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3节

作者: 地圜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6-23 12:33:00

  雷恩是英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天文学家,曾担任过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圣保罗教堂中保存了许多教堂设计建造时留下的原始文件,黛安娜仔细查阅了这些档案文件。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英国国教的中心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的设计风格模仿了世界第一大圆顶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雷恩在设计教堂之初,系统地研究过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建造方案。他曾指出,东方文化对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最近,黛安娜终于意识到雷恩所说的这些影响竟然都与金璘盒有关。

  十六世纪之前,欧洲教堂的设计往往采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以尖顶、拱顶、细长柱等为特点,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十七世纪,巴洛克建筑风格风靡一时,使那时的教堂变得更加富丽堂皇。实际上,把文艺复兴时的建筑画成平面图,正方形、圆形和十字架是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建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正是米开朗琪罗设计建造的,巨大的穹顶覆盖在坚实的正方形建筑上面,伟岸庄严。开始时教会方面选用了哥特式的设计方案,但米开朗琪罗坚持了圆顶的设计,并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勾艾文道:“穹顶和下面的正方形建筑果然与金璘盒的几何形状有异曲同工之妙。” 伊佳华心中疑惑,无法相信这样的设计是从金璘盒中得到的了灵感。
  “不仅如此,与雷恩同时代的,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大师,应属意大利的贝尔尼尼,他将建筑、雕塑、绘画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他在自己一生最伟大的一件作品中留下了与金璘盒底部相同的符号,足以证明金璘盒对他产生的深刻影响。”
  伊佳华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名字并不陌生,贝尔尼尼在六十多年的时间中,先后为八位教宗服务过,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罗马随处可见,哪件作品是他最伟大的杰作呢?

日期:2010-6-23 17:11:00

  “圣彼得教堂前方的圣彼得广场由贝尔尼尼设计建造,以柱廊环绕,富有动感,对比强烈,是欧洲甚至世界上最著名的露天广场之一。” 黛安娜一边说,一边从电脑中调出一幅图片,伊佳华和勾艾文同时凑过去观看,只见电脑中显示的是谷歌地图的搜索页面,正是圣彼得大教堂所在的位置,教堂区域完整的平面图显示在电脑中。在这张俯视图上,中部巨大的圆形区域就是世界上最壮观广场之一的圣彼得广场,地面以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广场的中心是一整块由方柱石制成的方尖碑。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气势非凡。

  这个可以同时容纳五十万人,梵蒂冈教廷用来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广场,的确堪称贝尔尼尼一生中最伟大的设计杰作。广场以方尖碑为圆心,圆形区域中一些由灰白色石块组成的线条彼此相交,十分显眼。这使勾艾文和伊佳华同时惊呆了,整个广场的轮廓和内部线条呈现出了一个被圈在圆圈内的大大的“米”字,这不得不使两人立刻想到金璘盒底部的米字款识。

  黛安娜道:“与金璘盒底部的标志一样,这些线条使整个广场看上去像只巨大的车轮,方尖碑是太阳和永恒的象征,柱廊中的几百根圆柱如同宇宙中的星辰,正暗合了《神曲》的最后一句诗:‘像车轮般均匀转动,被爱推动,爱也推动那太阳和其它的星辰。’”
  勾艾文情不自禁道:“难道这个曾举行了天主教无数盛大集会的著名教堂和广场的设计都和小小的金璘盒有关?”伊佳华感到自己很难接受这种推论,喃喃自语道:“我更相信这只是巧合。”

日期:2010-6-23 17:14:00

  黛安娜道:“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现在所处的这座教堂,可能就不会再认为这是巧合了。雷恩在借鉴了圣彼得教堂的设计经验后,设计建造了现在的这座圣保罗大教堂。如果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只含糊地运用了金璘盒上的一些符号元素,那么圣保罗大教堂则把这些元素完整巧妙地隐藏在教堂的主体建筑中。雷恩的陵寝就安放在教堂地宫的后殿中,他的墓志铭上写着:如果要寻找他的纪念碑,请环顾四周。”

  伊佳华不禁肃然起敬道:“是啊,这座宏伟壮观建筑中的种种精雕细刻的确都可以看成是他的纪念丰碑。”
  黛安娜不置可否,只在谷歌地图中输入了一个新的经纬度坐标,逐步放大,不难分辨,圣保罗教堂的俯视图显示了出来,整个教堂的轮廓尽收眼底。教堂的整体轮廓呈十字型,东西长、南北窄,圆形穹顶位于十字架的结合处,西门两侧的钟楼如同坚实的基座,承载着这个巨大的十字架。黛安娜又说道:“穹顶正下方的建筑呈正方形,正是金璘盒底部的外部形状,穹顶为半球形,正是金璘盒的内部形状。实际上圣保罗教堂的正厅完全是按照金璘盒的形状设计的。这只金璘盒在穹顶下被埋藏了近两百年,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经她的提示,伊佳华注意到教堂外部结构线条清晰,一目了然,的确如同金璘盒被镶嵌在一只巨大的十字架中。

  黛安娜又领着勾艾文和伊佳华来到了教堂的圣殿大厅,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各种石雕、绘画装饰其间,中央巨大的穹顶高高耸立,在浓重色彩的衬托下显得优雅、安详却又富丽堂皇。“你们看到了什么?” 黛安娜指了指头顶上方。此时,他们正位于教堂的中心,巨大穹顶的下方,两人抬头向上望去,穹顶的内部一览无余,只见棕色的背景下,一个“米”字的清晰轮廓在穹顶上显现了出来,如同一只巨大的车轮,穹顶的中心如同太阳般异常明亮,周围点缀着点点繁星。


日期:2010-6-23 17:20:00

  伊佳华感到无比震惊,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听勾艾文缓缓说道:“圣保罗教堂是英国最主要的教堂之一,罗马圣彼得教堂在天主教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如此重要的建筑在设计上都与金璘盒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单从艺术角度解释明显令人难以信服,这之中一定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对于文艺复兴时期那些著名的人物同属于明神会的说法,她一直不能认同。现在看来,除了这一影响巨大的秘密组织在历史中真实存在过,又能有什么可以解释这一切呢?

  伊佳华凝视着地面,一百多年前,金璘盒一定就是在下面的石板中被发现的,金璘盒的瓷制盒体如同圆顶下方石制建筑般厚重庄严,金璘盒内部的凹陷部位仿佛又与建筑的穹顶融为一只圆球,接纳着无数来到教堂中感受圣恩的人们。
  “既然瑞德是教堂的神职人员,他又是如何创立基金会的呢?”伊佳华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黛安娜道:“瑞德发现金璘盒后,一直痴迷地研究这只看似普通的盒子,可能他的研究触怒了教会,不久就被迫离开了教堂。”勾艾文接过了话题,“他后来去了瑞典,据说安琪尔自然和文化遗产基金会最初是他在瑞典创立的。”
  “看来我们需要多了解些瑞德的情况。”
  走出圣保罗教堂的大门,伊佳华不禁回身再次领略这座著名建筑的全景,圆顶最高处的十字架由于距离遥远,显得孤傲隐逸,难于分辨,却微微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试想站在那里俯视整个建筑,两只巨大的十字架交相呼应,冷峻幽玄,震撼人心。


日期:2010-6-24 13:34:00

  当晚基金会在辛什威尔酒店室内花园举行的酒会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热情地照顾着自己的客人,显然基金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了解异域风情与文化的绝好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在花园中闲庭信步,赏花观景,品酒聊天。更多的人则围绕在假山周围,侃侃而谈,气氛热烈而又轻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