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零零散散的,总结起来我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偷堂:大一时一个学期的向中文系的偷堂;大三时一个学期向历史系王育济老师的《宋明理学》课的偷堂(还带了录音机);大四快毕业时还“老骥伏枥”地偷了人家理科生半学期的“中草药”课。可谓是兴趣使然,无所不偷,无所不用其心。每次当我细抚着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时,那一笔巨大的“飞来横财”总让我兴奋难抑。
偷得书香缀罗裳。这就是我的“偷堂”经历,今日写出来,希望对大家能有点滴启示。当然奉劝大家偷堂要“师出有名”,尽量别占用自己的专业课时间。
文末我要借用我的业师任相宏先生的一句话为本文“增势助威”。先生曾在课堂上蔼然又殷切地说:“如果你不喜欢我的课你可以不来上,但你一定要学习别的,去自习或者上图书馆,不可虚度青春光阴。”这句看似很朴实的话竟感动我许久至今。先生虽这样说,可我们却几乎没人缺过先生的课,因为在课堂上能说出这样谆谆箴语的先生,他的课我们是很愿意上的。
日期:2010-06-23 19:49:45
(9)、
今天我有些累,所以我打算先更新一段,保住这一段再说,免得让今天晚上到来的朋友白来。
当时,我们还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是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考古发掘的,但是,我们的师哥师姐们,他(她)们却有机会。今天说说济南闵子骞路发现发掘的一座墓葬。刚才我查阅了济南市重要考古发现(1995年——2006年5月),赫然有这样一句:
2000年,闵子骞路发现东汉墓葬。
就是这个了。
闵子骞是孔子72弟子之一,是史上著名的大孝子,济南的这条路离我们学校很近,从新校到老校的一条路线,就经过这条路。闵子骞路上的这次发掘也应是抢救性发掘。说实话,很遗憾我没去到现场,当我知道的时候,好像已经发掘完毕了。当时据有人说,出土的陶器上的彩绘,一出土时尚有艳丽的颜色,可一旦暴露在空气和阳光下,那些彩绘就慢慢暗淡下去了。
这个场景曾经被我写在文学作品中。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事隔十年,这一幕仿佛仍在目前。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方法可以对陶器彩绘进行保护,但是在发掘现场,在湿润环境下,能够完全保护出土陶器上面的彩绘状态,难度很大。
说到这里,我想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下这个问题。我在汶阳遗址文化层的发掘工作中,曾经发掘出大量的龙山文化的黑陶片。龙山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其黑陶以“黑、光、亮”著称,其蛋壳黑陶是世界陶器制作史上的巅峰。那些黑陶片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由于地层潮湿的缘故,非常亮,漆黑如少女的眸子。当放在河边清洗的时候,光,真可鉴人。但是,一旦晾干,色泽就会暗淡许多。从这个角度我想说明,那些彩绘的暗淡甚至退色,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颜色脱落的缘故。
说到闵子骞路,我想说说与之相关的我的一个真实经历。那是发生在我即将毕业的时段,大概在2002年春,当时我在《山东商报》实习,跟一个名叫尹启元(在这里问尹老师好)的年轻记者,专门负责文化口。闵子骞路上,在路东有闵子骞墓,这个我去看了,巨大的封土,周边有圆形的类似花池子一样的石台。这个墓独自坐落于一个荒凉的院子中,没人过问。而在其一墙之隔,就是百花公园,这个公园生意冷落。当时,我就写了一篇报道,大意是建议政府打破行政樊笼,让百花公园接手闵子骞墓,一方面可以使墓葬有管理单位,可以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没有文化设施缺乏旅游亮点的公园,提供一处绝佳的文化旅游景点。再者,闵子骞为孔子72贤之一,是大孝子,辟为旅游景点,也有社会教化意义。
日期:2010-06-23 19:53:18
(9)、
今天我有些累,所以我打算先更新一段,保住这一段再说,免得让今天晚上到来的朋友白来。
当时,我们还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是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考古发掘的,但是,我们的师哥师姐们,他(她)们却有机会。今天说说济南闵子骞路发现发掘的一座墓葬。刚才我查阅了济南市重要考古发现(1995年——2006年5月),赫然有这样一句:
2000年,闵子骞路发现东汉墓葬。
就是这个了。
闵子骞是孔子72弟子之一,是史上著名的大孝子,济南的这条路离我们学校很近,从新校到老校的一条路线,就经过这条路。闵子骞路上的这次发掘也应是抢救性发掘。说实话,很遗憾我没去到现场,当我知道的时候,好像已经发掘完毕了。当时据有人说,出土的陶器上的彩绘,一出土时尚有艳丽的颜色,可一旦暴露在空气和阳光下,那些彩绘就慢慢暗淡下去了。
这个场景曾经被我写在文学作品中。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事隔十年,这一幕仿佛仍在目前。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方法可以对陶器彩绘进行保护,但是在发掘现场,在湿润环境下,能够完全保护出土陶器上面的彩绘状态,难度很大。
说到这里,我想用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下这个问题。我在汶阳遗址文化层的发掘工作中,曾经发掘出大量的龙山文化的黑陶片。龙山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其黑陶以“黑、光、亮”著称,其蛋壳黑陶是世界陶器制作史上的巅峰。那些黑陶片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由于地层潮湿的缘故,非常亮,漆黑如少女的眸子。当放在河边清洗的时候,光,真可鉴人。但是,一旦晾干,色泽就会暗淡许多。从这个角度我想说明,那些彩绘的暗淡甚至退色,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颜色脱落的缘故。
说到闵子骞路,我想说说与之相关的我的一个真实经历。那是发生在我即将毕业的时段,大概在2002年春,当时我在《山东商报》实习,跟一个名叫尹启元(在这里问尹老师好)的年轻记者,专门负责文化口。闵子骞路上,在路东有闵子骞墓,这个我去看了,巨大的封土,周边有圆形的类似花池子一样的石台。这个墓独自坐落于一个荒凉的院子中,没人过问。而在其一墙之隔,就是百花公园,这个公园生意冷落。当时,我就写了一篇报道,大意是建议政府打破行政樊笼,让百花公园接手闵子骞墓,一方面可以使墓葬有管理单位,可以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没有文化设施缺乏旅游亮点的公园,提供一处绝佳的文化旅游景点。再者,闵子骞为孔子72贤之一,是大孝子,辟为旅游景点,也有社会教化意义。
记得当时这个墓所在的院子被锁了起来,当我再要求进入的时候,看门人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不让我进,我还偷偷翻墙过去,拍了照片,当时我就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这篇报道做好。那时,我迷恋战地记者,新闻还曾经是我的梦想,嘿嘿。
这篇报道在商报新闻版头条发表,顿时还引起过一阵小小的轰动。当时我的一位老师正好刚从学校调到济南文化局做领导不久,听说他看到我这篇报道后,开玩笑说:这孩子还没毕业就已经给我提难题了哦!但我能明白,老师言语中,带有骄傲呢!
一篇媒体的建议,最后应该也没有实际被采用,但是,这个事情,我觉得是我打的一个小小的漂亮的硬仗。
日期:2010-06-23 19:57:31
济南市重要考古发现(1995年——2006年5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6:20 舜网-济南日报
抢救性考古发掘
1995年,在经七路小纬六路一施工工地发现隋代墓葬一座,墓志铭表明为唐代名将秦琼父亲秦季养之墓。
1995年,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发掘,出土大批铜器,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
1995年至1996年,长清双乳山汉代济北王墓发掘,出土文物2000多件,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