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鲜卑王—我在蒙东盗墓集团的六年潜伏》
第18节

作者: 快乐小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壁画似乎是用灼烧的铁器烫在厚重的松木板上,而整面厚木板就镶嵌在条石墓壁里。
  壁画分三层:最下层勾勒的是连绵的群山,一道河水环绕着主峰;中间层描绘的是许多闲适的马牛羊群,还有一些看不出来的动物;最上层还原的明显是达官贵人们在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里的奢侈生活:既有宽敞的中军帐和八骏索胪车,也有长袖善舞的宫女,还有鼎镬觥筹,期待着在阴间延续另世的淫靡。
  “张总,现在怎么办?”我轻声问正在仔细研阅壁画的张阳。
  “不好说”,张阳一改惯于拍板的作风,“先上去吧,问问卓云。”
  过了好一会,我们再次升返地面。

  除去防护用具,适应了光线的照射,我看见大家都在默默地看着我们两个,那神情充满了期待。
  可是,很遗憾,没有他们希望寻找到的金银财宝。
  “只有一副嵌在墓壁里的木版壁画没被盗走,其他什么都没有。”张阳直言相告。
  “那怎么不把木版带上来?”卓云总是过于现实。
  “要是能轻易带走,就轮不到我们欣赏了。”我很庆幸拍了全幅壁画的多角度照片。

  大家围聚在一起欣赏精美的壁画。
  “这幅画我以前看过”,一个员工语出惊人,“好象在通辽市的一个市场里,我去年过年的时候在通辽看过。”
  “不可能!”卓云不屑一顾并坚决打断了这个工人的回忆,“你肯定记错了!就你一个小学毕业生也会去专卖店欣赏艺术品?”“再胡说八道就开除你!让你在这个墓穴里欣赏一辈子壁画!”
  员工乍舌不语。
  我和张阳面面相觑,交流的眼神里都透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最后,我们赶在天黑以前,又陪卓云下到墓穴里看了一次壁画并按照卓云的要求回填墓洞以防止以后牧民发现痕迹报警。
  在全员回返营地的路上,我和张阳都欲言又止,凭直觉总之有什么不对。
  我很纳闷,为什么我们这样相对专业的盗墓队伍却一再遇到空墓?回想当时勘察风水的时候,卓云一个外行为什么那么强势并坚持己见?消耗这么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却什么成果都没有,卓云却胸有成竹,那么她屡次表现出来的急躁甚至抓狂,属于情感的自然流露吗?
  我隐约觉得一个更大的黑幕隐藏在寻找鲜卑王墓的背后。
  卓云到底是什么人,她代表了哪个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张阳似乎和她刻意保持距离,那么张阳是何方神圣?

  蒙东集团正常业务获利颇丰,为什么高层热衷于吃偏门——盗墓?违法不说,盗墓也不见得就一定有收获啊?
  眼下的一切让人头绪无着,加上青总的离去、日籍老板的出现和集团高层的神秘与遮掩,这分明暗示着:我所被裹胁进来的迷团黑幕远非寻盗鲜卑王墓这么简单的答案所能解释。
  我需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彻底思考一下事情的原委和我正面临的处境。
  我没有参加第二天卓云在营地召集的壁画分析会。
  我借故身体不适,独自驾车返回了蒙东集团总部,我决定休整一周。
  躺在空荡安静的宿舍床上,我发现留在卧室的手机上有几十个未接电话,其中有几个陌生的号码。展阅未读短信,林晨曾经罕见地发信息给我,说她有要事找我,要我看到信息以后立刻联系她。
  这个狐媚的女人,相隔千里也不安生。

  我还是打电话给她了,就是想听一听她的甜腻声音而已。
  但是,林晨却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我一个另人震惊的消息:某天傍晚,她与朋友驾车途经北京丰台南面的寿宝庄附近时,意外地看到了青格勒图!
  电话那端的林晨信誓旦旦地保证她的视力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青总不在日本。

日期:2009-09-29 20:22:22

  (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据春节期间无限缠绵的林晨的侧面介绍,青格勒图是哲里木盟(今通辽市)本地人,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成为林晨的同学和好朋友并最终发展成为一对另人羡慕的绝配情侣。
  林晨曾经无限感慨地回忆往事,说青格勒图在学校里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帅小伙,话不多但嗓音很有磁性,做事粗线条着眼但细线条着手,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非常男生。不过最令林晨疑惑不解与耿耿于怀的还是在青格勒图的就业选择。
  毕业的时候,身位校学联主席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青格勒图,既没有选择难得的留校任教机会,也没有回应区委组织部门在选调干部时对他的青睐,而是令几乎所有同学大跌眼镜地决定回到内蒙古东部相对贫困的蒙东旗创业。
  现在提到大学生创业,大家都感到很正常,觉得这也是一条就业的门路。但是假设我们排除就业压力等因素,目前创业的大学生里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对白手起家有深刻认识的?在选择了创业的大学生里究竟有多少人笑到了最后?反正我在小区附近的乐购超市大厅里看到的所谓“大学生创业园”,无非是减税提供给大学生的几个商品摊位而已。

  那么青格勒图及其创立的蒙东集团当时是凭借什么力量得以在蒙东扎根萌芽并茁壮成长的?
  联想到外籍高层,我大致可以猜测得到青格勒图的资金链条和潜在保障,问题在于青格勒图是在什么时间的节点上与日韩黑社会集团达成利益交汇点的?他有何能力可以结交异域黑帮高层?他对异族集团可能做出和已经做出了哪方面贡献?
  假如仅仅是依靠盗墓这个没有保障的高风险项目进行持续稳定的不菲利益输入,恐怕就连最利欲熏心的本土高利贷乡党也不会笃信,更不会注资,簧论向来以精明著称的日韩商人。
  如果盗墓不是目的,那么我们做什么事情需要依靠盗墓来施放烟幕呢?
  我得不出答案。
  但是我开始对蒙东集团及其背景黑幕产生真正的兴趣了。

  人生在世,白驹过隙,几十年后的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伦为墓厅瓷罐中的一撮骨灰。趁着我们还有精力稳握书写个人历史的如椽大笔,还是抓紧书写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篇章吧。不必考虑太多的得失,不必牵顾外界的喧嚣,做事的唯一价值标准就是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
  现在,我坐在蒙东集团单身宿舍的宽软沙发里,首次清晰地理顺了自己目前的所谓追求,仅三点:一是实地探察蒙东大地,寻找传说中的鲜卑王墓和鲜卑墓葬群,在印证一段历史的同时也在实践层面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这是我的学术兴趣所在,没人予以强加也没人可以抹杀;二是结合官方引导与个人意愿,进一步打入蒙东集团内部,争取逐步剥离蒙东集团的神秘面纱,读懂世间百态,参与铲除黑恶毒瘤,这是任何公民都应尽到的社会责任,责无旁贷;三是认真对待自己的情感,考虑清楚爱情、婚姻、家庭、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在了却蒙东集团纠葛以后,更加积极地面对感情,争取早一天找到自己的真爱。

  集团日常业务运转正常。
  我召集了5位部门经理开了一个简短的业务会,没有太多可以发挥的余地。这一点,我们要感谢青格勒图,他把集团的日常业务按照产品部类进行了精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几个经理按部就班就可以享受前人栽树的凉荫。
  百无聊赖,我翻看宿舍里的专业书。
  在译本《远东鲜卑遗秩铭文细索(Ⅱ)》中,一条释目的后半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巴音诺敏王的墓葬形式现实而又不失谨慎,这成为后来威镇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所钦定的身后墓葬形式的主要模仿对象之一。”
  据资料记载,成吉思汗去世后,遗体运回结盟地深葬并对墓地进行了“万马蹋平”式的处理并泛植草木以不留痕迹。这么说,鲜卑王墓应该位于一块并不引人注目的平坦草原了,这与我的导师曾经提供给我的那份土尔其国立大学异族历史研究院的资料所表明的鲜卑王的墓地选定标准是“前川后山”、“前川两山开,后山定川来”明显相矛盾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