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悬疑故事———地圆天方》
第45节作者:
地圜天方 勾艾文指着一棵树说:“这就是那棵著名的苹果树,二百四十年前,树上掉落的苹果激发了伟大科学家牛顿的灵感,使他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一棵枝叶稀疏、矮小幼嫩的小树,只有一人多高,与不远处枝繁叶茂的大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怎么可能?”伊佳华当然不会相信这棵小树已经生长了二百多年,“那棵树在牛顿的家乡,据说这应该是那棵树的后代。”听了勾艾文的解释,伊佳华这才信以为真。
勾艾文得意地说道:“瑞德在到圣保罗教堂之前,曾在剑桥大学读书,黛安娜和我立刻想到他有可能在研究瓷盒时回过剑桥,也许会在这里留下过有价值的线索。寻觅了很久,却发现剑桥中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记录,最后还是在泰勒教授的帮助下发现了一张背面写有瑞德名字的石刻拓片。”勾艾文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在读书时,泰勒教授就曾给予过我很大的帮助,离开剑桥时,如果没有他的极力推荐,我不可能到大英博物馆工作。”
日期:2010-6-26 13:01:00
从三一学院的大门中走出一老者,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老者头发灰白但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不用问,这一定是勾艾文刚才提到的泰勒教授。互致问候后,两人跟随泰勒教授向图书馆走去。泰勒打量着伊佳华,“听艾文讲你从潘多拉瓷盒中发现了很多秘密,真是了不起。”他的声音慈祥而动听。
伊佳华谦虚地回应了几句,转而又赞叹道:“剑桥真是太美了,难怪会培养出那么多科学和艺术巨匠。”
泰勒教授显得十分自豪:“哈!仅这所三一学院就能人辈出,弗兰西斯·培根、艾萨克·牛顿、拜伦、伯特兰·罗素都曾在这里求学,三一学院至今已培养出了三十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伊佳华笑道:“学院门外的牛顿苹果树却与这座声名显赫的学府不符,很明显是后世的赝品。”
泰勒教授也笑了,“好在牛顿并不是因为苹果树上掉落的苹果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伊佳华觉得教授说的有理,于是道:“当然,肯定是由于牛顿刻苦勤奋才可能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发现。”泰勒教授不以为然,看上去并不赞同他的观点。想到牛顿曾研究过金璘盒,却不为人所知,伊佳华问道:“几百年前牛顿曾在这里读书并任教,三一学院一定流传着一些关于他的鲜为外人所知的传闻。”
“剑桥中有很多研究牛顿的学会和组织,关于他的传闻很多。”泰勒教授又看了看伊佳华,“拿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说,就与苹果树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是恐惧导致他有了如此伟大的发现。”
日期:2010-6-27 13:02:00
伊佳华看过的所有介绍牛顿的书籍中,甚至是教科书中,都有牛顿苹果树的故事,顿时觉得十分诧异。泰勒教授说道:“牛顿苹果树的故事只是误解和谣传,最初由伏尔泰广为传播。伏尔泰是从牛顿仆人的口中听说这一故事的,虽然据说牛顿晚年曾亲自讲过这件事情,但后来的人们完全把这件事情理解错了。1665至1666年,伦敦发生了严重的鼠疫,在这段时间,牛顿返回了家乡。那时他只是剑桥大学的一名学生,掉落的苹果给他带来灵感纯属无稽之谈,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大约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当他从家乡返回剑桥时,刚刚过去的鼠疫使人们惊恐万分,牛顿也不例外,甚至开始对推崇信奉的天主教产生了怀疑,此后他一直沉浸在自然科学与神学中,希望用自然科学来解释宗教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调和当时自然科学与神学之间的矛盾。后来他提出了神是第一推动力,同时还存在万有引力定律,很快便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当牛顿的仆人向别人转述他发现万有引力的经过时,将使人惊恐万分突然降临的灾难美化成了突然掉落的苹果,于是才有了苹果树的神话。”
伊佳华将信将疑,却也感到了莫名的恐惧。在伦敦,他听黛安娜讲过,1666年伦敦发生了严重的火灾,曾烧毁了大半个伦敦,没想到这一年英国还流行过严重的鼠疫。一连串的灾难竟然都发生在这一年,不禁使他想到了原来看过的多部西方恐怖电影,在影片中666被说成是撒旦的标记。在《圣经》中,这一数字也被认为是怪兽的标志,是巧合还是……。他虽然不相信有鬼神存在,但想到这里还是感到背心发凉。
伊佳华又不禁想到英文中苹果(Apple)与惊恐(Appal)一词无论从读音到写法都十分相近,牛顿的仆人很可能因此由灾难联想到了苹果,美化并编造了苹果树的故事。
勾艾文问道:“据说牛顿一直热衷于炼金术,这是否是事实呢?”
泰勒教授的语调缓慢而悠扬,“不错,他曾翻译了很多有关炼金术的著作,并留下大量关于炼金术的手稿和文件。他做过很多试验试图提取贤者之石,虽然没有成功,却认为自己所提炼出的物质中隐藏着绝妙的药物。”
“贤者之石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魔法石、第五元素,可以把金属变为纯金或用于制造长生不老的药物?”勾艾文又问。
日期:2010-6-27 13:03:00
“是的,贤者之石源自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阿拉伯地区,后来被欧洲很多炼金术士所推崇。现代的一些著名文学作品,如哈利波特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泰勒教授说道:“牛顿曾留下了超过五十万字的关于炼金术的手稿,记录了他在这方面的研究。牛顿之所以迷恋于炼金术,很可能与你们正在研究的那只瓷盒有关。”
“我隐约记得培根好像也曾迷恋过炼金术。”勾艾文道。
泰勒教授笑道:“那是历史上另一位著名的培根,牛津大学的培根,他因炼金术发现了火药,他的发现应该比中国的炼金术士晚了几百年。”
伊佳华依稀记得上小学时教学楼的大厅中就挂着培根、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培根画像下面的一行小字“知识就是力量”是他在小学中学到的第一句名人名言,一时分辨不出是哪个培根说的。伊佳华对炼金术一窍不通,头脑中琢磨着哈利波特的那块魔法石,教授的话使他突然明白,所谓中国炼金术应该就是中国道家所讲的炼丹术。金璘盒是道教的圣物,牛顿之所以迷恋炼金术一定与他对金璘盒的研究有关。
“您是否认为牛顿也曾是传说中明神会的成员呢?”勾艾文问。
泰勒道:“明神会是否真的存在过,现在已很难考证,但如果这一组织真的存在过,应该是贝尔尼尼时代从意大利传到英国的,据说他曾将潘多拉瓷盒底部的图案看成是神圣的标志,并将这种标志作为徽饰。”伊佳华暗自琢磨,贝尔尼尼按金璘盒底部的米字款识设计出了圣彼得广场中的米字线条,不难想象,这种徽饰应该是一个圆内有四条通过圆心的直线,如同车轮一般。
泰勒教授继续道:“由于明神的活动十分隐秘,该会会员不可能公开佩带这样的标志,因此现在没有人知道它的模样。但是,牛顿曾公开使用过的一只个人徽饰与瓷盒上的图案十分接近。”伊佳华刚想询问牛顿个人徽饰的具体情况,却见教授指了指不远处的图书馆,示意他们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日期:2010-6-28 13:20:00
穿过三一学院宽广的庭院,他们来到一幢外观不是很显眼的两三层建筑中,这里就是三一学院的图书馆,由雷恩于十七世纪末设计建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几乎是与圣保罗大教堂同一时期修建的。
泰勒教授笑容可掬,“雷恩图书馆规模虽然不大,却保存了众多的名人书稿,圣保罗信徒的书信手稿,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初版,都保存于此。十九世纪末,牛顿的很多手稿也被捐献给了雷恩图书馆,可惜几十年后校方将自认为没有科学价值的手稿拍卖掉了。你们提到的那个瑞德从三一学院毕业后,曾多次回到剑桥,那时他可能在仔细研究牛顿的这些手稿,否则不会将这件中文石碑的拓片留在这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