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么?”忌行沉默沉思了片刻,似是有所介怀,最终还是开了口,“说起来,府上与辰州之地确实有一段过往。”
那段往事,林墨弦早已听醉酒的丁意昂讲过一次了。不过忌行是亲历者,对整个事件了如指掌,身份不同,自然少了顾忌,许多之前欲言又止的细节在忌行的叙述下也一一清晰起来。让人不堪回首的屠戮得以完整的展现在林墨弦面前。
日期:2010-8-20 16:15:00
事情发生之处,正是黔中辰州,一个叫养阴山的苗族聚居地,隐没在西南的群山之中,人迹罕至。彼时,忌廉已经率部平定了西南夷族的叛乱,正当回师之时,忽然收到秘报,称在辰州寻找到了驯鬼之术。当时的忌廉,对养鬼巫术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强烈渴望。接到此消息,顾不上行军劳累,立即率领骁骑亲卫星夜飞驰,赶往辰州的大山之中。
在僧将的带领下,一位自称阳角山人的野道来到忌廉帐中,其人一身普通的道士打扮,穿一袭黑色法袍,显得污浊不堪。来者不似寻常道者般穿戴齐整,发髻精致。而是歪嘴黄牙,皮肤黝黑,头发纠结凌乱,浑身散发着一股呕馊味。说是修道之人,更像是浪迹山野的疯子。
不过帐中皆为在外征战的军人,又刚刚经历过艰苦的战斗,时常也是不修边幅,对于此人的打扮,并没有特别的厌恶反感。
见一僧一道携手拜见,倒让人有种错乱的感觉。
阳角道人自称是辰州山中密教传人,懂得驱鬼之术,不过此术所需条件太过苛刻,门中虽多有人习得此法,但真正能驱唤恶鬼者,却屈指可数,自汉代以来,也不过四五人,更无论遑论驱鬼成军。如传言般,要养恶鬼,须得新死婴儿,此婴必须为未生即死,既业已成型待产,却亡于腹中的死胎,只有此类死婴,阴怨之气最重,可作恶鬼之种。
其次,要以处丨女丨之体饲养死婴。此道程序最为关键,需活剖少女之腹,不断向少女喂养秘药,十日不死,则其性命无忧,可送回家中待产。二十月后,处丨女丨诞下恶鬼,恶鬼即刻反噬其母,此时便可将恶鬼以符咒降服,收于瓮中,以供驱使。
这期间过程,最难在于两处,一是获取死胎,要得到发育完全成熟,却又死于腹中之胎,若非十分机遇,难以得见。
然后便是喂养母体之密药,其药即可保母体性命,又能提供鬼魅之气,驱动死婴化为鬼胎,赋其新生。要得此方,其中一位药材万分紧要,其千年才得一见,只生长于南方瘴气浓厚的多雨之地,整个法术成败与否,便在于此药。
阳角山人祖上数代,为寻此药而耗费终身,却一无所得。虽然辰州养阴山,潮热多雨,瘴毒之气蔓延,风水上又是聚阴地,正是最适合此物生长的地方,但其成型条件太过苛刻。数百年不现,也都并非奇事。因此后来的辰州山道,多修练了别的方术,这驱鬼的手艺,却是逐渐荒废了。
此后的辰州道,主要以驱尸还乡为业,行同匠人,偶尔做些下蛊拔瘴的手艺,已是快要没落。
然而事情到了阳角道人这一代,却起了变化。
偶然机缘之下,竟获取了辰州山门数代前赴后继欲求而不得的无尚至宝。
介绍完大概,阳角道人击掌,四个精壮男子,扛着一口硕大的乌木棺材走了进来。这口棺材以乌木制成,体量上是寻常棺木的两倍,上面雕刻了精致的花纹,但因为年代久远,不易辨识,大概看去,多是苗人的神灵崇拜与祝福咒语,刻于棺木上,有禳祓恶鬼,安息亡魂的意思。棺材的一端,突兀地生长着一株巨大的灵芝,颜色深红似血,外表如同风干紧缩的肌肉,众众人皆啧啧称奇。
阳角道人介绍,此物名唤血灵芝(又名棺材菌),世间罕见,生长条件极其苛刻,只长在内葬有死者的棺木上。非但如此,棺内之人必为男子,生前大富大贵,在世时不仅要饱食山珍野味,还要吸食过毒物,五脏六腑皆为毒物所染。入葬所用棺木,必须是质地较为疏散的木材,埋于水气充沛的阴湿之地,死者体内集淤的山珍丹参所化之气,掺杂瘴毒尸气,被朽化的棺木尽吸。在水气源源不断地滋润之下,自正对死者口部的位置,向棺材外长出。尸体腐化之后,提供了充足肥料,因而此菌往往生得异常肥硕,如同死者冥界化身。此菌即使摘下,也能不潮不坏,可贮藏百年,如同贵人转仙,化作不朽。
由于条件所限,血灵芝只出现于西南潮湿的深山之中,北方少雨干燥,无法生长。
虽然听来有些污秽,但血灵芝却是极其珍贵的药材,对于治疗骨痛痨伤、清化体内五脏浊气有奇效。
血灵芝本已是世间奇珍,但是阳角要寻找的药引,还并非此物。
辰州山道所需要的,根本不是单纯的草药,而是可以勾连死者与活物的媒介,能够传递命与气,打破生物桎梏的秘宝。
若非如此,又怎会耗尽数辈人之毕生心力。
日期:2010-8-23 14:30:00
诸位同学抱歉,周末仍然不能上网,更新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吐蕃国中,有一种唤作“牙儿札更布”的物品,有延年益寿、润肺强肾、明目醒神的奇效,是吐蕃王侯贵族最喜爱的滋补之药,价值千金。据传此物乃蛾虫产幼子于土中,然后经过冬日封冻,幼虫不得出,身体逐渐僵化,发生蜕变。次年夏时,虫身生出草叶,遂破土而出。此物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草形似韭,虫草一身,难辨其属。此物发于冬至,盛阳气;夏至入上,其生苗者,则是阳入阴之象,阴阳融合,是至灵之品。
东晋《拾遗记》中,也曾说过员峤仙山(传说中的五大仙山之一),生有冰蚕,讲的也是此物。
这世间上,竟然真的有此种非虫非草,乱了常属的异物。
而辰州山道所寻找的,其性状之奇,更胜“牙儿札更布”。
看完那株血灵芝,阳角道人遣散抬棺壮汉,手舞足蹈,手中的铜铃也跟着节奏叮当作响,口中喃喃有词,似唱似念,走着奇怪的步伐,围绕棺木做起法来。
念的是当地土话,一干军人都听得云里雾里。
一旁的僧人连忙向忌廉低声解释,阳角道人这是要起棺了。
揭开死者之棺,是人之大忌,只因世人皆讲求入土为安,相信若是棺木受损或掘墓开馆,则死者必会魂飞魄散,永不超生。因此即便杀人如麻的忌廉,听到此话,也不禁眉头深锁。走到这一步了,还弄不清阳角道人的把戏,为了养鬼之术,忌廉已经是付出超然的耐心了。
一曲念毕,阳角道人猛地停了下来,从身上摸出一块黑色织物,遮住了口鼻。
将道符贴在棺材的四个方位,又用墨线绕着棺材紧紧地缠了三圈。接着,以钉入棺材合缝处的桃木块为支点,用另一块木头猛烈地敲击棺材盖。
只见得棺材板的一头,慢慢抬了起来。
棺材打开了。
伴随着敲击之声,棺材的一头完全开启,棺板已经是与棺体分离了,一股腐败的气息被释放出来。
强烈的尸气充斥帐内。
众人都忍不住掩鼻转头,眼睛也被熏得要掉出泪来。
阳角道人招手,令四个壮汉面朝着忌廉,将棺材板翻了起来。
里面的尸体,被大量的银器所覆盖着,已经完全腐败了,银器全变成了丑陋的黑色,上面还斑斑点点地粘着些许秽物,尸体虽然已经腐烂,却保持着完整良好的形态,可以看出死者生前应该是一个体形巨大、身材肥胖的男子。
本来是十分恶心的情景,不过在场全是久经沙场的军人,对尸体也都见怪不怪了。
令人感到不一般的,是棺材板的内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