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第8节

作者: 阳台一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多数人的道德价值观都有一个临界点,当外界环境突变时会超越这个点,人们的操守也会随之而变,有的微变,有的大变,显然苏武不在这个范围,而李陵恰在此内。
  当这个突变过去后,人又恢复到临界点内的状态,此时的悔恨、痛苦和责备会伴随终生。
  不一样的是,每个人的那个临界点值可能不同。
  和我们一样,李陵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幸的是他遇到了这个生死存亡的突变。

  如果我们是李陵,可能还不如他。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民族气节高于一切,至今我们为有苏武这样一位英雄而感到自豪,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庆幸。
  ================================================
  后来,汉昭帝的大臣霍光(与李陵个人关系好)派人去请李陵回国,李陵考虑再三,说了一句话:“丈夫不能再唇”,至此老死匈奴。
  ================================================
  李陵不是叛徒,但显然也不是英雄,虽然他也曾浴血奋战。
  大多数时间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
  在个别时段,他是一个趋向叛徒的准英雄(个见)。

  ================================================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出戏:四郎探母。
  李陵还不如四郎,他无母可探。
  ================================================
  这首诗的前4句,说明战争的惨烈,有铺垫的作用。

  最后2句,是精华。“老母”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惦记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是指那个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朝廷(皇帝把全家人都杀了,已令李陵彻底寒心)。
  这首诗,隐隐地感觉到李陵心中的委屈。
  (个见)
  ================================================
  这是一首充满人性的诗,读着它,感到的是人生多异。

日期:2009-10-14 17:37:12

  第12首
  空城歌
  刘旦
  归空城兮,
  狗不吠,鸡不鸣。
  横术何广广兮,
  固知国中之无人!

  华容夫人歌
  华容夫人
  发纷纷兮寘渠,
  骨籍籍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

  裴回两渠间兮,
  君子独安居!
  [注释]
  归:同“愧”,惭愧的意思。
  术:街道。横术:也是指街道的意思。
  广广:空旷。
  发纷纷:头发散乱。

  寘:同“置”,放置的意思。寘渠:填满沟渠。
  发纷纷兮寘渠:指战死的人填满沟渠。
  籍籍:同“藉藉”,纷乱的意思。
  亡居:无法安置。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母亲寻找战死的儿子,妻子寻找战死的丈夫。

  裴回:徘徊。
  两渠间:指刘旦的陵墓位置。古代帝王在死前都事先选好自己的陵墓,刘旦的陵墓在两条渠水之间。
  君子:指刘旦。
  独安居:指陵墓。
  君子独安居:指刘旦死后被安葬在两渠之间的那个陵墓内。
  [写作背景]

  汉武帝共有6个儿子。
  刘据:太子,卫子夫皇后所生,被汉武帝逼死。
  刘闳:齐怀王,王夫人所生,早亡。
  刘旦:燕刺王,李姬所生。
  刘胥:广陵厉王,李姬所生。

  刘髆:昌邑哀王,李夫人所生。
  刘弗陵:钩弋夫人所生,这个小儿子最后当了皇帝。
  公元前117,刘旦被封为燕王,设都蓟城(北京广安门一带)。
  太子刘据死后,刘旦的心里有了期待,当时刘闳早死了,这几个兄弟中属他大了,论资排辈,也该他接班了。
  刘旦的想法很正常。
  于是就给汉武帝写了一份报告,要求入宫,为皇帝守门,担任警卫,汉武帝看出刘旦有觊觎帝位之心,大怒,将送信者入狱,并削去刘旦管辖的3个县(良乡、安次、文安)。从此,汉武帝开始厌恶刘旦。

  (上书求入宿卫。上怒,下其使狱。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武帝由是恶旦。)
  汉武帝是何等的精明,早看出了刘旦的想法,我还没死呢,你就着急了。
  这也不怪汉武帝,所有的皇帝都会这样想。
  想来刘旦也不识实务,汉武帝当时正为逼死太子这事而懊悔呢,你来凑这个热闹,这不是找烦吗?
  强势皇帝下,做儿子的应该学会隐忍才是。
  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刘弗陵。
  为什么?

  两个原因:
  1.刘弗陵从小就长得健壮、聪明,很像汉武帝(类己)。
  2.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来历不凡。
  汉武帝北巡经过河间(河北省沧州的河间县),身旁的术士眼望天空,神秘地对汉武帝说:此地必有奇女子。好色的汉武帝立即派人去找,果然,很快就找到了一位。
  年轻、漂亮,而且最奇特得是这女子从小就两拳紧握,无法张开。

  汉武帝二话没说,上去就把那两个小拳头给掰开了。
  从此,那两个小手伸缩自如。
  迷信的汉武帝立即意识到这女子与他有天生的缘分。
  带回宫中后,宠幸不舍昼夜(大有宠)。
  因为当时居住在钩弋宫,所以史称“钩弋夫人”(其实级别为婕妤)。
  很快就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皇帝刘弗陵,据说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这正好与上古时期的一位名君“尧帝”的出生一样。

  神奇的母亲生了个神奇的儿子,汉武帝不喜欢没道理,更为重要的是,汉武帝当时已年过70,老来得子。
  以上是《汉书》的描述,《史记》则说得比较平淡: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
  不管怎么说,汉武帝真的喜欢刘弗陵。
  所以,汉武帝在临死前交代:由刘弗陵继位。
  并且杀了钩弋夫人,目的是坚决杜绝“吕后(母壮子幼)”节目重演,在明白皇帝的心里事业总是第一位的。

  如果换了别人也许就让当时最大的儿子刘旦继位了,但汉武帝是强势的汉武帝,不是一般人,该着刘旦倒霉。
  当刘旦知道汉武帝已死,并安排刘弗陵继位时,没有哭,没有一滴眼泪,满腔的愤恨。气得火冒五丈。
  刘旦心里不服。
  此后就经常与刘长(中山哀王的儿子)和刘泽(齐孝王的孙子)在一起,发着牢骚,渲泄着不满,最后达成联盟,准备起兵造反。
  刘旦的一个心腹更是火上浇油,对刘旦说:“如果大王起兵,就是女子也会支持您的”。

  刘旦真就信了这句话,联系刘泽准备行动。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
  不料刘泽事情败露,被抓处死,由于刘旦辈份较高(是皇帝刘弗陵的哥哥),没被株连。侥幸逃过一次。
  刘旦之所以有造反的想法,是觉得自己有些资本,觉得自己不含糊,心里装有无数块砖,拍得了别人。
  《汉书》这样描述刘旦:壮大就国,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
  忧国忧民,能言善辩,博学多才,爱好广泛,懂星术,数学好,有武士风范等等。

  这些优点,在政治家眼里可能就是花拳秀腿。
  =====================================================
  汉武帝死时,刘弗陵的年龄很小(《史记》说5岁,《汉书》说8岁),汉武帝不放心,就安排了4个托孤大臣:霍光、金日碑、上官桀和桑弘羊。史称汉昭帝。当时霍光的权势最大。
  第2年金日碑就死了,剩下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
  霍光专权,自然上官桀和桑弘羊会与他有矛盾,我们都是托孤大臣,凭什么你一手遮天?
  人到这时候,肯定会组织一个同盟,他们选择了同样对霍光有意见的刘旦,外加鄂邑盖长公主(汉武帝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