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和0--6岁宝宝父母交流)》
第17节

作者: zhoulinyuluo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今天周周和晓晓在小区花园遛鸭子,她们一会儿把鸭子放到小溪里游泳,一会儿带小鸭子在草地上跑步,一会儿把小鸭子装在小篮子里提着到处晃荡,玩得不亦乐乎。这下引来很多小朋友屁颠屁颠跟在后头,他们对这只小鸭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其中有一个两岁的男孩,走路都还不太稳,但一心想提小篮子,他的爷爷总是阻止他,小男孩以尖叫来反抗。周周见爷爷不让,就对男孩大喊:“不给你提!”我说:“是不是要弟弟问你才可以啊?”周周点头。我对小男孩说:“你叫姐姐吧,她会给你提篮子的。”小男孩叫了一声姐姐,周周把篮子递给了他。小男孩接过篮子,开心极了,提着篮子蹒跚地跟在周周后面走。期间我向男孩的爷爷了解到,孩子一直是奶奶带,孩子一岁八个月才会走路,现在才会说2、3个字的短语,还不会一句句完整的话。

  小男孩提着篮子,小心翼翼地走着,唯恐提不好篮子,摔着了小鸭子,脸上的表情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这对刚刚蹒跚学步的他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工作!儿童的正常发展来自于专注于某项工作,可惜爷爷根本不知道这一点,爷爷催促小男孩把蓝子还给周周,打断了男孩,男孩哭了起来,这是他弱弱的抗争啊!我赶紧表明不要紧的,随便孩子玩多久,并示意爷爷不要打断孩子。爷爷忍耐了一会,又忍不住了,不断地催促小男孩把篮子放下并强行把小男孩抱了起来。小男孩终于爆发了,大哭起来,小拳头砸向了爷爷!我轻轻地对小男孩说:“宝宝还想提小篮子是吗?”小男孩点点头,我对爷爷说:“还让他玩一会吧。”爷爷无奈地答应了。我试探了一下小男孩:“爷爷回家,你和阿姨玩好吗?”小男孩说:“好。”头都不抬跟爷爷挥手再见。爷爷在旁苦笑……

  以上的事例在我的身边随处可见,我目睹了很多孩子专注的行为被家长随意打断、随意阻止,我看到了孩子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所作的种种抗争,比如尖叫、哭泣、打家长等等,我能感觉到孩子的内心成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那种痛苦。家长们是全然体会不到孩子的痛苦的,他们还以为孩子任性、淘气、不听话!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完美的,他们心灵纯净、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全然没有成人身上的诸多毛病!他们根本不需要成人去“塑造”!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自由、平等的生长环境,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环境里,可以自由的发挥他的潜能,他们的心理一定会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成长成一个身心健全的人。那为什么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暴躁、任性、自私、懒惰、不专注呢,答案就在成人身上,成人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孩子的发展。

  父母们该如何做呢,给孩子以尊重和理解,不给孩子不必要的帮助,一旦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不应该打断他们,哪怕即将要吃饭,即将要睡觉。孩子画画,我们应该把他视作画家在作画;孩子观察动植物,我们应该把他视作生物学家在研究;孩子在拆装玩具,我们应该把他视作工程师在工作;孩子在往水里扔不同的东西感受沉浮,我们应该把他视作科学家在做一项重大的实验!

  只有那样做,孩子才会少了许多痛苦,心理不会产生偏差,有偏差的亦会走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心智才会正常地发展。

日期:2009-6-13 23:42:00

  丑哥好,周周现在已经能完全独立操作的蒙氏教具有:圆柱体插座、粉红塔、色卡、棕色梯、构成三角形、神秘袋、二项式,观察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记忆力、专注力发展得还不错,数概念发展得迟一点,纺锤棒箱还只能到3,0--9的数字倒是在两岁时就全认识了,但要她从一堆棒中拿4以上的数量就是乱的了。
  每次操作蒙氏教具都是周周主动提出来的,她对这些教具的兴趣远远超过玩具,也许是教具能让她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吧。她操作教具的时候特别专注,最长可以连续一个多小时有时也只有十几分钟。操作哪种教具、操作多长时间这些都由她自己控制,但她需要我在旁看着,尤其是她操作成功时必定会邀请我看她的劳动成果,好像是需要我和她分享成功的乐趣。她还学会了每次都会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操作完毕后小心翼翼地归位。

  周周操作蒙氏教具后,我觉得收获有智力方面的,更有意志力和习惯方面的,她养成了物品归位的的习惯,不仅是教具,就连前天到附近幼儿园玩,玩过小车后,主动把小车归位,还非得费力地把车头和其他车保持一个方向,老师只夸她。磨练了她的意志,面对一套更难的教具,她很想去战胜,虽然有时会边操作边急得哭。比如二项式,对于她的年龄,这个是很有难度的,那天晚上边哭边操作,试了好多次,才“攻克”了这一难题!

  蒙氏的精髓不在于教具,而在于蒙氏的教育思想。所以在操作教具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关注操作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蒙氏教具的操作都有规范的,包括指导者和孩子坐的位置、操作教具的先后等等都有严格要求。指导者首先要能规范操作并正确理解教具的教育思想。不知你有没有看过台湾版的蒙氏教具操作光碟,绝对值得一看。


日期:2009-6-15 23:46:00

  牛奶洒了以后......
  那天周周在客厅喝牛奶,我在卧室上网,忽然听到杯子坠地的声音,我本能地大声问:“怎么啦?”周周略带哭腔地说道:“妈妈,对不起…….”我走到客厅一看,整杯牛奶泼得到处都是,地板上流了一地,而周周的小椅子上也成了个小水洼,不,应该叫“小牛奶洼”,周周整个屁股坐在牛奶里!而周周满眼都是泪水,满脸惊恐和疼惜的表情:“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周周最近特别喜欢喝牛奶,这杯牛奶就是她要求要喝的,现在牛奶洒了,她喝不到了,这对她就是最大的惩罚了!并且她还要担心我是否会责怪她呢!我连忙把她搂在怀里,拍拍她的背,轻轻的说:“没关系,妈妈知道周周不是故意的,你是不小心的,对吗?”周周点点头,我接着说:“妈妈小时候也打翻过杯子呢,不过,我们要把弄脏的地方清理干净,还得想个办法,要怎样就不会把杯子打翻呢?”

  周周活跃起来,跑到厕所拿拖把,笨拙地把地板拖干净了,而我把桌子、椅子给抹干净了。接下来是想办法的时间了,周周端坐在椅子上,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试了好几次,终于知道要一只手握住杯子的扶手,另一只手辅助扶稳杯子才不会打翻杯子了!
  孩子的过失在成长过程中随时可见,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失误中成长,孩子发生过失后一般会紧张、自责,这时需要我们包容、安抚和鼓励,积极地面对过失,想出解决的办法。指责会让孩子为了逃避犯错而不敢尝试。更大的恶果是让孩子失去自尊,久而久之孩子会成一面“重锤也敲不响的鼓”。

日期:2009-6-20 18:37:00

  各种各样的标志
  最近周周对各种标志特别感兴趣,在马路上、公园里、变电房等地方,周周总是能敏捷地发现各种标志,并询问是什么意思。
  周周认识的第一个标志是人行横道,那是在去公园的路上,和晓晓姐姐比赛找三角形,周周找到了这个人行横道的标志。
  她好奇地问:“妈妈,三角形里面是什么?”
  我说:“这是标志,你仔细看看里面画了什么呀?”

  周周说:“有一个人。”
  我又问:“人在干什么呢?”
  周周想了一下说:“人在走。”
  我接着问:“人在哪里走呢?”
  这个周周不陌生,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人行横道。”
  看来周周可以总结出这个标志的意思,于是我问:“那这个标志是这么意思呢?”
  周周胸有成竹地说:“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我竖起了大拇指:“周周真聪明,这就是人行横道的标志,是告诉大家这里有人行横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