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43节作者:
枉了冲冠发 日期:2010-07-02 08:37:43
井卦:美德如井水,可以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聚到一起
《井卦》下巽上坎,坎为水,巽为木,木上有水,即以木桶汲水,井水被汲上来,水由下往上运行,又如水由根茎向上运行,树木得到滋润蓬勃生长。我们知道,今天的考古学家依然以是否有井来确定古代城池的位置和大小,那是由于中国古代“因井为市”的缘故,井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一个城市的象征,而且从不迁移、永远洁净。所以,《井卦》也转喻君子应该守恒不渝、大公无私、自律自省、修身正己,让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美德而受惠。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赵皇帝石勒从小没有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不识字,但是却十分重视读书人。他做了后赵皇帝后,便命令部下,凡捉到读书人,不许杀死,一定要送来让他亲自处理;他设立学校,要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制度,凡是各地保举上来的人,如果评定合格,就会推举做官。
石勒严禁部下提到“胡”字、“羯”字,但是为了安抚汉族士人,有时候也会很宽容。
有一次,汉族官员樊坦穿了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进宫朝见,石勒见了,吃惊地问他怎么穷到这步田地。樊坦忘记了禁令,回答说,家里被羯贼洗劫一空,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留下。石勒安慰他说,羯贼这样乱抢东西,太不应该! 这时候,樊坦才忽然想起自己触犯了禁令,吓得浑身发抖,连忙向石勒请罪。石勒笑着说,这个禁令,只是约束一般百姓的,然后,赏给樊坦一些衣服钱财,还赏给他一辆车、一匹马。
石勒虽然不识字,但却常常找人读书给他听,边听还要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他让人给他读《汉书》,听到有人劝汉高祖封旧六国贵族的后代,就感叹,刘邦采取这样错误做法,怎么能够得天下呢?读书的人马上给他解释,后来由于张良的劝阻,汉高祖并没有这样做,石勒这才点点头。
还有一次,石勒举行宴会招待大臣,他在宴席上问一位大臣,自己可以比得上古代的哪位帝王?大臣吹捧说,他英明神武,比汉高祖还强,别人更比不上了。石勒笑了笑说,他要是遇到汉高祖,只能做高祖的臣下,大概跟韩信、彭越差不多。要是生在汉光武帝那个时候,倒可以和光武帝并驾齐驱,还说不定谁胜谁负。
和“因井为市”的道理一样,有德行的人能造就盛世。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后赵初期便出现了兴盛的气象。
“市井”的意思,就是但凡有市的地方,都离不开井。井是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井,便有了市;有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便有了更好的生活。
为什么能“因井为市”?是因为有了井,就有了甘甜的水;有了水,人们才能生存。
为什么高尚的人能够创造兴盛的气象?是因为高尚的人就像井一样,而他们的美德也像井水一样,可以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聚到一起。
石勒为什么那么重视汉文化?是因为他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意识到,只有汉文化,才能让他成为一口能凝聚千万人的“井”。据《资治通鉴》记载,石勒称王以后,请同乡饮酒,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因为当初石勒贫贱之时,曾多次与李阳为争夺沤麻池相互殴打。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的事,是我做平民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仇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了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作参军都尉。
石勒这样待人,人怎么会不依附于他?后赵初期出现兴盛的气象,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莫过于在内找一个好的生活伴侣,在外找一个好的工作搭档。好的生活伴侣,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好的工作搭档,可以让我们事业蓬勃发展。所以,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当我们在寻找自己的生活伴侣和工作搭档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对方是不是一口“井”,如果只是一个臭水沟,而我们又自信不是蚊子,那最好还是离他(她)远一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