是五十,五十九的后面是不是六十?”
“对的,就这样往后推。”他重新捡起树枝,重新数。数到六十九的时候,抬头看看我,小心谨慎地数着七十。我微笑着点点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从一数到一百。能数以后,再来教他认,娃娃书上有页码。我没有毛柴棍子,也不愿意把手指、脚趾借给他用。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先是用糖果、苹果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教他如何去感受,然后教他假想某种东西的存在,在数数上很下功夫,每天都会在起床、散步、做游戏,甚至是讲故事途中,学习数数。有时我们俩同时往前数,有时我们交替着数,有时他向前数三个,我接着数二个,有时我把某一段数字从整体中抽出来,变换花样往前数。就这样他学会了加法。当他刚开始会计算的时候,我就把加法的交换律告诉他,不管是大数加小数,还是小数加大数,教他接着大数往前数,假想那些数字所代表的是某种具体的东西。我们把数倒过来数,首先一个一退,接着二个一退,教他联想那些被吃掉或分掉的东西。如此训练到骁快五岁的时候,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无论怎么变换,他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
建林给他做了个小黑板,这时才教他学写阿拉伯数字。后来他下午不愿意去幼儿园,我就在小黑板上出几道算术题,让他午睡后自己计算,填上答案。
这年国庆节我们的大家庭一如既往地团聚在婆婆身边,从早晨八点到晚餐后整个屋子一直很喧闹。傍晚时一辆交通车载走了三个小家庭,喧闹的屋子立刻静了下来,就在我无所事事时建林高声说:“来,来,来!老娘今天忙了一天,还没有坐桌子。李里,毛毛,来!我们来陪老娘打几圈麻将。”
第四十六章小小造反派
日期:2010-2-6 12:12:00
第四十六章小小造反派
毛毛妹妹动作麻利,只几分钟的功夫就把桌子清理好了,接着把淡黄色的麻将倒在桌面上。我和建林对坐,每一局输赢一毛钱,其实纯粹是娱乐打发多余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说说笑笑,骁也跟着我们乐呵,在我们四个人之间穿梭看牌。我们只会玩很简单的一种,麻将上的字或是图案在牌局中代表什么,骁早已无师自通。每当我们有谁只缺最后一张牌时,他就在其他人牌面上寻找,还会暗中帮我。
有一局,我只差一个二丙,他查了一周发现建林有一个可要可不要的二丙,就诡秘地对建林说:“爸爸,那二丙,要着干嘛?不如干脆推了它!”
“行!你说推就推。”建林话音未落,他得意地用右手的食指一弹把二丙推倒并跳起来说:“妈妈和了!奶奶给钱!给钱!”
几声哈哈笑过之后我们接着玩,只是如果谁垒大局的牌,就不许他靠近。随着和的次数增多,我们聚精会神起来,说笑的时间明显减少,二十分钟后仅到了谁也不搭理他的程度。当他觉得在我们身边闹腾也没趣时就一个人去看电视。但每当电视中一个他认为有趣的镜头出现时他又按捺不住,渴望找我们评说分享他的快乐,然而我们并不搭理他。也许他早就对我们不理不睬的行为感到厌恶和愤懑,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大概安静了二三分钟,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麻将桌冲了过来,怒发冲冠地吼叫着:“麻将!麻将!你们一天到晚打麻将,谁也不跟我玩!”
也许是我们太专心致志,也许我们太不小心,说时迟,那时快,我们的桌子被他猛烈地推了一下,差点被他掀翻了,满屋子的麻将在水泥地面上发出“哒哒”声响。
请继续阅读
日期:2010-2-22 14:40: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