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35节作者:
枉了冲冠发 与《恒卦》相关的爱情故事,讲的是宋康王爱上了舍人韩凭的妻子,曾占卦试探自己能不能得到美人。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大意是说一个叫韩凭的人小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以后娶了息氏女(另说为何氏)为妻。息氏女美丽无比,韩凭非常喜欢她,夫妻二人恩爱如鱼水。可是,婚后不久,韩凭就到宋国做官去了,而且一去六年没有回家。息氏女非常想念,便写了一封缠绵悱恻的情书寄给丈夫。韩凭收到情书,因为思念妻子,三天吃不下饭,神情恍惚间竟把情书给弄丢了。
却不想,情书被宋康王捡到。宋康王读了之后,爱不释手,由倾慕文采而爱上了写情书的人,居然也患上了相思病,想得到这个有情有义、有才有貌的女子。便在韩凭家附近高筑青陵台(故址在今河南封丘东),日日登台眺望,只为一睹息氏女的芳容。但毕竟是臣下的妻子,可不可以抢为嫔妃呢?宋康王左思右想,下不了决心,于是,便为此卜了一卦,结果得到了恒卦。宋康王一看“恒心有成”,喜出望外,立即安排臣子诱骗息氏女到了宋国。尽管宋康王对息氏女柔情蜜意,还封她为王后,但息氏女依然闷闷不乐。宋康王以为息氏女怀念年轻英俊的韩凭、嫌弃自己年老体衰,就下令把韩凭关押起来折磨他、残害他。息氏女听说后,悄悄地去看望韩凭,捎给韩凭一首诀别的诗。韩凭接到妻子的信,随即便自杀了。息氏女对宋康王说,如厚葬韩凭她就安心做王后,再无二心。于是,宋康王以三公之礼厚葬韩凭于青陵台侧。却不料就在葬礼上,息氏女从高高的青陵台上跳进了墓穴,也自杀而死。不久,息氏女、韩凭的墓上长出两棵根相连、枝相交的梧桐和桂树,树上经常有两只鸟儿交颈比翼,翩飞鸣唱。后人传诵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即出自这个爱情故事。
《恒卦》九三爻辞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意思是:为人处世,如果盲目追求一己私利,二三其德,反复无常,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就必然会自招羞辱而遗憾终生。这方面最典型的人,莫过于与《恒卦》相关的三国故事中的吕布。
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吕布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他最先投靠的是并州刺史、骑都尉丁原,为主簿。董卓作乱时,以利禄作诱饵,让他杀掉丁原。后来司徒王允用重金交结吕布,又让他杀掉了董卓,然后任奋威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共同执掌朝政。李催祸乱发生后,吕布战败,想投奔袁术,可袁术厌恶吕布反复无常,不要他,吕布只得向北方投靠袁绍。袁绍也害怕这样的人,吕布便逃奔刘备,不久又心生叛逆,占了刘备的城池。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在下邳为曹操擒获,临死,低声下气乞降求生。曹操正犹豫不决,刘备劝说:“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于是吕布被曹操缢杀。
喜欢异性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如果“色迷心窍”,结果就不妙了。
的确,《恒卦》的卦义是:有恒必然有成,所以亨通,不会有灾难。但这些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坚持以纯真为前提,也就是说必须坚持正道,像天地的道理一样,由于纯正,才会持久。宋康王卜得《恒卦》,看起来很好,但他却没想到自己根本不具备爱息氏女的先决条件,只看到利于自己的卦辞,没有看到不利于自己的卦辞,其结果当然不会吉利。
当然了,既然已经“色迷心窍”,就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眼里看到的,自然也就只有自己想要的半截卦辞了。
喜欢新生事物也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活动,但如果没有恒心,结果仍然很不妙。
翻开三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吕布跨赤兔马、握方天戟,有万夫不挡之勇,尤其是在虎牢关力挺三英更使其勇名远播。然而,有这样一身好武艺,为什么在群雄角逐之中没有成就大业,反而江河日下,最终日暮途穷、身死白门楼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二三其德,反复无常”——
从为利所惑杀义父丁原,到为色所迷杀义父董卓,再到周旋于刘备、袁术、曹操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到被曹操杀死在白门楼,吕布带给世人最惨重的教训,莫过于“人无恒,则不立”。
日期:2010-06-09 09:06:51
遁卦: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
《遁卦》乾上艮下,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为大地之最高者,其势上逼于天。天性高远,像君子一样远远地避开,意喻事物的发展受阻时,以退为进反而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
季梁劝谏魏王停止伐赵,用的便是这一卦。
季梁从外面回来,听说魏王要发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许多大臣都反对,但却无法劝醒魏王。季梁于是退后一步,决定换个方法来达到目的。他故意气喘吁吁地去见魏王,说自己这次外出遇见一个很奇怪的人。魏王感到很新鲜,追问是怎么回事。季梁说,他在路上碰到一个坐在马车上的人,正往北方赶路,要到南方的楚国去,还说他的马跑得快极了,有很充足的路费,车夫也有娴熟的驾驭技术。魏王听了,很感慨地说,还真是个怪人。季梁于是接着说,如今魏王依仗地域辽阔、兵精粮足,就无缘无故地去攻打赵国,借以扩张魏国的领土,这样做,同驾车向北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有什么两样呢?魏王听了季梁的话,当即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优孟哭马劝楚庄王,用的也是这一卦。
因为有一匹用锦衣玉食供养的宝马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扬言要找天下最好的棺材把它装进去,要用大夫的礼仪埋葬它,而且谁敢劝他不要厚葬马,就下令杀死谁。大臣们都不敢吭声,只有优孟却在旁边失声痛,边哭边说,这匹马是国王最心爱的,堂堂的楚国,有什么样的事儿办不到呢?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还是太亏待它了,应该用君王的礼仪埋葬它才对。要用雕刻花纹的玉做棺材,外面再套上文梓木做成的大棺材;要派士兵们挖大坑,叫百姓们运土,供给它的祭品要最上等的东西;还要请各国的使者来吊唁它。这样一来,诸侯听到了这件事,才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
楚庄王听到最后才明白,优孟是在劝自己不要太看重马。他觉得自己错了,问孟优该怎样处置这匹马呢?优孟说,在地上挖个土灶作为棺木的外套,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木,用姜、枣、粳米为祭品,用大火把它煮熟煮烂,最后埋葬在人们的肚皮里,这就是最好的处置办法。楚庄王听了他的建议,从此再不看重畜牲而轻视人了。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
生活中有一些地地道道的好人,却没有好人缘,很难和别人沟通,很难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多数原因是他们不太会说话。说话过于直接,会在无形中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懂得绕弯子的人才是最可能达到光辉顶点的人。”说话的时候,以进为退,就像给你的目标包上了一层诱人的外套,让人赏心悦目,容易接受。
在上面的两个故事里,被劝谏的对象都是大人物,他们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不小心触怒了他们,后果就很严重,有杀头、甚至灭族的危险。在那样的情形下,季梁和孟优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就只能是先退后一步,直言曲说、忠言婉说,先认同大人物的观点,然后采取迂回策略,最终在解救他人的同时也保全自己。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在那些不喜欢别人说话拐弯抹角的人面前,就一定要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而,这样的人毕竟很少,特别是和那些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人打交道时,退后一步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日期:2010-06-10 08:36:34
大壮卦:选择放弃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智慧
《大壮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四卦,下乾上震,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象征着十分强盛。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是人生状态的象征。而《大壮卦》所象征的人生状态便是:一个人在他功高显赫的时候,一定要戒骄戒躁。
因功高显赫却不知道戒骄戒躁而招致灾祸的人,古往今来实在太多了,但那些在熟读《春秋》的基础上还熟读《易经》的人,却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