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11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场景4:在小区秋千处,很多小孩在玩,晓晓排了很久的队终于轮到她玩了,她刚上去,一位爷爷带着几个月大的小孙子来了,一秒钟队都没有排,爷爷对晓晓说:“让给弟弟玩一下好不好?”晓晓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让给了爷爷,然后眼巴巴地在旁边看弟弟玩。在大人这个“强势”面前,明明不愿意,还是克制自己,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决定!

  晓晓整天观言察色、谨小慎微,似乎是在长久的压抑下丧失了自我!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打电话询问晓晓的妈妈是何原因,晓晓妈说她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也许是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压力大,对晓晓有时简单粗暴、诸多限制所致。比如有时晓晓不顺从,她会指着晓晓:“数到三就必须怎么怎么,否则有你好看!”为了自己省心,要求晓晓听话、乖巧,不要淘气,自然很多正常的需求就被压抑了。长期受到威胁、强迫、压抑的孩子怎么不会失去个性?

  要理解孩子,我们需要细心的观察,需要耐心和时间。很多成人不仅家长还有老师都喜欢听话的、顺从的、任人摆布的孩子,因为那样让人非常省心。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此观念已在很多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这样的观念下会培育出多少失去个性、被人奴役的标准件!这是多么可怕啊!

日期:2009-4-26 15:27:00

  转发一篇
  让 孩 子 选 择
  也就是因为,不管是奖赏或是处罚,都是以大人为中心,想要小孩接受大人的安排,才有如此手段;相反地,一切的事情假如经由孩子自己去选择,所有的情况便会改观。
  你家里是否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今天要出外郊游,你特地替小明挑了一件鲜艳的红色新上衣,白色的小短裤,并且一再地告诫他:“有很多阿姨、小朋友一起玩,你要注意不可以把新衣服弄得脏兮兮!还要听话喔!不听话小心爸爸打……!”结果,还是不听、乱坐、乱钻地把新衣服弄脏。
  其实,小明不是故意跟妈妈过不去,在他内心里在意的是树林里的蝉、池塘里的鱼。至于衣服,他所喜欢的是妈妈前几个月替他买的蓝色卡通上衣,他每次出门前都要求穿他和小朋友都喜欢的那件,但是妈妈总认为那件太旧。

  对郊游来说,小明心里只是想抓住正在叫的蝉,或一条游来游去的鱼,脑子里根本没有想到身上穿的鲜红上衣和白色短裤是上个月小阿姨买给他的奖品。所以,当郊游回来,妈妈和爸爸看到他的脏样子,认为孩子“不听话”,问他为什么总是不听话,是不是想挨打的时候,小明却理直气壮地说:假如你们听我的话,让我穿那件蓝卡通上衣,就不会脏了!要打,你打好了!假如你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会感到很有尊严,也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负的责任;最主要的,他不会有被限制的压力。

  因为只有在自显自发的“活动”当中,人才会发现自己在环境中有作用、有地位、有能力自己完成工作,于是成就感、自我独立、自信心,乃至完美人格也就可以就此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自动自发行为,又怎么需要奖励来画蛇添足呢?
  我们都明白,来自内心的喜悦才是真喜悦,虽然经过制约学习(例如:做好→有赏)的过程,对青少年可能有加强行为的作用,可是,那绝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久的,它像紧绷的弹簧,完全靠外力的拉张,外力没有了,它就不会张开,然而久而久之,终有一天它会松驰,甚至完全失掉作用!所以对孩子来说,“利”(奖)“害”(惩)两字很难发生行为加强。


日期:2009-4-26 15:47:00

  妈妈,好点了吗?
  上午陪周周在小区花园玩,我一不小心头部撞在健身器材上,一阵剧痛,痛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抱头蹲在草地上,周周走了过来,把我的头紧紧地抱在胸前,小手在我的背上轻轻地拍,然后轻轻地抚摸我被撞的部位,脸上写满了紧张:“妈妈,这样好点了吗?”我很感动,忍着痛说:“好点了,谢谢。”周周发现了我的“异常”,慌乱地用手使劲给我擦眼泪:“妈妈,别哭了,别哭了。”我感动极了,把小小的她揽入怀里说:“妈妈不哭,妈妈不哭,妈妈爱你。”她看到我露出笑容,一下子就释然了!


日期:2009-4-29 23:52:00

  妈妈,请不打扰我
  早饭后周周一直在画画,全神贯注,大约画了一个多小时了,对于她这种专注的行为,我是最乐意看到的,非常可贵,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去打断她的,但这次真有点特殊,她已经有3个小时没有拉尿了,我担心她尿湿裤子啊(她偶尔会尿湿裤子的),我犹豫了一会,趁她画完了一幅的时候问:“周周,要上厕所吗?”周周头都没抬:“妈妈,请不要打扰我。”我既惊讶又欣喜、也很惭愧,赶紧向她道歉:“对不起,你继续吧。”

  “请不打扰我”,这是我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被她“吸收”和“利用”了,是啊妈妈,你总是不让我打扰你,你怎么能打扰我呢?看来,在小家伙心目中“不能打扰别人,也请别人不打扰我”的概念已经建立了,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成人面对孩子的时候,真的要不断控制自己的冲动,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啊!

日期:2009-4-30 9:56:00

  捍卫她所认可的秩序
  阳光明媚的上午,周周和晓晓在小区花园荡秋千。这时,一个叔叔抱着一个约一岁半的小男孩过来了,坐在离秋千4米左右的长凳上,叔叔说:“姐姐让给弟弟荡秋千好不好?”说了好多遍,晓晓和周周面无表情,都没理他。我走到周周面前问:“小弟弟想荡秋千了,是不是让他荡一下啊?”周周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又问:“为什么呢?”周周理直气壮:“因为他没有排队!”多么充足的理由!我故意(说给那位家长听)大声地说:“因为弟弟没排队啊,那如果弟弟来排队你会让给他吗?”周周说:“会!”叔叔走了过来,有点不好意思:“我们排队。”过了一会,周周果然从秋千上下来让给了小男孩。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别人不排队她是不会让出来的,一定要求别人排队。最有意思的是,一次有两个孩子在排队,大一点的杰杰在前面,小点的莫子排在后面,周周下来后,两个孩子争抢秋千,周周本来打算走了的,看见他们抢,她居然也去帮杰杰抢,愤怒地喊:“要给杰杰荡!她先来!”莫子的妈妈一直制止莫子争抢,不过最终还是向孩子妥协了:“你只玩一次就要让给姐姐玩好不好。”见莫子胜利了,杰杰很失望,周周很愤懑,我对周周说:“周周,你是对的,先来的先玩,应该是杰杰先玩,莫子错了。”见我认可了“真理”,周周愤懑的情绪缓解了很多。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需要秩序就如动物离不开陆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秩序会产生自然的快乐。所以周周总是如此坚决地捍卫着她所认可的“秩序”!成人的世界有太多不守秩序的行为,无序的世界让孩子思维混乱、无所适从。如果孩子处在一个人人都遵守秩序的社会,他(她)自然会坚守秩序,而每个孩子都守秩序,社会自然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互为因果。反之则是一个恶性循环!


日期:2009-5-2 18:56:00

  没素质的车
  昨天从公园回来的路上,一辆小车开上了人行道,周周充满疑虑地问我:“妈妈,怎么这辆车开到这里来了呀?”我说:“这个开车的司机没素质,做得不对,这里是人行道,车是不能开上来的。”她仍然满面疑虑,仿佛在想大人怎么可以这样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