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13节作者:
枉了冲冠发 从《史记•绛侯世家附周亚夫传》和《汉书•周勃传附周亚夫传》的相关故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个有信心的优秀统帅。公元前158年,即汉文帝后六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去三路军队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先是军营主动放行,接着两地的主将仓皇出迎,最后送文帝走时更是全军出动,一直送到营寨门口,惟有到了周亚夫的细柳军营,军中将士披着铠甲,执着兵器,张开弓弩,军风严整,经周亚夫传令才得以进入营门,而且只能让车骑缓缓前行。
能这样做然后被提拔的将军,除了周亚夫,在中国历史上几无二人。当然,要分析周亚夫为什么那么自信,还得回头去看师卦,因为师卦的卦辞说:坚持正道,师出有名,又有受人尊敬的大将统兵作战,其军事行动就会吉祥而没有灾祸。
可见,坚持正道,是自信的源泉。
日期:2010-04-21 18:32:26
比卦:宽容是最有力的号召
比卦九五爻的爻辞是:“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关于这段爻辞,《史记•殷本纪》里有这样的记载:“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一天,商汤在原野里看见一个人正在捕鸟,嘴里还喃喃自语地祷告,希望四方所有的鸟都到他的网里来。商汤想,这样一来,天下的鸟岂不是都被他捕尽了吗?于是赶过去砍断了三面网。
比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八卦,下坤上坎。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阐述的是宽容真诚、推己及人的道理。宽容,是相对于残暴而言的,所以,我们要想理解商汤的宽厚,就得先了解夏桀的残暴。
桀是夏朝第十七代君主,他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却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喜。桀十分宠爱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整天想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为了让夏桀能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商部落的首领汤,将德才兼备的伊尹引见给桀,对他讲述尧、舜的仁政,但桀根本听不进去,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以掠夺更多的财富供自己挥霍。后来,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起来,并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残暴的桀卖命,乘两军交战纷纷逃散。夏桀被汤俘获,放逐在南巢(今安徽省巢县)。
商汤就是在推翻夏桀的过程中,演绎了那个“网开三面”的故事。其他部落的首领和百姓听说了这个故事,都来归顺他,说:“汤真是一位贤王啊。他对鸟兽都如此仁慈,何况是对人呢?”
用新的反射学说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一直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反射法则”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得也非常广泛,比如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世界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方式来对待你。《史记•殷本纪》里这个关于比卦的故事所讲的“宽容诚信,推己及人”,就是这个道理。
桀不是个没有才华的人,但他没有德。作为君王,肩负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却只知道自己享乐,残害百姓、诛杀大臣,最终失去人心,百姓甚至指着太阳咒骂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这样的君王,怎么可能换来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从大禹到桀,夏朝四百多年的江山最终断送在了他的手上。
暴政过后,宽容是最有力的号召。当然,宽容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暴政过后,只不过才从暴政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更珍惜“宽容”而已——别人对自己的宽容,和自己对别人的宽容。
商汤这个“网开三面”的故事,让百姓感受到了他的仁慈。面对这样贤明和仁慈的君主,其他部落的首领和百姓怎么可能不归附呢?
日期:2010-04-28 11:22:24
小畜卦:解决问题时,要剔除空洞无物的累赘
《易经》小畜卦讲的是文王如何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的故事。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姬昌即位后,勤于政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商纣王看到周国力日渐强大,深感不安,便将姬昌囚禁在里。姬昌被囚后,不仅利用这段时间演绎了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的六十四卦《易经》,还借其中的小畜卦思考周的国情和前途,制定了周国的发展计划。
小畜,也就是小有畜养的意思。巽为风在上,乾为天在下,风行天上,没有吹到大地上来;风行天上,只是吹动云层小有积蓄而已,“密云不雨”,小有积蓄的云层是不会降下大雨的,即使降雨,也只是小有阵雨。姬昌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目前国家发展的担忧,表达了他要忍受耻辱与痛苦,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等待机会一举而动,洗去自己所受耻辱的决心。
姬昌告诉世人:“复自道,何其咎?吉。”他之所以发展周,是为了抵御来至西北边陲的戎狄等部族的侵略,想让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这应该是没有错的,而且当时姬昌被囚禁,从表面上看是坏事,实际上却是好事。因为当时周不足以与殷对抗,商纣王囚禁了姬昌后,就对周国放心了,再也不会去管周国的事。然而周国上下军民同心,仍在悄悄地发展壮大。
“有孚,血去惕出,无咎。”纣王为了考验姬昌,将姬昌的儿子伯邑考杀害后制成肉饼,送给姬昌当饭。姬昌明知这就是自己的儿子的肉,为了不让纣王疑心,含泪吃了肉饼,并对从家乡赶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和大臣们说:“有孚,挛如,富以其邻。”也就是说,你们要让周围的小国都富裕起来,这样做,一来可以收服人心,二来避免周国兀自富裕强盛,显得特立独行,那样商纣王便会集中力量一举歼灭周国,不给周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时间。
为了说服大家,姬昌说:“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他分析对比周与殷之间的力量悬殊,用小雨比喻周当时小有积畜的处境,用“尚德载”告诫臣子要按规律行事,审时度势,切不可因为姬昌的被囚禁而过于激动、鲁莽行事。而通过整个小畜卦,姬昌要告诫臣子们的,其实就是一句话:尽管商纣王残虐无道,荒淫无耻,但现在推翻他还不是时候,我们要赢得时间,先发展壮大起来。
心理学中的“奥卡姆剃刀效应”,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要剔除那些空洞无物的累赘,考虑如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而不是把问题人为地复杂化。一个人要想学会在复杂环境里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其他问题,就必须明白“奥卡姆剃刀效应”。
通过《史记•周本纪》我们可看出,周文王姬昌是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大师”。
姬昌仿效祖父和父亲制定的法度,对内实行仁政,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投奔来的贤士,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对自己,他更是生活俭朴,经常穿着普通人的衣服,还到田间劳动……这些事情都证明了姬昌在心理学方面具有非同凡响的造诣。所以,他被纣王困在里时,选择以演绎《易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足为奇了。不过,根据当时的状况,周国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纣王找借口消灭掉,姬昌和外面沟通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在小畜卦里,姬昌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大师”只是把他认为最重要的信息透露给他的大臣们,那就是: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日期:2010-04-30 14:17:29
履卦:准确地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易经》是一本讲道理的书,这些道理都是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历史故事来承载的,比如最早有关履卦的故事,就记载于《周易-履卦》的爻辞里:六爻的爻辞就像六段故事,起承转合间,通过我们熟悉的人物,把道理蕴含在履卦里告诉了我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