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兰世立:昔日我是湖北首富,如今身陷囹圄》
第11节作者:
我是兰世立 这年春节,我躺在公司办公室简卧室的房间里痛苦万分,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进,彻夜难眠……公司这四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是我的心血啊!这四年我吃在公司,住在公司,公司就是我家,我家就是公司。现在好容易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几千万资产几百号人,难道就这样就完了吗?我不甘心,我不服气!我错在哪?我又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哪儿也不去,谁也不见,一直试图寻找陷入困境的原因,探寻破解之道。
春节一过完,正月初八,我召集集团主要管理人员开会,当我见到他们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那种委屈也无法向大家诉说。是我的错吗?是大家错了吗?似乎都没有,还是国家的宏观政策有问题?好像也没有错。可问题到底在哪?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就这样给毁了。这样的话我没有说,也无法对大家说。我只是把公司面临的困境给大家说了,告诉大家现状,并让大家共同想办法来共度难关。最后,我给大家说,请你们相信我,东星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也只用了三年,即使什么都没有了,至少我们还有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大家有信心,有决心东星就会有希望,东星如果就此一蹶不振,不能东山再起,我会以死谢天下,那时候如果还想起我,可以到我坟前去填一把土。
我说这些话时,大家都在流泪,好像我没有说的话他们也都听见了,不仅大家都在流泪,有的干脆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那情景到今天我都历历在目。
日期:2010-09-30 12:37:34
给大家开完会,我的心情愈加沉重,也无心工作,正在此时,时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张洪祥去三峡,他邀请我与他同行,我便随他去了三峡。
人换了一个环境,心情完全不一样,再者随着省长出行,作为省长的朋友所受到的礼遇也自然使自己的心情好了许多,加上在宜昌当地市委、政府的重视也使我发现不少商机。宜昌当地的几个大学同学相聚也使我心情豁然开朗起来,更有意思的是我大学同学王松华见我心情不好,专门陪着我去离宜昌不远的远安凤鸣山,站在凤鸣山上,不禁思绪万千,这三年的时间从奴隶到将军,可眼看着自己就要从将军再沦回奴隶,这是何种感慨。从来不信算命抽签的我在王松华的劝说下抽了一支签,他说凤鸣山上的签很灵,很多人大老远来就是为了抽个签,我抽了一支,竟然是一支下下签,上曰:犹如樊龙困鸟窝。我们一行几人都抽了上上签,只有我一人抽了下下签,我想真是人倒霉,抽签也如此!心里也想这里的签还真灵!他们见我抽了支下下签,便都劝我再抽一支,我又抽了一支,这次却抽了一支上上签,上曰:拨开乌云见太阳。本来他们让我放下手中的下下签,拿一支上上签去找道士解,据说凤鸣山不仅抽签灵,这个道士解签更灵。我想既然灵,不如二支签都拿去解岂不是更好。那道士拿着二支签先问:“你先抽的哪支?”我告诉他是那支下下签,他便按先后秩序给我解签,道士闭着眼,手中不停地转动着一串乌黑的链珠,给我解签。他说我现在的命不好,是因为被困在原来的地方,如果我能走出原来的地方就会如龙得水。
日期:2010-09-30 12:39:34
道士的解签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宜昌回来,我便召集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公司负责人住进东湖钓鱼台宾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公司现在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整整一周的时间,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出谋划策,卓有成效。
这是东星创建三年来,第一次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问题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大家都很兴奋,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在东星历史上没有过的。我看到大家的热情,想着如何才能使这种热情和积极性保持下去呢?我将此想法征求了几个人的意见,立即得到了认同。随即在晚上的全体参会人员的会上,我告诉大家我想成立一个组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使这次会议的形式和热情保持下去,并得以发扬。这个组织就叫:东星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这个组织的职责就是研究、探讨公司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公司所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对公司的未来发展、经营、管理、决策制定指导性意见。管理委员会由集团及各公司管理人员组成,每年召开专门会议,管理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我的话音刚落,立即得到了大家长时间的鼓掌。看来这一组织形式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我们立即召开了东星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第一届一次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成为东星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他们是兰世立、陈典祥、白小樱、邓劲松、徐红春、王承东、周维、马君、王辉、卢富洲、梁德昭、罗海生……同时选举了东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委员会委员。
日期:2010-09-30 12:58:51
东星集团委员会第一届一次全会很快制定了管委会章程,给东星的下一步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树集团、保东宫、进三峡、走海外。
这十二字的战略目标一确定,大家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围绕着这十二个字,集团立即在人、财、力各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树集团,就是重新树立集团的形象,内树信心,外树形象;保东宫,当时为了保东宫,明确放弃西宫,全力确保优势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到东宫,让东宫在行业中更具的竞争的优势;进三峡则成为集团的重头戏,我当时集中全集团的精英骨干力量开进三峡,准备卧薪尝胆,从头再来;走海外,反正我们不能困在武汉,我们就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走出中国,放眼世界,到海外去发展。
记得我当时在一九九五年初带着几个人去宜昌,就像当年红军离开井冈山,突出重围、漫无目标,离开曾经辉煌的战场,向落后偏僻的地方寻求生存之路,心情凄凉。随着车子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盘行,心里越来越沉重。此番进入三峡,尽管之前有着种种设想,但是毕竟宜昌不是武汉,人生地不熟,去了能做什么,是成是败难料,生死难卜……
日期:2010-09-30 12:59:50
好在当时任宜昌市委书记的罗清泉,宜昌市长的郭远章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并表示我们在宜昌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全力支持,这让我信心大增。当天住在桃花岭饭店,我们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来,忙的不亦乐乎。可一段时间下来,仍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每天晚上碰头会大家还是一筹莫展。“不行还是做我们的老本行。”也不知谁的提议,我突然似乎明白,我们不能漫无目标去找,应该在我们熟悉的行业去找,这样还派大家去全面考察宜昌的酒店及电脑公司,最后发现宜昌的酒店吃东西太便宜,我们在武汉一桌几千元,他们一桌几十元、几百元已经了不起了,其酒店行业也因为中央政策打击很大;电脑市场尽管仍未起步,但要培养一个市场也需要一个周期,也不简单。但我们发现我们住的桃花岭饭店倒是有商机,当时宜昌的三峡工程刚启动,来自全国的各类公司为了承接三峡合同在宜昌住满了,同时“告别三峡游”让海内外游客云集宜昌,各大酒店人满为患。可是宜昌当时还很落后,到了晚上都黑灯瞎火的,这些人晚上都无聊之极。于是,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租下了桃花岭饭店的二层楼决定开歌舞厅和桑拿中心。
开歌舞厅和桑拿中心这本来是我们的老本行,可在宜昌都大不一样。由于人生地不熟,找不到施工队,买不到装饰材料,更要命的是手上又没有钱。这天下难事很多,但再难莫过于无钱要办事,还要办大事,岂不更难!
日期:2010-09-30 13:00:45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