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4节作者:
地圜天方 孟始飞、龚主任、吴局长和卢浮宫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谈笑风生,安排着下一站的计划。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方副馆长、勾艾文和伊佳华与同样来参加酒会的大英博物馆馆长布莱克先生攀谈着,布莱克的谈话礼貌得体,对方副馆长为帮助大英博物馆找回失窃文物所作的努力十分赞赏,对伊佳华更是赞叹不已。只是,他嘴角上挤出的笑容过于勉强,眼神飘忽不定,看上去心不在焉,又让人觉得他心事重重,文物失窃事件仿佛多少给他带来了一些阴影。伊佳华一心希望早些见到怀特先生,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基金会创始人瑞德的情况。勾艾文则不停地向孟始飞使眼色,暗示他快些结束谈话,一同去见怀特先生。健谈的吴局长一直滔滔不绝,使为他充当翻译的孟始飞忙得不亦乐乎,过了半天才抽出身来。
当他们一同来到瀑布旁时,怀特先生正在与身边的各国客人谈论着基金会的发展规划。怀特先生已过中年,身材高大,精神饱满,头发微微卷曲,举手投足间使人感到亲切却又不失威严。作为基金会的总裁,他一直都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孟始飞礼貌地将伊佳华引见给他,怀特立刻对眼前这位追回了失窃文物的中国青年赞不绝口。
与怀特先生交谈,伊佳华完全没有拘谨的感觉,他那笑容可掬的面容和爽朗的话语,可以很快使人消除距离感。当得知两个年轻人对基金会创立之初的历史十分感兴趣时,怀特略微露出得意之色,“正如你们了解的那样,瑞德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后来成了一名神父,在此期间,他先后到过很多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尤为痴迷。当他离开圣保罗教堂移居到瑞典后,在经营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天才,很快就赚取了大量财富。他热心公益事业,拿出大量资金资助各种项目。后来他又多方筹措资金,创建了安琪尔自然和文化遗产基金会。他将一生都献给了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到他晚年时,我的曾祖父接手管理基金会,并将总部移回了伦敦。可惜瑞德后来从没回过英国,晚年在法国定居,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献给了基金会,还将自己搜集的全部文物捐献给了法国的博物馆。瑞德一生受人尊重,没有留下子女,能够在他创建的基金会中工作,我感到很荣幸。”见到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怀特显得兴致很高,“同时我应该再次感谢你们,是你们使基金会的声誉免受损失。”
日期:2010-6-24 13:35:00
“瑞德先生在圣保罗教堂任职时,发现过一件几百年前来自中国的瓷盒,曾对这只瓷盒做过深入的研究,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虽然怀特先生平易近人,十分容易接近,但在问这个问题时,勾艾文还是显得小心翼翼,金璘盒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她担心眼前的这位英国绅士是否会保守地将他们的发现看作是无稽之谈。
“呕?”怀特望着两个年轻人问:“你们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这件瓷器不久前在圣保罗教堂再次被发现,正是一百年前瑞德先生在圣保罗教堂任职期间发现后埋藏在原处的,利用这次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赴华展览的机会,我将它带回中国展出,是失而复得的文物之一。伊先生也得到过一件外观完全相同的瓷盒。”
怀特的脸上掠过了一丝惊讶的神情,但片刻便恢复了原有的笑容,“原来如此,想不到这次在中国举办的展览中,竟然有一件文物和瑞德先生有关系。”他看了看周围那些兴致勃勃谈论着各种话题的各国宾客,“实在抱歉,现在我无法冷落这些重要的客人。酒会结束后,你们能否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会与你们详谈此事。”
勾艾文和伊佳华心中暗喜,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看来怀特先生可能会提供更多重要的线索。
日期:2010-6-25 13:01:00
安琪尔自然和文化遗产基金会坐落在一幢小楼中,除了显得更加古朴之外,与周围的建筑相比并无特别之处。很难想象,就是在这里,向世界各地的自然、文化古迹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孟始飞领着伊佳华和勾艾文走进怀特先生的办公室中,怀特正在等候着他们的来访。
怀特先生的办公室并不十分豪华,装饰得古香古色,墙壁上悬挂的一排照片吸引了伊佳华的注意,这些照片的尺寸不大,镶嵌在精美的相框中。其中几张是怀特先生与一些人的合影,最里侧的一张单人像与其他的照片完全不同,浅淡的黑白两色更使这张照片散发出古老的气息。像中的人物颧骨高耸,下颚尖锐,眼神灵动而又深邃。照片是在湖边拍摄的,一侧还显露出了半个高高的钟楼。怀特的讲述证实了伊佳华的猜测,第一张照片中的人物正是瑞德,背景的钟楼就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令伊佳华感到吃惊的是,瑞德的相貌竟然与他原来见过的一副贝尔尼尼的画像竟有几分神似之处。
众人落座后,怀特首先说道:“据我所知,瑞德先生当年在圣保罗教堂时,确实研究过一件来自中国的古老物品,他还特意到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考察。由于他的见解独特,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和不满,后来甚至迫不得已离开了英国。”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瓷盒在历史上与中国以及欧洲的很多著名人物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勾艾文说道。
日期:2010-6-25 13:02:00
怀特神情凝重,“瑞德是我曾祖父最好的朋友,他在离开伦敦后,与我的曾祖父有过书信往来。其中有一封信的内容提到他曾研究过一只瓷盒和一些中国远古时代的神秘符号。去年我才在祖父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些信件,也注意到了信中讲到的一只瓷盒,为此还拿着这封信到圣保罗教堂和剑桥去证实,可惜并没有找到它,也没有发现瑞德关于它的其它描述,因此只得不了了之。真难以想象,这次文物展中的一件展品竟然与瑞德有关。如果不是你们提及,我真不知道他曾研究过那只瓷盒竟然还存在,而且是展览中被盗的文物之一。”
勾艾文追问道:“这些书信是否还在?我们能否了解之中的内容?”见到怀特略显迟疑,伊佳华立刻补充道:“这对我们的研究十分重要,我们只需要了解与瓷盒有关的内容。”
怀特缓缓说道:“这些书信记录了基金会成立之初的一些情况,因此一直被保存着,却从未公开展示过。如果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可以将信中与瓷盒有关的内容透露给你们。但是除了你们之外,不要让别人了解到这些内容出自瑞德给我曾祖父的信中。多年前就有人想了解瑞德是不是留下过什么书信,希望了解信中的内容,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书信的存在。现在这只瓷盒被发现了,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找到我,我可不想被这些琐事纠缠住。”
听说怀特先生答应帮忙,勾艾文等人都喜出望外,郑重地承诺不向他们之外的任何人透露这一细节。
怀特笑道:“你们追回了大英博物馆失窃的文物,使基金会的声誉免受影响,我应该好好感谢你们才对,我很高兴能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会将那封与瓷盒有关的信复制一份,后天上午将它交给你们。”
日期:2010-6-26 12:59:00
车刚开出伦敦市区,伊佳华立刻便感到逃离了各式各样建筑的压迫,道路两旁到处绿草如茵,望不到尽头,天高云阔,心畅神安。一个多小时后,车子驶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外。
车停靠在了剑河边,伊佳华随勾艾文缓步走进风景如画的剑桥。这是一座小镇,大学就分布在整个小镇中。由于这里有一条剑河,河上修建了很多小桥,剑桥因此而得名。从河对岸望过去,一幢幢造型各异的中世纪风格建筑在蓝天、绿树和青草的映衬下奕奕生辉。踏上一座小桥,桥下的小河蜿蜒曲折,河岸上的各种建筑倒映在河水中,宁静自然,古朴沧桑。
“刚到伦敦时,我一直在泰晤士河上寻觅那座著名的‘魂断蓝桥’,找到后有些失望,与心目中的感觉完全不同,一点儿也没有剑河上这些小桥的诗情画意。”勾艾文说道。伊佳华感觉伦敦泰晤士河上的桥大多雄伟壮观、动人心魄,而剑河上的小桥却幽静清新、小巧别致,能在这里漫步的确是一种享受。
已是初秋,缓步走入小镇,更不觉得炎热。偶尔会有三五成群的游客从身旁经过,眼前不时出现的满脸稚气的殷殷学子,使勾艾文感到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不知不觉中,两人已经来到了三一学院门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